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三清山 申遗路上的水墨山水

[日期:2007-06-01]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字体: ]
面前是奇峰,背后是云海,脚下是栈道,这就是三清山。_三清山 申遗路上的水墨山水_乐途旅游网

面前是奇峰,背后是云海,脚下是栈道,这就是三清山。

  江西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自古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景色秀美可人,道学源远流长。除了旅游审美价值之外,还具有地学研究价值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块福地,自2005年,三清山开始了一系列的“申遗”准备工作。近日,本报记者应三清山景区的邀请,近距离地观赏了这幅秀美的水墨画。

  ■猎色

  石:司春女神及她的部属们

  在三清山,导游最常说的一句 话便是:“大家又要听我唠叨石头了”,在中心景区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奇峰48座,怪石89处,未命名的怪石景观更多达384处,倒是为登山增添了不少乐趣,揣测、争论着石头的相仿之物,嬉笑中便爬上了更高的峰头。

  据三清山管委会主任杨沙鸥介绍,花岗岩地貌景观是整个区域景观资源的主体,尤以花岗岩风蚀、雨水淋蚀和片流作用形成的各类峰林、峰墙和造型石景观最为奇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位于南清园东北部的“司春女神”,整座山体海拔1180余米,通高86米,世人认为她是春天的化身,因而称之为“司春女神”。从侧后方看“女神”的剪影尤为神似,一头齐肩秀发,额上隐约插着一柄发簪,双手托着两棵松树,盘腿而坐,祥和安宁、气定神闲,亿万年来俯览群峰,看云雾翻腾、四季更迭、花开花谢,亘古不变,让人肃然。

  另一处标志性景观为位于南清园北部的“巨蟒出山”,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形似一硕大蟒蛇破山而出。山体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有法国蜘蛛人之称的冒险家阿兰·罗伯特曾于2001年夏天向它挑战,徒手攀登到约15米处,由于山体几近悬垂,再无法往上攀爬,就此作罢。如今在山体15米处的一丛杂草后,仍然能看见他留下的铁环标记。

  路:西海岸上的凌波微步

  在三清山两天的登山游览并不觉得累,仅仅有点腿脚酸痛。细想来,每级登山步道的厚度均大致相同,迈脚的高度也正适合,爬二三十级便有一条平坦的上山斜坡,既可缓解迈上石阶的劳累,又能驻足欣赏沿途奇山怪石、松林杜鹃,即便是有299级台阶的“一线天”,也在步道两边分别设置了六座“休息岛”。因此打破了“登山不观景”的登山之道,当然,爬山的时间也会因为贪恋美景而延长一倍。

  最壮观神奇的道路莫过于位于三清山西部,在海拔1600米的高山悬崖峭壁上悬挂着一条全长约4000米的高山栈道,由于三清山曾经经历过三次大海浸,高山栈道恰好在当年海岸线的位置,谓之“西海岸”。据三清山管委会书记刘书宗介绍,“西海岸”为全国最高、最长的高山栈道。天晴气朗时,于“西海岸”上行走,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幽深峡谷,视野开阔、群山一览无余;若遇上云海,则犹如漫步云端,或轻盈飘逸,或在脚下翻腾。“海岸线”上还有一道奇特的景观,不时可见树木“穿过”钢筋混凝土的栈道生长,刘书宗告诉记者,在修建栈道时便将环保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不伤不砍山上一草一木,就连沙石等施工材料也均由山下挑上来,并为树木预留了“洞口”,不打扰其自然生长。

  道:道教建筑的博物馆

  三清山亦为一座“道教仙山”,山上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并列高耸入云,似三神并肩端坐,遂得名“三清山”。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0年),葛洪上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成为三清山的“开山始祖”。至明代为三清山道教活动的鼎盛时期,山上的道教建筑已形成规模较大的建筑群,改建三清宫、建起龙虎殿、纠察府等建筑。

  据三清宫妙净道长介绍,三清山道教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将“道法自然”的思想蕴涵到道教建筑之中。在三清宫景区的道教人文景观群中,总体建筑按八卦图布局,周边有殿、府、泉、池、墓等230余处道教建筑,可谓中国道教古建筑的博物馆。

  三清福地(即东晋时山上第一座道教建筑)目前正在修缮中,谢绝游人参观,走在通向三清福地的栈道上,格外宁静,并需穿越万亩松林,风吹涛动、山泉流淌、偶尔还有几声鸟鸣,清幽至极,不由生出几分敬畏之情。

  而距离三清宫不远的龙虎殿里,每个石窟中都供奉着一座神像,披着黄色或蓝色的绒布披肩,如今已破旧沧桑。洞口插着三支燃尽的香,黑色的燃烧痕迹历历在目,依稀可见当年的香火繁盛。

  ■听声

  给核心景区做“减法”

  ●刘书宗,江西省三清山管委会书记

  记者:今年前5个月三清山的门票收入便超过了去年全年,如何解决游客增长和快速发展带来的景区接待压力?

