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黄姚古镇:近乎完美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快报  作者: [字体: ]
古镇街道上的狗与孩子_黄姚古镇:近乎完美_乐途旅游网

古镇街道上的狗与孩子

  世界上最小的房子

  晚上6点,不收门票,我们一群人便有机会在古老的小镇上游荡。静悄悄的,白天的喧闹消逝在月色中,青石板路面上流淌着月色,摇曳的街灯闪着幽蓝的光,偶尔走过的人影被拉得长长的,一种神秘阴冷的感觉油然而生,幸亏几户人家屋里开了灯,暖暖的光让人从聊斋故事的场景联想中解脱出来。

  小镇的街道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有八条街道,街与街交会处 全部是“丁”字路口,没有“十”字路口,听说这里面还有很深的学问呢。房屋多数保持着明清风格。一些人家的门口,摆放货品的大青石板“柜台”还保存着,磨得锃亮,不难想见昔日的繁华。

  古老街道的街口,都有一条横在路上的条石,上面有一排洞,原来,这是古时候就留下的街门,每条街都有闸门,早上开,下午关,上学的,下地的,都要及时回家。估计当时的治安比较差,多匪患,镇上出过一位周老先生,为抗击匪盗英勇牺牲,清乾隆五十一年县领导颁发了一块“直道可封”匾额,相当于现在的见义勇为奖。

  “且坐吃茶”是另一块有名的匾,悬挂在真武庙前的石亭子上,是林作楫先生乾隆三十年题写的,已经列入了中华名匾。在这里小坐,与摆小摊的一位姓古的村民聊天,他告诉我,郭家大院的防备设施最严,有两道防护门,还有防挖墙;迎门街上有抗战时期著名爱国人士欧阳予倩住过的寓所;龙畔街的古松鉴家豆腐是家传的,天然街的老杨家豆豉最出名,哪条街上有全镇第一家住户,哪一间祠堂是最早的……

  正值周末,游客较多,处在“被参观”的角色,古镇居民依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河边一位老人在垂钓,他说闲着时会到河边来解闷,来来往往的人很热闹,钓上来的鱼又为午餐添了一道美食,何乐而不为呢!

  河边一栋小房子吸引了我们,这个房子造型很特别,呈窄长形状,长3米,而且还有一点弧形,宽1.5米,听说现在还有人住,当地人准备申报吉尼斯最小房子的纪录。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