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平遥古城的三个瞬间(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有一种失落坠入我怀

  当阳光变得刺目时,正午已至,平遥因为纷至沓来的游人而沸腾起来。古城的城墙边、街道、民居、店铺、庙宇里,随处可见人头攒动。

  气势雄伟的古城墙建造者们,肯定想不到,当初为战争而修的防御建筑,如今成为众人休闲娱乐的场所。万佛殿因为木结构的珍贵,受到四方信徒的顶礼膜拜。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的双林寺,也因为保存了2052尊宋元明清彩塑,而被誉为“中 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还有文庙大成殿,金融的开山鼻祖、“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结构的清虚观……都吸引着中外游人新奇猎艳的目光,特别是摄影爱好者的镜头。

  这些镜头后的耕耘者们,有时在一处景物前一立就是好几个钟头,他们捕捉这古城已经变化的印记,捕捉变化背后深藏的细节,捕捉细节后面暗藏的玄机。有的时候是一阵风过的喜悦,有的时候是一种雨落的寂寞,有的时候只是为着那抑制不住即将迸发的激情。

  这是现代人的得意,又或许是古代人的悲哀,因为过去的种种无法用这样直白

  的手段记录铭刻,往往风化成缕缕灰尘,飘散了。

  但热闹,大多只是一种状态的消耗。

  古城毕竟韶华已过,它是否能支撑如此的重荷呢?行人如织,闪光灯如电。就在我此行后不久,我的担心果然被古城部分城墙坍塌的砖声无情印证。

  其实,这些年来,古城消耗得太多,修葺与消耗不成正比。平遥古城自从1997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由于人口的巨大压力,古城保护的问题依然突出。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古城内,居住着4万多居民,人口相当稠密,人口密度分别是上海的17倍,北京的33倍。人们一边利用祖宗的东西创造着即时的财富,一边却亲手毁弃着财富的根源,可悲,抑或可怜?

  有一种风情擦肩而过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点红晕,即将告别平遥的时候,我的食欲却被一天的疲惫调动起来了。走上西大街,要一份“碗脱”,喝着醇厚温和的黄酒,一边奚落当年慈禧避祸西安却不忘美食的狼狈,一边在口舌间品味这集凉粉的清爽利口与灌肠的浓烈香味于一身的“碗脱”。当然,精明的店主要是再端上一盆牛肉让您品尝,那您最好不要拒绝,因为那香味真的是难以抗拒。

  在西大街快到尽头的地方,往右一弯,便是明清一条街。或许是上苍的格外垂青,这里在历史上没有遭到任何的损毁。应景的游人大多走不到这儿,道路便骤然开阔起来。铺面都开着,生意却做得漫不经心。经营的古董、铜钱、瓷器、子弹壳,甚至生锈的日本军刀零零落落地摆放在街头,在夕照中泛着微光。

  在古城内南大街的市楼,其底层是贯通南北的枢纽。外观呈方形,高百尺,上面铺着彩色的琉璃瓦,前后用瓦色组成“喜喜”、“奉行”等图案。楼南面东侧有口井,每逢雨过天晴,日光投映,水色如金,故又得名“金井楼”。多少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城墙和市楼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成为平遥古城的象征。

  在都市生活太久,有那么一天,偶尔走过一个小镇,在古色古香的氤氲里,于淡淡的檀香中,不经意地和一位明清装束的姑娘在黄昏中擦肩而过,即便是戴望舒也不觉要羡慕了吧;在尘世中浸染许久,有那么一刻,你的耳边不闻车水马龙,你的视野不见灯红酒绿,身处弥漫着历史书香的小城,蓦然回首,原来那与自己擦身而过的不是什么灯火阑珊,而是一种亘古不变的风情。

  平遥,给了我这种心境。

  攻略

  铁路:平遥县境内有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北可达太原、石家庄等地,南可到临汾、运城等地。平遥火车站位于县城的西北部。

  公路:大运高速公路、108国道中都路与平遥相连,平遥和太原之间有客车往返,车程需2小时左右。

  当地饮食以面食为主,各色面点花样丰富。特色面食有碗脱、拨烂子、莜面栲栳栳、莜面圪搓搓、酥饼子、水煎包子、搓鱼、糊糊等。特色菜肴有平遥牛肉、曹家熏肘、熏猪蹄、拔丝山药等。当地特产黄酒,口味与江南的黄酒不同,初尝可能有些不习惯。

  平遥宾馆是平遥县城内规模最大的宾馆,此外还有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院落可供住宿。

  平遥城内日昌升票号、中华镖局、古城墙、县衙、文庙、清虚观、古市楼,可以一游。平遥城外有著名的双林寺、镇国寺。不远处还有祁县的乔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等景点。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