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来得急,却又散得快。风如一个高明的魔术大师,轻轻地把罩在头上的白布缓缓掀去,周围的山,水,树木,花草、亭台楼榭,又渐渐地显露出来,而人仿佛刚从一场安详、宁静的仙界中重返人间,重又投入到山的怀抱,爽快,明晰,胸臆欢畅,这便是庐山雾的神奇之处。
庐山还真是给我面子,大雾过后,太阳缓缓地竟然探出来,眼前景物如被一场大雨清洗过,山青水碧,而那些树,绿得如能拧出来绿 色的汁液,滴落在脚下就渲染出一汪匡庐的青草,搭配着那忽而一见的艳色山花,酣醇、剔透、清凉、好一场绝色的图画。使那看山的眼睛,也被染成绿色,那看山的心,也更多了旷意高远的意境。
别墅,夏日繁华
若不提因李白诗句而闻名于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三叠瀑”就觉得有些对不起庐山似的,但庐山能提该提的地方实在太多,用尽了一支笔一瓶墨也写不过那历代大文豪们对庐山的赞美之词,山奇水灵,据说自东晋以来,就有着生花妙笔下的诗词歌赋4000余首。而时光荏苒之间,庐山的美却不仅使文人们倾心梦寐,竟然也使外国人和政客们一见钟情。
远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酷暑中,一位中文名叫李德立的人,发现了庐山这块“Cooling”之地。“Cooling”中文译出则是清凉。翻阅史料看见李德立的名字时不觉使人大吃一惊,孙中山先生曾授予他“和平使者”的勋章。就是这位“和平使者”,“租借”了他认为“水流萦绕,地势极佳”的长冲谷地。随后迫使清王朝与“大英帝国使者”签订了让庐山人蒙羞的《牯牛岭案十二条》。从此,地处大江、大湖之畔的清爽胜地,这块透亮的绿色圣地,插上了英、美、法、日、意等国的招摇旗帜……大兴土木,开山辟路的吵杂声中,牯牛岭上一片喧哗。
而今,环看庐山,竟然有着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别墅1000多座,“天上街市”的松声灯影里,多多少少也飘浮着浮燥、虚华的梦幻情结。
“Cooling”一词竟然也成演变成为“牯岭”的名字。这山的夏日,在反复被人的“把玩”中,似乎与无数人的命运相关联,夏日山蝉的鼓噪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熟悉而略显陌生的故事。“孤军抗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三次等等都在夏季时在山在中的别墅中举行,庐山是中国唯一一座国共两党都召开会议的山。而对政治和历史最感兴趣的人,莫过于是对“94号别墅”松岩饭店的偏爱,1937年“庐山谈话会”集聚在这里,酝酿出后来的“八一”南昌起义,并有对联一幅:“一叶枯荣视天下,此山不语看中原”,是对庐山之夏的最好诠释了。
住庐山别墅,要在夏日成行,空谷幽山,能听到的也只是风掠过松林的涛声,也或者是晨间在朝霞里欢快的鸟鸣。也许是世上的争论太过于烦躁了,在民国时期,也有相当多的大官们在庐山建有式样各异的别墅,其中当属蒋介石夫妇的180号“美庐”别墅最具风采。英国券廊式的“美庐”建于1903年,原主人赫莉太太于30年代初,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于是被称为“蒋公馆”,1948年,蒋介石在院中的卧石上题刻“美庐”二字,于是便改称为“美庐”。如今小小的“美庐”平静地卧在牯岭的山林里,可想昔日在这里酝酿出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抗战的决断以及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件件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使这座小楼显得扑朔迷离,那今日逐渐古朴的一砖一瓦是否曾经带着对昨日辉煌的记忆,不曾安静?
云雾舒卷着一夏又一夏,庐山的清凉夏日也在人间蔓延,使那居住在别墅中的人也心生清凉。
庐山还真是给我面子,大雾过后,太阳缓缓地竟然探出来,眼前景物如被一场大雨清洗过,山青水碧,而那些树,绿得如能拧出来绿 色的汁液,滴落在脚下就渲染出一汪匡庐的青草,搭配着那忽而一见的艳色山花,酣醇、剔透、清凉、好一场绝色的图画。使那看山的眼睛,也被染成绿色,那看山的心,也更多了旷意高远的意境。
别墅,夏日繁华
若不提因李白诗句而闻名于世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香炉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三叠瀑”就觉得有些对不起庐山似的,但庐山能提该提的地方实在太多,用尽了一支笔一瓶墨也写不过那历代大文豪们对庐山的赞美之词,山奇水灵,据说自东晋以来,就有着生花妙笔下的诗词歌赋4000余首。而时光荏苒之间,庐山的美却不仅使文人们倾心梦寐,竟然也使外国人和政客们一见钟情。
远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酷暑中,一位中文名叫李德立的人,发现了庐山这块“Cooling”之地。“Cooling”中文译出则是清凉。翻阅史料看见李德立的名字时不觉使人大吃一惊,孙中山先生曾授予他“和平使者”的勋章。就是这位“和平使者”,“租借”了他认为“水流萦绕,地势极佳”的长冲谷地。随后迫使清王朝与“大英帝国使者”签订了让庐山人蒙羞的《牯牛岭案十二条》。从此,地处大江、大湖之畔的清爽胜地,这块透亮的绿色圣地,插上了英、美、法、日、意等国的招摇旗帜……大兴土木,开山辟路的吵杂声中,牯牛岭上一片喧哗。
而今,环看庐山,竟然有着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别墅1000多座,“天上街市”的松声灯影里,多多少少也飘浮着浮燥、虚华的梦幻情结。
“Cooling”一词竟然也成演变成为“牯岭”的名字。这山的夏日,在反复被人的“把玩”中,似乎与无数人的命运相关联,夏日山蝉的鼓噪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熟悉而略显陌生的故事。“孤军抗战”、“国共两党第二次合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三次等等都在夏季时在山在中的别墅中举行,庐山是中国唯一一座国共两党都召开会议的山。而对政治和历史最感兴趣的人,莫过于是对“94号别墅”松岩饭店的偏爱,1937年“庐山谈话会”集聚在这里,酝酿出后来的“八一”南昌起义,并有对联一幅:“一叶枯荣视天下,此山不语看中原”,是对庐山之夏的最好诠释了。
住庐山别墅,要在夏日成行,空谷幽山,能听到的也只是风掠过松林的涛声,也或者是晨间在朝霞里欢快的鸟鸣。也许是世上的争论太过于烦躁了,在民国时期,也有相当多的大官们在庐山建有式样各异的别墅,其中当属蒋介石夫妇的180号“美庐”别墅最具风采。英国券廊式的“美庐”建于1903年,原主人赫莉太太于30年代初,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于是被称为“蒋公馆”,1948年,蒋介石在院中的卧石上题刻“美庐”二字,于是便改称为“美庐”。如今小小的“美庐”平静地卧在牯岭的山林里,可想昔日在这里酝酿出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抗战的决断以及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件件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使这座小楼显得扑朔迷离,那今日逐渐古朴的一砖一瓦是否曾经带着对昨日辉煌的记忆,不曾安静?
云雾舒卷着一夏又一夏,庐山的清凉夏日也在人间蔓延,使那居住在别墅中的人也心生清凉。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