网友:这次旅途中间有没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主持人:我想意外的收获肯定是有的,我们一点点来说。这次去登甲岗峰过程中间,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呢?
黄倩倩:肯定有。
林涌:是还是有,这一座山虽然是未登峰,这座山主要难在以前没有爬过,难度应该不会太大,我们爬上山之后发现冰裂峰特别多,难度比我们想象大得多,我们在上面做了一段侦查,发现这样的困难,第二阶段下去调整一下,调整了一下战略,最后还是非常成功了。
刘博:这次使用了登山18年来没有使用过的东西,就是梯子,因为一过冰裂峰过不去,一条裂缝看不到底,不得不加梯子,下山之后,去了县城,专门定做了一驾梯子又背上山的。
黄倩倩:背梯子其实好辛苦的。
林涌:我们一个老队员攀登队长把梯子给驾着背到背包上。
黄倩倩:好像翅膀一样,他转身的时候都要叫大家小心,被他扫到。
主持人:就是把梯子背到自己背包上。你们刚才说到冰裂缝,是像冰山时代这样的电影看到这样的很深很深的一条,然后很宽的。
张其星:不是一条,是很多很多条。冰出来之后,隐隐拉升一上来就有很多条裂缝,下面很宽,上面呈一个弓形,因为很多时候不知道裂缝在什么地方,得走到上面去,你得探上去已经走在裂缝上了。雪已经盖住了。
主持人:远看看不出是裂缝,走出去才发现是裂缝,怎么去探路呢?
林涌:三、四人一组,把人串起来,最开始的队员一般是比较有经验的队员,在裂缝区的时候特别小心,用冰糕在前面探路,做一些标志,我们就绕开,或者看裂缝比较小就跨过去。
主持人:对于比较大的裂缝就使用梯子,怎么用梯子来对待这个裂缝?
刘博:一个宽的裂缝,我们把梯子平放在两个裂缝上面,然后两边用雪锥把梯子固定住,我们走梯子过去。
林涌:要用梯子,梯子固定得很好,还是先要有队员修路,引出一条路线,身子保持在路线绳上的。
主持人:如果有经验的队员跨到那一边,然后把绳子驾上,后面的队员踩着梯子扶着绳子过去。梯子和绳起到空中架锁桥的作用。
林涌:要不小裂缝跨过去,大裂缝有时候就绕行。
赵碧若:这么宽的裂缝第一次使用梯子。
主持人:前期探路发现有裂缝的时候,到山下面定做了一个梯子。
赵碧若:第一阶段看到这么多裂缝,大家有点心灰意冷过不去了,因为在登山历史上没有碰到过这么大的裂缝,修整的时候想到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用梯子跑到县城去买,这样才有这样的点子。
主持人:灵感其实也是来源于电影。
林涌:珠峰的时候也用了梯子,刚开始想到县城里面找到铝合金最好,因为轻一点背着容易,后来到县城也不大,最后只找到木梯子很沉。
赵碧若:而且在上面走路本来就困难,还要背梯子。
主持人:这是林涌提出的困难之一,那还有什么呢?我们新任社长总结一下还有什么困难之处?
张其星:我们的困难在于队员的建设。
主持人:我们社长站得比较高。大家提点比较现实中间看到的问题,我们队长说隐型的问题。
张其星:队员的建设作为一支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队员水平怎么样决定了攀登什么样的高峰,建设的话,肯定是大家相互的,肯定要大家相互之间交流,彼此之间了解,大家在一起学习,提高自己的实力。队员大家了解得更好,登山技术更好,整体实力上来讲,再爬的话比较容易了。
主持人:各位同学们,你们在登山过程中间你们情绪跟今天一样,这么好吗?有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
张其星:我基本上没有,因为我基本上没有高原反映,攀登山的时候刚开始看不是很难,后面的话有了裂缝之后才觉得有意思。因为是我一起探路才发现的,走在上面心惊胆战才觉得刺激。
主持人:四位同学有没有情绪特别低落的时候?
赵碧若:这边除了我以外他们都是登顶的人。这次是13个人登顶,有两个守营的。当时也是做了一番思想斗争的,当时队长开了一个会,跟所有人说自己说说想法吧,其实说实话谁都想冲顶,但是当时想了一下女生肯定会留下来守营,因为女生本身体质不是特别好,在上山领导的作用肯定起不了,另外两个女生是新队员,肯定老队员需要留下来的,然后先把自己说通了,然后又跟队长说,如果要留人的话,我没问题,然后就留下来了。当时还要留一个,本营的话只留一个女生很危险的,要留一个男生,当时状态不太好,高原反映比较严重的,有三个人,有博,理想,还有另外一个跟我守营的。::最后决定的是第一阶段上到比较高的位置,另外两个同学只上到C15000多米就下来了,考虑了另外两个同学上冰川看一看,最后决定让那个同学留下来了。我们第一个阶段修整了两天,看他们走那个位置特别想哭,但是最后还是挺好的。守营的第二天早上,突然接到一个短信说我们八点冲顶,我们马上要冲顶了,当时心情特别特别激动。就觉得好像我也在山上一下,也在顶峰一样。::反正连续两个惊喜的消息,第一次A组冲顶成功是第一天晚上,第二天早上B组冲顶成功,一直特别特别激动,晚上梦着都是特点冲顶。反正守营也有守营的乐趣吧,而且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冲顶的感觉。
主持人:跟朋友们冲顶,但是你也可以在本营感受他们冲顶的喜悦。当时看到他们要出发的背影,你都要哭了,原因是什么,是想到自己是吗?想到自己不能冲顶?
