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专家建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日期:2007-06-01]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字体: ]
  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抢救濒临困境的历史文化遗产?被誉为“城市文化家园的守望者”的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冯骥才在参加“文化名人南通游”期间接受记者专访,他呼吁从政府到民间都增强文化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救日渐迷失的历史文化遗产。

  本土文化面临“内忧外患”

  冯骥才说,全球语境下本土文化的命运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沙尘暴式的“快餐 文化”一拥而入,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好莱坞、迪斯尼、圣诞节、情人节,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光荣感。表现在城市建设形态上,向欧美发达城市学习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不分历史文化背景,“克隆”城市,一窝蜂地搞玻璃幕墙、大广场、欧陆风情,无疑将是城市文化的悲哀。

  冯骥才说,本土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一方水土人的独特精神创造和历史记录。而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大潮中,不注重对历史文脉的延续,更缺乏城市文化特征的准确定位。这样一来,城市的文化个性不经意间就迷失了。很多城市发展很快,但普遍存在注重物质、经济的一面,忽视城市品格和历史文化方面的挖掘。城市“千城一面”,缺乏文化标识,让人没有归属感。长此以往,我们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没有文脉、历史记忆的“空心城市”。

  警惕另一种“政绩工程”

  冯骥才对当前火热上马的“创建工程”提出忠告。他提醒说,文化遗产保护要警惕另一种“政绩工程”。他分析说,对一些历史文物遗迹,上上下下都有保护意识。但散落在民间的、活生生的文化建筑却缺乏保护力度。认为这些旧街旧巷、民居民宅不现代,与时代不合拍,影响城市形象,简单粗暴地改造成了商业街、住宅楼,甚至夷为平地,历史文化就此被生硬瓦解。很难想象,没有大片的四合院和胡同的北京会是什么样,这座城市的韵味还在哪里。历史文化的真正载体不是几栋象征性的文物建筑。

  冯骥才话锋一转,点出了两种文化遗产保护的“误读现象”。他说,很多城市都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遗产这一资源的宝贵,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名片来推介。大大小小的城市,哪怕一些历史积淀很薄的新兴城市,都争相请专家挖掘,搞方案,似乎能与历史文化挂上钩,就成了香饽饽。文化遗产保护带不得急功近利和攀比心理,要脚踏实地,针对实际,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另一误区就是把文化资源浅薄化、庸俗化,搞“脸面工程”。不少地方大兴土木,盖了博物馆、名人故居、明清一条街等大批仿古建筑。但普遍问题是“原件”太少,没有实质内容,盖起来的仿古建筑缺少历史记忆,没有文化内涵。历史建筑不是只有形式就行了,还要有历史感,包括物质性的建筑形态,更包含非物质性的文化内涵,如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等。

  “抢救工程”刻不容缓

  结合西方成功经验和实践、摸索,冯骥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宝贵意见。他说,当务之急是通过地毯式普查摸清文化“家底”,与时间赛跑,以现有的文化遗存为支撑,处理好城市规划的传承、延续性。可喜的是,这一点已引起了注意。浙江去年开展了拉网式普查,制定保护方案;江苏的周庄、同里也是一个范例;山西有了晋文化研讨会;大理开始研究白族”本土文化……

  其次要重视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保护,尤其是要小心翼翼地呵护老城区、老街道。老城区要做细、做精,不能一拆了之,也不能简单扩建、改造。伽利略故居在一条连车都开不进去的小巷里,并没有大修马路,保存了原生态。意大利、希腊等国的成功经验也是保持建筑外墙和原有格局不变的同时,将卫生间、通信设备等现代设施引进老宅。这样改造好了,有了精神价值相反会升值。上海改造的老式花园洋房就升值了多倍。

  第三,文化遗产保护要统一规划,立法监督。科学规划和法律是最有力的工具。维也纳坚决不允许在多瑙河以北建高层建筑,美国法律明确规定文化遗产是“瑰宝之地”,严加保护。冯骥才说,现在我们讲科学发展观,具体到城市文化保护而言实在是太及时了。从政府到民间都要加强文化责任感,放弃狭隘的地方经济利益,从长远着眼,用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作者:刘宏奇 陈明 蔡炜 )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