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是道教上清派的发祥地,也是茶叶的古产地,其种茶、采茶、制茶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的三茅真君,魏晋时期现江苏句容人、道教称之为葛仙翁的“葛玄”,南北朝时期的“山中宰相”,茅山道士陶弘景等。据记载,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茅山道观都有种茶、制茶的历史,尤其茅山二茅峰的道教云雾茶更为有名。现在的茅山地 区,茶叶面积已达数万亩,年销售产值已达十多个亿,其中“茅山长青”、“茅山青峰”、“茅山翠芽”、“茅山道家养老绿茶”最为知名。茶叶商标也多以“三茅”、“茅山”、“茅君”、“茅峰”、“弘道”冠名。
如果在茅山,你还感觉不到茶与道,前生今世结下的不解之缘,那就让我们跋山涉水、神游大江南北,在蒙山寻访甘露祖师爷手植的11株蒙顶茶树,至今不长不灭的玄妙;赴青城山踩着张大千居士上山的足迹,寻觅生于悬崖峭壁之上,人不能及,只有灵猴攀岩才能采摘下来“猴茶”;上武当山探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的奥秘;去齐云山探访“祁红屯绿”和“白岳黄芽”的鲜醇浓甘;游罗浮山品羽士常年养身饮用非红非绿“云雾甜茶”的味甘性凉;登崂山天茶顶,摘半空悬崖中生出的野生茶树来疗百病。其它如南岳衡山,湖北木兰山,江西龙虎山、庐山等道教大小名山宫观,洞天福地所产名茶不胜枚举。
道教所涉茶事甚多,如唐代著名道士叶法善,在浙江松阳卯山修炼,利用卯山优质水土种茶,制成形似竹叶,色泽绿润的茶叶取名“仙茶”,因品质上佳,为唐高宗珍爱,列为贡茶。如佛教天台山乃茶禅之地,为茶叶东渡日本起过重要作用,日本茶祖荣西从天台山带回去茶种,并著《吃茶养生论》,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的道家栖要。天台山种茶起源,乃是东汉道士葛玄(葛仙公)首开植茶之风。如清代名士梁章钜在武夷山天游观与道士静参谈茶事,无比钦佩,回后写道:“非到山中鲜以为颠人语也”,高度评价静参对武夷山茶特胜品第的精通。如现代道士艺术家阿炳,拉琴一辈子,喝茶也是一辈子,他的那首《二泉映月》(人称二泉仙曲),就是多次在二泉茶室喝茶受师父启迪,发自心灵的不朽名曲。以至后来每当他要演奏此曲前,总要喝上一盏酽酽的浓茶。道士与茶缘不一而足。
庙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摇篮,很多宫观在庙会期煮茶迎宾。随着庙观经济的发展,不少庙观本身或周边,都开始设茶舍茶寮,专供香客品饮,如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二仙庵,四川青城山,武汉长春观等。很多社会上的茶楼茶肆,也将茶房装饰成仙家楼阁,以“八仙”“仙家”“群仙”为名的茶馆比比皆是,好的茶叶也以“仙茶”“神仙茶”“仙芽”“神品”相称。红楼梦中妙玉所奉之茶名曰“老君眉”。可见道教影响的流风泽被,人们品茶也就是要品味一下神仙般的感受。
日本学者说:“道教对亚洲生活的主要贡献是美学领域”。饮茶艺术是道教生命价值的神圣体现,反映在中国茶文化中的是一种动态的道教精神,“这种和平艺术,造就着一种民族精神”。人们总是误以为道教人是在消赊生命,殊不知他们真正在创造生命力。道教在茶文化中的影响如此深刻,正如冈仓天心大师所说:“道教是针对现世即我们自身”,“掌握了生活艺术的人便是道教所谓的‘真人’。”茶,以其朴拙真味被奉为修身养性之上品,饮茶作为一种养生方式,贯穿着道教“以德治命”的理念。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担夫走卒,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社会的各阶层,已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而“茶道”文化,也已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助相依,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中国土壤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茶(道)文化,也深深地刻下了中华民族的这一性格烙印。许多时候,人们常用“茶”字来寓意健康长寿,谓之“茶寿”(将茶字拆开正好是“廿加八十八”=108岁)。当今世界,绿茶乃饮品之首,茶可清心、提神、明目、瘦身、养生、长生已是不争的事实。
茶,来源于大自然,它集山川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让我们以茶会友,于道结缘,把物质喝成精神!
