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台湾地震 杭州只略有震感没啥大影响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新华网浙江频道12月27日电 据《每日商报》报道,热线实录:

  20点54分 王先生来电:我住在和平广场附近,大约5分钟前感觉地面有晃动,会是地震吗?

  20点58分 舒女士来电:我们住在钱江四桥附近的美政花园,大约15分钟前感觉地面晃动厉害,灯也摇得厉害。现在不敢呆在家里,全都跑到一楼了。不过,一楼竟然一点感觉也没有。我住在15楼。住在17楼的邻居也 下来了。

  “喂,商报吗?我刚才觉得房子晃了晃,是不是地震了?”昨天晚上9点左右,读者接二连三打进本报热线,询问是不是地震了。大家的感觉没错,是地震了,不过不是杭州,而是在远离杭州的南海,在台湾南部海域发生7.2级地震。

  省地震局

  杭州有震感是正常的

  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

  记者打开中国地震信息网,最新消息已经发布: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18.8秒,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 发生7.2级地震。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34分11.4秒,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 发生6.7级地震。震中距大陆最近海岸线约350公里,距台湾陆地约15公里。

  此时,浙江省地震局的值班电话也被市民的咨询电话打成了火爆的“热线”。

  “杭州市民有震感是正常的,不过大家不必惊慌。杭州的震感只是从远处的南海地震波及过来的,不会有破坏性的影响。”地震局工作人员小钟表示,在杭州,也不是所有居民都有这种震感,一般来说,居住在高层、特别是高层顶楼的居民能感觉到震动。不过,也就是稍微晃了晃就过去了,请大家放心,这次地震对杭州没有什么影响。

  据小钟表示,在他印象中,这次地震是今年所监测到的台湾南部海域最大的一次地震。

  市民亲历

  住在十五楼的舒女士

  前后感觉到两次震动

  从玉皇山隧道赶往美政花园的途中,火车匝道关闭,来去十余次,记者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火车一度停在那里一动不动,相去一公里的地方即是美政花园。15分钟后,匝道开启。

  找到舒女士家已是22时。就在一个半小时前,舒女士从15楼的住房内跑到一楼的保安室。同时,相邻一幢高层的17层和14层的两住户也跑到了保安室。后一排楼房内的一位女士在三楼阳台上喊:“有地震啊!”

  见到记者,舒女士已略微镇定。她上夜自修的儿子从学校回到了家中,她已不用为他担心了。当她感觉到有震动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家。

  “我以为之江路上有大货车经过,或者是大轮船。”她跑向阳台,“感觉有点不一样。我又坐回沙发,发现沙发在移动。还有声响,是书房移门碰撞的声音。”舒女士再次感觉到地震来了。她披了件衣服就想跑到一楼去。

  “电梯能走吗?要么走楼梯吧!不,走楼梯太慢,豁出去了还是坐电梯,快一些。”舒女士的复述像是一个个播放的电影画面。

  刚一出门,她发现手机没带。“要是儿子找不到我怎么办?”她打开房门,把正在充电的手机拔出来带在身上。

  她坐电梯到了一楼。她舒了一口气:还好电梯没有坏。

  到底有几次震感?舒女士说,两次。间隔很短,第二次更强烈一些。舒的儿子说,凤凰卫视报道是三次。

  当舒女士来到保安室时,保安蒋国勇坐在那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几年前,舒女士和儿子在家的时候,他们也碰到了一次震感明显的余震。那时,舒的儿子才七八岁,他们住在安吉路,也是在夜里。

  “后窗挂着的大佛珠由于震动碰撞发出响声。我说地震了。我叫儿子一起跑。儿子在边上问,妈妈我们要带什么走?要不要带毛毯?”舒女士的儿子听着妈妈回忆起那次经历,两人相视一笑。

  从舒女士房间出来,记者去了保安室。蒋国勇拿出一本12月26日的值班记录:“打地震局电话,住户反映昨晚8点30时有地震!”

  看到自己记录的时间竟是“昨晚”,他哑然失笑:“是‘今晚’,听到有地震总是有些让人慌张的,记错了。”他拿笔将“昨”改成“今”。( 沈俏静 冯永明 仇锋平)

  ■新闻链接

  台湾南部海域地震一人死亡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北纬21.9度,东经120.6度)发生7.2、6.7级地震。震中距大陆最近海岸线约350公里,距台湾陆地约15公里。

  来自中国地震局的消息说,发生在台湾南部海域的地震,福建省、广东省普遍有震感,其中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广州、深圳、汕头以及香港、澳门等地震感较强,但尚未收到有关破坏的消息。此次地震因距离大陆较远,初步判断不会有明显破坏。

  另据台湾媒体报道,26日晚发生地震后,屏东恒春镇一家具行倒塌,8人被困,目前消防队已救出5人,其中1人死亡,4人受伤,仍有3人困在倒塌的房屋中。据新华社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