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张家界纪行:穿行黄龙洞

[日期:2007-06-01] 来源:转自论坛  作者: [字体: ]
 _张家界纪行:穿行黄龙洞_乐途旅游网

  午后,汽车盘旋在湘西的丛山峻岭中。

  湘西山水的险恶,久有所闻。此番亲历,方知不匪。左边摩天石壁如盘石压顶,右边湍急深涧令人眩目,阴雨菲菲,草木森森,呼吸着细雨中的清新空气,人与自然已浑然一体。

  “索溪峪到了!”不知是谁惊叹道。

  只见山回路转、一片苍茫的天穹出现在前方,连绵不绝的一壁大山在此悄然远遁,山崖下白的河流,绿的田野,黑的瓦舍 在烟雨中隐约可见,在公路的拐弯处一块三角形的小石峰上,“索溪峪”三个红色大字赫然入目。

  车停在黄龙洞附近时,对面刚好是一脉奇丽的石山,鬼斧神功不见其险峻,天造地设方显其自然,烟雾中恰似一幅山水丹青,无比传神。这里长久以来只是一片沉寂的荒野,土家人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有限的坡地上耕种生息,没有人去关注当地的峻山秀水。

  一九八四年几位探险者在山民的引导下,找到了一处为杂树掩映着的山洞——传说中的黄龙洞。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披荆斩棘摸进了洞口,叵测的幽深,奇特的溶洞石笋,清冽的地下河在松明手电的照映下,显得无与伦比的壮丽与神秘。探险者喜出望外,立即向当地政府反映了这片尚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引发了对黄龙洞进一步有组织的科考与开发。如今这洞里已完成了十多公里的勘测和数公里的整修。

  在洞口休息片刻,我们随导游历时两小时穿洞而行。黄龙洞规模庞大,深入大山的腹地,因而冷气逼人,相当潮湿,还好我们一路行走,运动中不觉十分寒冷,此洞开放不久,管理颇好,没有污染。

  一条数百米的通道,引我们到了地下河的游艇码头,分乘数艘小汽艇观赏沿河那五光十色的景观。平静的地下河,因汽艇的驶过,将黑色的河面无情地划破,尚能在微弱的灯光中看到如影的水波。那上千根齐聚一堂的石笋奇观,那飞架地下河的巍峨天桥,以及导游小姐那娓娓动听的解说,使人一路过来如梦如醉,忘却了时光的流逝。小船约摸行进了八分钟,终于到了河的另一端,沿着修得极整齐的石阶循规蹈矩地前进,行走之间,感到时有变化,移步换形:一会儿是需低头前行的窄道,一会儿是一百多米高宽的大堂,穹顶飘飘落下的水串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黄龙洞最著名,身价最高的是定海神针,管理者为之投保一个亿。这是一根高约19米的石笋,直径20厘米左右,造型很普通,因其细而高,所以称其为针,而不是柱或棒。此针靠那欲滴还止的溶洞滴水,及微乎其微的沉淀物一点一点地累积,历时20万年才有今天的高度!

  站在神针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人类的渺小:一个人其一生不过是神针的一厘米!人类的整个文明史,也不过是神针的半米!凝视神针,却看到了她的一双泪眼!噢,她是那样无望的等待着水滴的降临,她一个世纪一个世纪枯燥地重复着相同的累积过程,她虽年长,却单调;她无助也无力改变自己的一切,假如有一天她能见到太阳,却是她生命终止的时候。我顿有所悟:一厘米太小,一百年太快,我们应该把握人生,好好生活!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