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丹霞地貌
赤石碧水的生死相依
龙虎山风景
当代摄影大师尚?杜杰德有过一句令人感动的语言:“摄影是片刻的化身,它选择了光线来为它发出声音。”透过桌上一张张极具震撼力的照片,我们不仅听到了龙虎山的赤石群、泸溪水在光线的游动中发出的声音,而且能触摸到山峰、河流的骨骼和肌肤。作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龙虎山以世界独一无二的大秀之美傲然屹立在中国的华东地区、江西东北部。几个世纪来,文人墨客和地质专家们慕名而来, 终于发现了龙虎山的赤石与碧水,因为惊艳世界的生死相依而震响心弦。
“选美”仍在中国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选美中国”时,龙虎山在这次“选美”大发现中因为世界无法复制的大秀之美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当2007年3月的春雨淅沥而至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又一次把龙虎山当成中国江南的“形象代言人”。
2007年3月的雨将田野洗得鲜绿。通红圆润的“金枪峰”即使有刺破天空的冲动,也显得那么含蓄。远远望去,突兀却又沉稳的紫红色龙虎山好像是把地球表面最秀美的赤石群都搬来一样,集中垒在了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16公里处的平原上。
其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频聚焦龙虎山并非偶然,因为数年前,这里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地质公园。由于龙虎山为丹霞地貌,所以在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景观奇特秀丽的赤石群,这些赤石群造就出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齐全,特景绝景目不暇接,有的堪称“世界级景观”,在美学观赏、地质地貌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仙女岩”便是“天下第一绝景”。这是一块庞大的酷似女性下体的山岩。“仙女岩”坐西南朝东北,岩高数十丈。尤其是岩中部曾长满一堆绿油油的嫩草,披丝挂水,更给人生出许多联想。于是“仙女岩”又有了“大地之母”或者是“生命之门”之称,再与“金枪峰”遥相呼应,不得不感叹它们是天造地设的“天缘”。
“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共有26种,而龙虎山竟占23种。”龙虎山管委会副书记王斌很自信,他说龙虎山在世界丹霞地貌中一枝独秀,这里全球仅有的特景绝景能引起世界瞩目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王斌的话并非一厢情愿,无中生有。就在3月14日至16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赵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专家李凤麟,国际地科联环境管理地球科学委员会官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庆成再次叩响龙虎山“山门”,他们认为从形态和内涵的角度来看,龙虎山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研究价值简直无可挑剔,龙虎山被视为“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似乎更为适宜。
赤石碧水的生死相依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在第一回中这样描写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远看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足可见施耐庵认为龙虎山美得惊世骇俗,更为龙虎山凭添神秘的人文色彩。然而,当专家们深入龙虎山,却发现天地在龙虎山的赤石群上刻下了数十亿年的雕琢痕迹。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龙虎山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这个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龙虎山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的砾岩、砂岩,为形成龙虎山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接着,继续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使龙虎山变成陆地或者山脉,在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龙虎山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于是,赤石群和碧水之间已经上演了亿年以上生与死的恋情,并且续写了华丽的生命乐章。
“龙虎山丹霞地貌,龙虎山山美水美,奇峰秀出,移步成景,它的地质地貌独具特色,有着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在龙虎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一直这么认为。因为龙虎山的异常独特来自于龙虎山的秀美多姿,与众不同。在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区有150余处,多数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而龙虎山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高只有240米左右,表现出一种极致的柔和俊秀之美。二是类型多样,分布集中。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类型有23种之多,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且大多数类型的景观,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分面上由南到北,地形上由高到低,景观由密到疏,由密集型峰丛到形型峰林、低矮丘陵,景点之密集,类型之多样,特景绝景之众多,在国内外数少见。三是碧水丹崖,山水交融。明净的泸溪河,似一条蜿蜒的玉带,由南东至北西将两岸的“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丹勺盛不得”、“蘑菇采不得”、“莲花摘不得”、“云锦披不得”、“仙女配不得”等惟妙惟肖的自然景观奇妙地串联起来。景在水中,水中景里,相互映衬,相互交融的特写,让龙虎山的赤石和碧水因从“洪荒时期”到如今的生死相依而惊艳世界,震响心弦。
“世界级景观”将震撼世界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十里之内有99座山峰,24岩,人文景观100多处。
《龙虎山志》对与龙虎山赤石群相依相偎的泸溪河有生动的描述:清澈见底的泸溪河源于福建光泽原始森林,汇集36股山溪后,再经龙虎山入信江。然而,就是这286公里的奔腾涓流,竟有七分之一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穿山过峡,跳跃流动,在荡气回肠中让山水草木顿时充满了灵气和眷恋之情。
龙虎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指着其貌不扬的“出水玉莲”说,如果登上仙人城俯视,“出水玉莲”更似天生祥瑞,栩栩如生。难怪明代诗人黄应元会说,要看此美景,连太华山都不必去了。
在龙虎山行走,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人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甚至一湾泸溪水载着两岸的赤壁绝景走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5日晚,王斌很兴奋地给我们打来电话,说龙虎山的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和地质地貌研究价值,得到了国土资源部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的认可,并且入围中国区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龙虎山再次给江西人带来久违的激情。