  刘书宗:在客源上通过对旅行社进行调度,使得组团游客和散客分开上山,散客通常周末前来游览,而组团游便尽量组织在平时进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目前正在建设的东部索道,建成后游客8分钟即可上山;发展到一定时期还要控制游客总量以保护环境;预计还将有一个大型的开发保护计划,由专家进行环境评估,定期发布能承载的游客量信息等。

  记者:如何处理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刘书宗:总的指导原则是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核心景区做“减法”,也就是垃圾下山、洗涤下山,控制宾招设施的规模并逐渐减少。倡导“山上游、山下住”的理念,将游览区和服务区分开,减少对景区的环境压力。另外,采取生态手段保护森林资源,如用从中科院购回的蚁蜂防治害虫等。

  记者:三清山的开发与保护将来有哪些规划?

  刘书宗:目前三清山正在向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发起新一轮的“攻势”,那么更要按照世界级的要求和标准来做好开发和保护。预计到明后年,山上的索道建设、三清宫修缮、增加标志系统等工作将悉数完成,接下来便是加强保护的工作。而建设的重点则将转移到山下,包括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区;四家星级宾馆;民俗街、停车场等休闲配套设施;发展生态农村;筹备三清山博物馆等。

  地学价值、美学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

  ●杨沙鸥,江西省三清山管委会主任

  自2005年来,三清山开始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进行了科考、收集申遗信息、开展学术研讨会、完成申遗初步文本等工作。并与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云南苍山洱海、山西五台山等3个申报项目一同进入国家重点申报项目名单。而在2006年初的结果揭晓后,仅南方喀斯特景观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如今,三清山又一次向申遗发起了冲击。

  记者:三清山申请世界自然遗产的依据有哪些?

  杨沙鸥:首先是三清山的地学研究价值,三清山地处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结合带,是研究扬子古板块、华夏古板块对接带的“窗口”,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是珍贵的对接带地质遗迹。其次,三清山花岗岩峰林地貌类型齐全,分布集中,峰墙、峰丛、峰柱、峰峦、石芽、造型石等,不仅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而且对研究花岗岩峰林地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也有着重大的科学价值。最后,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自然意义,三清山有高等植物达228科915属2072种,脊椎动物39目110科500种,昆虫1327种,而华东黄山、南方铁杉、鹅掌楸等古老类群则可印证大陆漂移的理论。

  记者:申遗进展情况如何?

  杨沙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申报明年的项目,开展一系列工作。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专家、世界遗产测评小组成员伍德已受聘担任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程序顾问,并对三清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文本提出了修改性意见;与科研机构展开生物多样性、花岗岩对比研究等科研项目;并将于7月举行国际性的研讨会。

  记者:申遗成功后,对生态环境及平衡环保与游客承载量上有更高的要求,譬如核心景区内不允许出现宾招设施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杨沙鸥:西海岸、三清宫、东海岸、南清园景区环线游览的建成对疏通游客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启动山下景点建设,如博物馆、漂流、瀑布等,尽可能分流人群;在环保方面,做到净菜上山,洗涤下山,攀岩工、环卫工负责收集垃圾并每天统一下山装车运送到垃圾场。若申遗成功,要更加注重对生物群落的保护,特级游览区内可能要禁止游览,科研人员也必须办理通行证才可进行科考;此外,目前也正在规划山下配套服务区建设,逐渐将山上的宾招设施转移到山下。

  ■指南

  景区门票:淡季(当年12月1日—次年2月28日)130元/人;旺季(当年3月1日-11月30日)150元/人。

  索道:100元(全程票,上山55元,下山45元)

  宾馆住宿标准:120元-1800元/人不等

  游览安排:三清山宜做二日游,第一日上山后游梯云岭、南清园景区,以山岳、怪石、奇松风光见长,攀爬较多,体力消耗相对更大。晚上可住玉台附近,观日落和次日日出。第二天走西海岸栈道,游三清宫、玉京峰等景区,整个游览过程较为轻松,可重在观景。

  气候:三清山属高山气候,气温凉爽,7月上山,可自备一件长袖。

  采写、摄影 本报记者 姚瑶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