赵碧若:那种感情真的挺复杂的,其实第一阶段并不顺利,也不知道第二阶段冲顶能不能成功,也不知道那些冰裂缝能不能成功跨过去,而且说实话上面安全情况也不好保证,所以也挺担心他们有什么事,或者出什么问题的。那天我们B组送A组上去,很多人一直守着他们,一直看着他们,只到看不到他们身影才回去的。大家心都是连在一起的,担心他们能不能顺利回来。
主持人:本营的同学担心你们能不能安全回来,你们出发的同学担心吗?担心自己会遇到危险吗?
刘博:我第一阶段适应得不是很好,上了两次过渡营顶,还没到C1,冰川还没上去,身体就感觉适应得不是很好,被迫回来本营。经过他们继续探路,修路,我在下面修整,做做饭,等大家下来之后,我基本上还是恢复感觉有一些正常了,因为准备第二阶段谁去冲顶。我当时有一些思想很复杂。
主持人:会不会想选择我守营。
刘博:队长说让大家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当时还是想去冲顶,A组先一天,B组后一天,我当时就说为了争取适应得更好,我参加B组,后来我也随着B组上去了。当时出发的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有一些担心的,一直上到C1,然后住下然后凌晨三点要睡一会儿,我当心睡觉之后就起不来了。有一点担心。
主持人:因为C1海拔5000多米的时候高原反映比以前好一些了。
刘博:对,但是头还是有一些疼,当时三点起来,头还是有些疼。队长问我可不可以,我当时很坚决,说可以。然后随着B组出发了,当时因为天很黑,也不是很利索,我大概是最后一个上路的,不对还有押后的,还有保证我们安全的。当时第二天快亮了,看到日出,特别漂亮,当时看到那个景色心情也好了一些,大家调整了一下补充一点行动食。准备上一段很长很长的雪坡,那是我经历的最疲惫的一次,当时不能说绝望吧,就是对自己说一定要振作起来,一定要攀上去,我们五个人结一个组,拴在一个绳上,当时我的行动已经影响了我们组的速度。
林涌:当时刘博看起来样子挺累的。
刘博:当时我的呼吸氧气量根本不够我消耗的,当时我呼吸我自己都害怕,怎么会那样呼吸,特别快速。
林涌:我前面是队长。
刘博:对,我前面是林涌,林涌前面是队长,然后鼓励我,一定要振作,其实我一直在振作,我已经不能在用什么力在振作了,因为我已经用了百分之百的振作了。那时候没有什么体力了,一直靠着大家的精神,鼓励我才上去了,最后还是挺顺利的一直到了顶了,我负责的是摄像。
主持人:那时候你还有体力摄像吗?
刘博:拍的资料不是很多,到了山顶之后,大概也累得不知道再去摄像了。但是想到最后最重要一点,要还拍一次,因为一次未登峰要留下360度的资料,拍了一次完整360的景色。
主持人:很勇敢,很不容易。刚才网友说你们五位朋友非常勇敢,尤其是两位女生。林涌呢,你当时在登山的时候,走在他的前面。
黄倩倩:我在后面。
主持人:当时你们什么感受?看到他这个情况?
林涌:在山上看到队友很难受,心里肯定会很担心,当时其实也不知道刘博累到什么程度,当时快到顶峰了,也不可能在那个时候放弃,基本上按照刘博的节奏走。走十步,然后感到后面的绳子有点扯紧了,就回头,鼓励他一下,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往前走。在山上行动没有平地上那样好。
黄倩倩:因为我也觉得我很累了,所以那种感觉我千万不能再拽着刘博,就自己尽量也跟着那个队伍。
赵碧若:五个结组,五个人绑一根绳,前面和后面的人给中间的人做保护,只要有一个人速度慢下来,整个组速度都要慢下来了,五个人命运是绑在一起的。
主持人:刘博说凌晨三点出发,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时间呢。
刘博:主要考虑阳光照射,因为上面有很多雪桥,就是裂缝,太阳照射之后,雪就化了,软了,我们走在上面危险系数会增加。
主持人:如果当太阳升起来之后,温度上升了,雪可能熔化比以前更加厉害,危险就更大。
刘博:对。
赵碧若:很多冰裂缝上面盖着一层雪,经过一天晚上还可以这样过去,但是一照化了以后就是很大一条裂缝,趁着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先过去。
主持人:各位网友看现在这张照片,是队员们在山坡上行进的照片。(见图)除了小若以外,当时登顶的感觉怎么样,都是在B组吗?A组的同学来说一说。好像是晚上的时候登的。
张其星:本来上去要去扎营的,那天早上比较好,一直是雾,然后就过去了,先修完路再上去了,因为那儿特别危险,你站在那个地方,把包扔在上面,就感觉地皮在闪。你一扔包就会闪,所以我们决定直接冲顶上去了。到了下午三点半左右登顶的。
主持人:当时整个周围的地貌环境地面比较脆吗?
张其星:我们把C1营地装备全部背上去了。
赵碧若:本来想在那边建营的,但是那边实在太不放心了,把包往那边一扔,整个就陷了一下,大家觉得不行了。决定赶紧冲顶然后下来。
张其星:花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就上了顶上去了。
赵碧若:A组要修路,而且要冲顶,他们决定B组能不能顺利冲顶,A组冲顶之后,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下来了。
主持人:作为第一批队员能够提前冲顶,当时站在山顶上什么感受?先跟我们说说山顶,因为是未登峰风景怎么样?
张其星:上面不宽,我们在上面还要打保护层。
主持人:什么叫保护层。
张其星:用大冰篙在上面做一个保护层。站五、六个人,直着站一排,我们上去的时候风不大,甲岗峰只有一个山脉,上面一片就是小白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