撰文 杨世华 王平 摄影 何宪政
如果在茅山,你还感觉不到茶与道,前生今世结下的不解之缘,那就让我们跋山涉水、神游大江南北,在蒙山寻访甘露祖师爷手植的11株蒙顶茶树,至今不长不灭的玄妙;赴青城山踩着张大千居士上山的足迹,寻觅生于悬崖峭壁之上,人不能及,只有灵猴攀岩才能采摘下来“猴茶”;上武当山探究“初泡极苦涩,至三四泡,清香特异,人以为茶宝”的奥秘;去齐云山探访“祁红屯绿”和“白岳黄芽”的鲜醇浓甘;游罗浮山品羽士常年养身饮用非红非绿“云雾甜茶”的味甘性凉;登崂山天茶顶,摘半空悬崖中生出的野生茶树来疗百病。其它如南岳衡山,湖北木兰山,江西龙虎山、庐山等道教大小名山宫观,洞天福地所产名茶不胜枚举。
道教所涉茶事甚多,如唐代著名道士叶法善,在浙江松阳卯山修炼,利用卯山优质水土种茶,制成形似竹叶,色泽绿润的茶叶取名“仙茶”,因品质上佳,为唐高宗珍爱,列为贡茶。如佛教天台山乃茶禅之地,为茶叶东渡日本起过重要作用,日本茶祖荣西从天台山带回去茶种,并著《吃茶养生论》,述茶为“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的道家栖要。天台山种茶起源,乃是东汉道士葛玄(葛仙公)首开植茶之风。如清代名士梁章钜在武夷山天游观与道士静参谈茶事,无比钦佩,回后写道:“非到山中鲜以为颠人语也”,高度评价静参对武夷山茶特胜品第的精通。如现代道士艺术家阿炳,拉琴一辈子,喝茶也是一辈子,他的那首《二泉映月》(人称二泉仙曲),就是多次在二泉茶室喝茶受师父启迪,发自心灵的不朽名曲。以至后来每当他要演奏此曲前,总要喝上一盏酽酽的浓茶。道士与茶缘不一而足。
庙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摇篮,很多宫观在庙会期煮茶迎宾。随着庙观经济的发展,不少庙观本身或周边,都开始设茶舍茶寮,专供香客品饮,如上海城隍庙、成都青羊宫、二仙庵,四川青城山,武汉长春观等。很多社会上的茶楼茶肆,也将茶房装饰成仙家楼阁,以“八仙”“仙家”“群仙”为名的茶馆比比皆是,好的茶叶也以“仙茶”“神仙茶”“仙芽”“神品”相称。红楼梦中妙玉所奉之茶名曰“老君眉”。可见道教影响的流风泽被,人们品茶也就是要品味一下神仙般的感受。
日本学者说:“道教对亚洲生活的主要贡献是美学领域”。饮茶艺术是道教生命价值的神圣体现,反映在中国茶文化中的是一种动态的道教精神,“这种和平艺术,造就着一种民族精神”。人们总是误以为道教人是在消赊生命,殊不知他们真正在创造生命力。道教在茶文化中的影响如此深刻,正如冈仓天心大师所说:“道教是针对现世即我们自身”,“掌握了生活艺术的人便是道教所谓的‘真人’。”茶,以其朴拙真味被奉为修身养性之上品,饮茶作为一种养生方式,贯穿着道教“以德治命”的理念。
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担夫走卒,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深入社会的各阶层,已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而“茶道”文化,也已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之间相助相依,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在中国土壤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茶(道)文化,也深深地刻下了中华民族的这一性格烙印。许多时候,人们常用“茶”字来寓意健康长寿,谓之“茶寿”(将茶字拆开正好是“廿加八十八”=108岁)。当今世界,绿茶乃饮品之首,茶可清心、提神、明目、瘦身、养生、长生已是不争的事实。
茶,来源于大自然,它集山川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让我们以茶会友,于道结缘,把物质喝成精神!
撰文 杨世华 王平 摄影 何宪政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