早在2003年,龙虎山就着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成立申报领导小组和三个工作小组,全面铺开申报的基础性工作。鹰潭市市长董仚生要求将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列为鹰潭市的头等工程。于是,龙虎山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工作,更像龙虎山给人的山水印象,沉着而且稳步地展开。直到2007年3月15日,国土资源部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成员再上龙虎山,为一处处“世界级景观”震撼时,龙虎山亿万年上演的山水生死恋情注定感动世界。
“选美”仍在中国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选美中国”时,龙虎山在这次“选美”大发现中因为世界无法复制的大秀之美撞击着人们的心灵。当2007年3月的春雨淅沥而至时,《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又一次把龙虎山当成中国江南的“形象代言人”。
2007年3月的雨将田野洗得鲜绿。通红圆润的“金枪峰”即使有刺破天空的冲动,也显得那么含蓄。远远望去,突兀却又沉稳的紫红色龙虎山好像是把地球表面最秀美的赤石群都搬来一样,集中垒在了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16公里处的平原上。
其实,《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频频聚焦龙虎山并非偶然,因为数年前,这里已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国家地质公园。由于龙虎山为丹霞地貌,所以在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景观奇特秀丽的赤石群,这些赤石群造就出龙虎山丹霞地貌类型多样齐全,特景绝景目不暇接,有的堪称“世界级景观”,在美学观赏、地质地貌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仙女岩”便是“天下第一绝景”。这是一块庞大的酷似女性下体的山岩。“仙女岩”坐西南朝东北,岩高数十丈。尤其是岩中部曾长满一堆绿油油的嫩草,披丝挂水,更给人生出许多联想。于是“仙女岩”又有了“大地之母”或者是“生命之门”之称,再与“金枪峰”遥相呼应,不得不感叹它们是天造地设的“天缘”。
“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共有26种,而龙虎山竟占23种。”龙虎山管委会副书记王斌很自信,他说龙虎山在世界丹霞地貌中一枝独秀,这里全球仅有的特景绝景能引起世界瞩目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王斌的话并非一厢情愿,无中生有。就在3月14日至16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赵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质公园评委专家李凤麟,国际地科联环境管理地球科学委员会官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庆成再次叩响龙虎山“山门”,他们认为从形态和内涵的角度来看,龙虎山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地质地貌研究价值简直无可挑剔,龙虎山被视为“丹霞地貌景观的典范”似乎更为适宜。
赤石碧水的生死相依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在第一回中这样描写龙虎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罗倒挂”,“远看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足可见施耐庵认为龙虎山美得惊世骇俗,更为龙虎山凭添神秘的人文色彩。然而,当专家们深入龙虎山,却发现天地在龙虎山的赤石群上刻下了数十亿年的雕琢痕迹。
作为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龙虎山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这个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龙虎山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到晚白垩纪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的砾岩、砂岩,为形成龙虎山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接着,继续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使龙虎山变成陆地或者山脉,在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龙虎山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于是,赤石群和碧水之间已经上演了亿年以上生与死的恋情,并且续写了华丽的生命乐章。
“龙虎山丹霞地貌,龙虎山山美水美,奇峰秀出,移步成景,它的地质地貌独具特色,有着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在龙虎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一直这么认为。因为龙虎山的异常独特来自于龙虎山的秀美多姿,与众不同。在中国,丹霞地貌分布区有150余处,多数由于地形高差相对较大,而龙虎山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高只有240米左右,表现出一种极致的柔和俊秀之美。二是类型多样,分布集中。龙虎山丹霞地貌景观的类型有23种之多,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而且大多数类型的景观,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分面上由南到北,地形上由高到低,景观由密到疏,由密集型峰丛到形型峰林、低矮丘陵,景点之密集,类型之多样,特景绝景之众多,在国内外数少见。三是碧水丹崖,山水交融。明净的泸溪河,似一条蜿蜒的玉带,由南东至北西将两岸的“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丹勺盛不得”、“蘑菇采不得”、“莲花摘不得”、“云锦披不得”、“仙女配不得”等惟妙惟肖的自然景观奇妙地串联起来。景在水中,水中景里,相互映衬,相互交融的特写,让龙虎山的赤石和碧水因从“洪荒时期”到如今的生死相依而惊艳世界,震响心弦。
“世界级景观”将震撼世界
从龙虎山山麓沿泸溪河乘竹筏西行,在十里之内有99座山峰,24岩,人文景观100多处。
《龙虎山志》对与龙虎山赤石群相依相偎的泸溪河有生动的描述:清澈见底的泸溪河源于福建光泽原始森林,汇集36股山溪后,再经龙虎山入信江。然而,就是这286公里的奔腾涓流,竟有七分之一在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穿山过峡,跳跃流动,在荡气回肠中让山水草木顿时充满了灵气和眷恋之情。
龙虎山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指着其貌不扬的“出水玉莲”说,如果登上仙人城俯视,“出水玉莲”更似天生祥瑞,栩栩如生。难怪明代诗人黄应元会说,要看此美景,连太华山都不必去了。
在龙虎山行走,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似乎人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甚至一湾泸溪水载着两岸的赤壁绝景走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5日晚,王斌很兴奋地给我们打来电话,说龙虎山的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和地质地貌研究价值,得到了国土资源部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的认可,并且入围中国区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龙虎山再次给江西人带来久违的激情。
早在2003年,龙虎山就着手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并成立申报领导小组和三个工作小组,全面铺开申报的基础性工作。鹰潭市市长董仚生要求将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列为鹰潭市的头等工程。于是,龙虎山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工作,更像龙虎山给人的山水印象,沉着而且稳步地展开。直到2007年3月15日,国土资源部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组成员再上龙虎山,为一处处“世界级景观”震撼时,龙虎山亿万年上演的山水生死恋情注定感动世界。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