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挑战极限47位高龄老人太白山徒步之旅

[日期:2007-06-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最难走的路,得拄着手杖,斜着身子靠在山石上前行。

    阅读提示

    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已经78岁,而且平均年龄超过65岁,年龄这么大的老头、老太太,在一般人眼中都是受照顾的孱弱对象,秦岭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年轻人攀登都要捏一把汗,但是一场挑战极限的徒步攀登活动,将47位高龄老人和太白山连在一起……

    □文/图记者王飞实习生陈佳维姚征

    高海拔考验老年人

    “呵,好天气!”

    6月27日早晨5点,天刚透亮。72岁的边秀英就起床了。匆匆吃了早饭,打好背包,走出眉县的旅馆时,才感觉风刮在身上还有些凉。这一天,她和西安海红老年活动队的其他48名队员一起,徒步攀登太白山。

    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2米;攀登全程80公里;对于这些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高龄老人们,面临着体能、毅力的极大考验。

    这是西安海红老年徒步活动队组织的登山活动,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7岁。49名队员中男队员17名,女队员32名,年龄70岁以上的10人。78岁的何孝亮老人是年龄最大的,女队员中的刘广莲老人已是72岁了。尽管队员们一路上歌声不断,有说有笑,但还是对这次高海拔挑战极限捏了把汗。

    乘索道由下坂寺到上坂寺,海拔陡然增高了。木板台阶两侧的翠绿的松树、幽幽青草,大家一边赏景,一边向上爬。但一到海拔3300米的拜仙台,大家都嚷着头晕、气喘、胸闷,步子明显放慢了。

    有经验的副队长张炳智给大家“打气”:“不要紧,这是轻微的高原反应,也叫高山反应。海拔高了,氧气就少了,老年人本来心脑供血不足,就会有反应。大家放慢走,不行了就歇歇!”

    张炳智年轻时曾在西藏当了12年边防兵,应对高原反应,最有发言权。他这一说,大家心里有了底。大家说话明显少了,都专心地走路。山路越往上越难走,拜仙台一过,石阶路走完了,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道弯弯曲曲的乱石路,伸向大文公庙的方向。

    经活动队几个队长商量,庄凤英和张桂兰两位老人因腿病,提前下山,取道厚畛子,去给大家联系住宿。

    “再往前走就没好路了,都是乱石路,大家脚下要注意了!”王志恒队长喊道。

    两次呕吐:古云霞终上拔仙台

    从小文公庙往上走了大概10分钟,古云霞的高山反应越来越明显,虚汗直出。旁边的队员看他脸色相当难看,劝她坐下来就地休息一会儿。古云霞今年58岁,年龄在这些老年人中还算年轻。几次休息,明显落在队伍后面,她还坚持咬着牙往上走。尽管山路还算平稳,但她的头晕、头痛、恶心、胸闷越来越强烈,一屁股坐在一块青石上,大口地吐了起来。

    旁边的队员一下慌了,不知道咋办,又是掏纸又是递水。指导员何孝亮从队伍前面跑过来,大家一起扶着古云霞坐好。何孝亮安慰她:“没事,不要害怕,我们歇会儿,慢慢走。我陪你,再往上走观察一下反应。”

    古云霞休息了五六分钟,感觉好些了。一名队员递过来一根细木,当做手杖。古云霞拿过来,又上路了,大家隔着老远给她喊话,鼓励她。

    “又吐啦,前面队伍停一下!”大约半个多小时后,前面的队员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

    队伍暂停行路,十多名队员陆续从队伍前面赶来看望古云霞。两次呕吐对于一名登高的老年人来说,应该立即下山,否则会引起严重的高山反应。然而山高路远,就是抢救也来不及。

    但队伍行进到这里,已没下山的路了,只能往前,不能后退。惟一的办法是原地休息,等状态恢复后前进。但这里距最高峰还有约300多米的海拔,正常行路大约两小时。这对古云霞的体能和毅力又是一大挑战。

    危险的问题接连出现———就在离第一天的目的地还有半小时的路程时,程秀芳老人头晕得厉害,不能再行走。她丈夫一直在身边陪着。两人身上各自背着十多公斤重的行囊,张炳智副队长派体力较好的李魁梧回去接应。本来是计划由李魁梧背着程秀芳前行,但李魁梧赶到时,程秀芳老人已经站了起来,可以缓慢行走了。李魁梧接过背囊,让程秀芳轻装前行。

    古云霞半躺着,一直休息了半个多小时,才有所恢复。何孝亮陪着,走走歇歇。到达大文公庙时,比大队伍晚了半个多小时。一到接待站,古云霞就跌坐在床上,直接躺倒,其他队员给她盖上被子,让她休息。

    实际上,高山反应越快,恢复得也越快。休息了一晚上,古云霞第二天一起来,感觉好多了。28日下午1点多,虽然走得慢,但她终于到达了秦岭最高点拨仙台!

    海拔3767.2米,所有的队员都为她欢呼起来。队长王志恒说:“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胜利,也是整个队伍的胜利。古云霞能上来,真不容易啊。我们成功了,太白山并不可怕!”

