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战役、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光复腾冲的焦土抗战……这些字眼都会让人想起抗日战争中那段硝烟弥漫、可歌可泣的岁月。今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来到承载这段历史的地方——保山,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升华爱国情。
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我国西南边疆的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 名于世的滇西抗战。它是我国8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在这场关系重大的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伤亡20多万军民的代价,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史诗。
保山,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今年,市委、市政府顺势而谋,精心打造“二战文化之旅”,主要的景点为龙陵松山战役遗址、腾冲滇西抗战博物馆、腾冲国殇墓园。另外,保山正在争取各方支持,加强与缅甸、印度的合作,努力开通保山——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的旅游线路,这也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在这块曾经烽火连天的土地上,海内外游客除了感受二战文化之外,还可以体验“中国生态SPA康乐园之旅”、“高黎贡山生态之旅”、“南方丝绸古道之旅”。
8月15日,国家邮政局、省政府将在保山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保山,向八方宾客发出诚挚邀请:到滇西抗战主战场,体验2005不能错过的感动之旅。
景 点
滇缅抗战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该博物馆由柏联集团投资建设,展品为段生馗先生20多年收集和保存的3500多件二战文物,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民众抗战等方面的文物。博物馆馆址设在至今保存完好、当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建,博物馆分5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通过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馆藏文物一起,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腾冲国殇墓园
该园位于腾冲县城叠水河瀑布一侧山坡上,面积1万多平方米,为“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烈士的灵魂栖息地,于1945年6月建成。
步入墓园大门,循林阴便道行百米,可见一高台,迎面“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夺目,为蒋中正题、李根源书。高台之上便是墓园主体之一的忠烈祠。
忠烈祠后,一峰突起,旧名小团坡。山头苍松翠柏间,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玄色方身锥顶高塔直插云天。塔身正面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小团坡整山俱为烈士冢。这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松山战役遗址
该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40余公里。这里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现在的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6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7个高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其中较重要的有:松山主阵地我军坑道作业遗迹及大爆炸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遗址等。龙陵县还修复了抗日将士公墓,并建有3座标志说明碑、18座遗址说明碑和一条上山公路。
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我国西南边疆的保山、临沧、德宏、怒江一带,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 名于世的滇西抗战。它是我国8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寇发起的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对我国实施东西突击,最终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梦想。在这场关系重大的决战中,中国远征军、美国盟军、爱国华侨和滇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伤亡20多万军民的代价,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史诗。
保山,作为滇西抗战的主战场,今年,市委、市政府顺势而谋,精心打造“二战文化之旅”,主要的景点为龙陵松山战役遗址、腾冲滇西抗战博物馆、腾冲国殇墓园。另外,保山正在争取各方支持,加强与缅甸、印度的合作,努力开通保山——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的旅游线路,这也是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在这块曾经烽火连天的土地上,海内外游客除了感受二战文化之外,还可以体验“中国生态SPA康乐园之旅”、“高黎贡山生态之旅”、“南方丝绸古道之旅”。
8月15日,国家邮政局、省政府将在保山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保山,向八方宾客发出诚挚邀请:到滇西抗战主战场,体验2005不能错过的感动之旅。
景 点
滇缅抗战博物馆
这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该博物馆由柏联集团投资建设,展品为段生馗先生20多年收集和保存的3500多件二战文物,包括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美英盟军、民众抗战等方面的文物。博物馆馆址设在至今保存完好、当年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博物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建,博物馆分5个部分:山河破碎、悲壮远征、沦陷岁月、剑扫烽烟、日月重光。通过大量老照片、纪录片、史实资料、油画、连环画、馆藏文物一起,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腾冲国殇墓园
该园位于腾冲县城叠水河瀑布一侧山坡上,面积1万多平方米,为“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烈士的灵魂栖息地,于1945年6月建成。
步入墓园大门,循林阴便道行百米,可见一高台,迎面“碧血千秋”四个大字赫然夺目,为蒋中正题、李根源书。高台之上便是墓园主体之一的忠烈祠。
忠烈祠后,一峰突起,旧名小团坡。山头苍松翠柏间,一座用腾冲特有的火山岩雕凿砌筑的玄色方身锥顶高塔直插云天。塔身正面书“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克复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蒋中正题、李根源书“民族英雄”四个大字,其余三面为腾冲抗战纪要铭文。小团坡整山俱为烈士冢。这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
松山战役遗址
该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40余公里。这里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现在的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6平方公里。在大小松山、黄土坡等大小7个高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其中较重要的有:松山主阵地我军坑道作业遗迹及大爆炸坑;滚龙坡、鹰蹲山等战场遗址;日军发电站、抽水站和慰安所遗址等。龙陵县还修复了抗日将士公墓,并建有3座标志说明碑、18座遗址说明碑和一条上山公路。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