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五一骑行---朝拜四姑娘雪山[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
漂亮的四姑娘山
翻过一坡又一坡
会当凌云顶
作者:cqyblm
  作者:
[字体: ]
克服畏惧,越过垭口继续冲顶_五一骑行---朝拜四姑娘雪山[组图]_乐途旅游网

克服畏惧,越过垭口继续冲顶

大峰顶上望群峰_五一骑行---朝拜四姑娘雪山[组图]_乐途旅游网

大峰顶上望群峰

  九点半左右,我们翻上一道约有二十五、六米碎石坡,到了4842米大峰垭口。垭口其上只有一个几个平方米的小平台。我们全体队员座在平台休息,并尽情欣赏着四姑娘的美丽。环顾四周,古猿峰、猎人峰、鹰嘴岩、金鸡岭、五色山、望月峰……连绵不尽的雪山将我们围在中央,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的奇崖陡壁、峻岭雄峰让我们振憾不已。我们不顾危险、不顾高原反映、不顾几小时登山的疲惫不堪,掏 出相机又是一阵狂拍。

  相比走过的路,垭口以上才是真正危险地带。从垭口到冲顶平台,有一个横切几百米的线路。在平时没有雪的时候,有一条碎石小路,如果手脚并用,走起来不算太险,所以很多资料都说大峰人人都能上去。可现在的情况是四月中旬下了几场大雪,坡上的积雪很厚,根本无路可走。我们座在垭口,望着前面的横切线路:右面是千仞绝壁,左面是无底深渊,远处是连绵雪峰,脚下是无路的雪坡。说真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恐惧与胆怯。这时,一位当地向导从上面下来,对我们说没有路上不去了(后来我们猜想他是不愿意再带他的客人上行了)。

  经过慎重考虑,凡哥决定下撤了。我也犹豫了起来,但抬头望去,前面也隐隐有几个人在向上爬去;再看看小蔡,脸上充满自信;想想看过的资料,大峰开放二十余年,没听说有在垭口横切发生山难事故的记载。我终于说了句:“不管你们上不上去,我是要上去的。”海边浪子、寂寂开花的树和凡妹也决定一起登顶。海边浪子在前面开路,每走一步都便劲用脚在雪地里踩出深深的雪窝,好让后面的队员沿着他开辟的道路前进。树和凡妹走在队伍的中间,一步一步跟着浪子小心前行;向导小蔡站在雪坡外侧,保护着我们的安全,特别危险的地方还要一个个的扶一下或者拉一把。短短的三、四百米横切线路,我们硬是走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上到了冲顶平台。

  真可谓无限风光在险峰,上了平台,风景比垭口更好了许多。二峰、三峰和幺妹静静的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此近距离地欣赏着她们美丽的颜容。小蔡指着二峰说:看,登二峰的人也快到顶了。我仔细看了看,果然在对面二峰的山顶附近有几个小黑点,但看不清楚是不是登山的人们。

  在平台上稍作休息,我们向顶峰发起了最后的冲刺。远看顶峰只是一个几十米的小山堡,可走近一登才晓得并不容易。上顶的坡度也有五十度左右,只不过如果下滑下面有平台挡着,没有生命危险。

  十一点二十分,我们一行成功登上了四姑娘雪山的大峰峰顶。几个月的准备,路途的艰辛,登山的危险终于得到了回报,激动的心情我无法用文字描述。只好掏出相机反复的拍着四周的景色和每个人的身影,所有的感慨都让他成为难忘的记忆吧。第一次登雪山的海边浪子、寂寂开花的树和凡妹几乎从过了垭口开始就不停的说到:我太佩服自己了,付出的所有艰辛和危险都值得等一些感叹的语言。而真正到了顶峰,却都不再用言语来表达了。

  峰顶风景虽好却不是可以长呆的地方,我们停留了约二十分钟就开始下撤。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点也不假。我们沿垭口的东面下撤,约六十多度的陡坡加上一米以上的积雪,使我们的下撤过程同样充满了危险的艰辛。先是试着慢慢向下走,后来干脆座而下滑。下滑也不顺利,因为雪下面可能有石头和冰尖等硬物随时都给我们带来危险。好在有一支专业登山旅行队在最危险处打了一条路绳,让我们借力下行,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下得垭口,海边浪子出门前才买的冲锋裤还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划了一个大口子,弄得他哭笑不得。

  下完陡坡,情况并未好转。早上出发时的雪沟里的雪还比较硬,一脚踩下去也就是个三十厘米左右的雪印。可现在经过大半天烈日的晒烤,雪已处于半融化状态,一脚下去雪淹没到大腿,我们根本没想到下山之旅还有这么艰难。正午的太阳,松软的雪地,疲惫不堪的我们在一步一步的慢慢下撤着,雪套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登山鞋里全灌满了雪水和冰渣,双脚冻得快没有了知觉。从下得陡坡一直走到大本营,我再也没有力气拍下一张相片了。

  下午二点正,我们终于安全回到了大本营。驴车吧朝拜四姑娘雪山之旅圆满完成。

  后记:

  1、此次四姑娘之行要感谢九天、沙沙、枫叶给我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

  2、感谢向导小蔡的热情、和敬业,登山时帮助我们背装备,遇到困难时给我们信心。

  3、感谢全体队员的精诚团结、勇敢坚毅。

  4、存在的问题:一是事前对困难估计不足,只看到资料上说几乎人人都可以上去,没想到大雪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险;二是对高山反映的判断过于乐观,导致体力不支,俺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后还是耗尽了全部的体力;三是由于上述原因没有认真安排好下山时的马匹,导致下山时出现的种种困难和危险。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