    张炳智老人即兴写了一首诗:“太白山高近四千,海红队员勇登攀。山路崎岖风雨寒,征服秦岭最高巅。”

    扭伤左脚凉水消肿

    从三爷海下玉皇池,记者体验到了老人的坚强。

    这一段路相当陡峭,石块与石块的落差有半米多,老人们都折了树枝当做手杖,撑着向下走。尽管小心翼翼,意外还是发生了。

    一位老太太以左脚着地时,扭伤了左脚,一屁股跌坐在大石块上。“有人扭伤了!”大家围过来看时,她用手捂着左脚踝。脱了鞋一看,肿了。

    “快,拿出刚接的山泉,倒在脚上,千万别揉!”指导员何孝亮喊了一句。

    几个人立刻拿出山泉水,倒在她脚上。“多倒点,多倒点,倒多了才消肿!”旗手张铁虎说。

    休息了几分钟,这位老太太在自己包里找出一根细绳子,简单地把鞋与脚踝绑住。别人要帮她背包,她站起来笑着说:“没事,我自己能行,这不算啥。”队伍又开始前行。

    60岁的老人曾军的坚强也感染了其他队员。她侧身摔在碎石山路上,右肘和右膝盖重重地磕在了石头上,裤子膝盖处破了个洞,膝盖出血,右肘也磕破了。周围的姐妹们赶忙将她扶起,让她坐在路边。她有些想吐,有人掐住她的虎口,又拿出创可贴,为她包扎。看到曾军有点紧张,姐妹们纷纷说:“别害怕,大姐,有咱们这些老姐妹们在,你一定会没事的。别害怕。就是扶,我们也会把你扶下山的。”“就是就是,有我们这些老姐妹在,你怕啥,一会到住的地方,你只管休息就好了,我们帮你缝裤子。”

    曾军老人感动地说:“谢谢,谢谢大家。真亏有这帮老姐妹。”她忍痛站起来,随大家上路了。

    病号多了,队长王志恒下了道命令:病号走在旗手的后面,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以病号为主,女队员走在前面,男队员“压后”。“不能把任何一个病号落下!”王队长说。

    6月29日,行进到第四天,队伍到达南天门,再走一天,就可以下山了。为了庆祝,女队员们开始做饭,男队员去拾柴,借来接待站的锅开始做饭。大家都把自己随身带的火腿、黄瓜等“贡献”出来。还有一部分女队员去挖野菜,再用接待站的调料一调,大家高兴地说:“还真吃到了山珍野味儿!”

    大家拥坐在一起,饭菜尽管简单,但这是自上山以来最可口的一顿饭。

    歇还是走:队长和旗手吵架

    长时间跋涉,体力消耗很大,队员们的吃住条件差。队员上山后,都没有睡过一个踏实的好觉。几天来,大家都是三四个人挤一张床。山上又很冷,很多队员都很不习惯,冷得睡不着。记者半夜盖着厚被子,还是被冻醒了。这里的饮水、供电条件也很差。

    队伍继续下山还是停下来歇息,在这个问题上,队长王志恒和旗手张铁虎发生了激烈争吵。

    张铁虎认为:许多队员经过了7小时的行走,还有相当充沛的体力,并且走下去的话,赶时间把最后一天计划走的路走一段,再走5个小时就可到达厚畛子,可以睡得很舒服

    张铁虎代表了一部分体力较好的队员,他们都很想就在这一天走完全程。但这个建议遭到了王志恒队长和张炳智副队长的强烈反对。两位队长认为:所有的队员都应留在这里,不能分开,这是大家之前已经定好的行程,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张铁虎急了:“可是这里的接待条件确实有限,大家这次睡的是大通铺,十几个人挤在一起,两个人盖一床被子,条件十分艰苦,大家都有些不能忍受了。”

    王志恒大喊:“你们这些体力好的先下山了,明天剩下这些病号,让他们怎么走,你们还有没有团队精神?”

    “那大家都挤在这里,就能休息好了吗?明天所有的人都累了,那怎么走?我们也是想让大家睡得好点才要求下山的,也是为了大家着想。”张铁虎反驳。

    王队长这时可真生气了,喊道:“谁要说住不下,就往回走,去药王庙住。有我在谁也别想下山。明天大家统一行动!”

    王队长说:“纪律就是安全的保证。没有严明的纪律,怎么能行呢?我们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安全地回去。为了这次活动,我和张队长、边秀英、刘广莲4位老人提前一周来探路,安排好住宿等事情。这个路线和每天的进程也是我们想了好久设计的,应该是最合理的。这样才能保证这次活动的安全。”

    最终,大家都住在了南天门,男的睡帐篷,女的睡大通铺,晚上还有老鼠在身边跑动。

    太白山不说再见

    6月30日,最后一天的下山路十分艰难,基本上是陡坡,特别是到了“六里坡”,有一段是六七十度的斜坡。一名队员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粗绳子,几名力气较大的男队员先滑下去,固定住绳子一头,绳子另一头固定在大树上。大家小心地抓住绳子,顺着绳子往下滑。

    这条约5米长的坡,滑了近半个小时,47名队员才全部通过。

    当天下午4点45分,队员们徒步行走了近10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铁甲树,这是太白山区界的终点。队员们回头看看曾经走过的路,这5天来的艰难跋涉,艰险与快乐同在,挥一挥手,大家与太白山作别。

    “早知道是这样子的路就不会来了。如果有下次,我真就不来了,但一点也不后悔,一路上和大家在一起,是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了。”很多队员都说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李彩兰老人讲:“现在我的心情非常轻松,因为我们登上拔仙台,还算不上成功。因为下山的一段路很难走。现在下了山,才是真正的成功!”

    回途中,苏静姿老人把这次登山概括为“晚上痛苦,白天高兴”。她说:“晚上睡觉被冻醒,清晨起来看到太白山的美景,闻到大自然的气息,又不后悔了。大自然是永远看不够的。”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