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古建筑缩影——南桥

[日期:2007-06-01] 来源:《走进南宁》  作者: [字体: ]
  宾阳县城所在地芦圩镇,是广西四大古镇之一,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岁月沧桑,世事如棋,难得的是,宾阳南街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古镇的风貌,让历史和现实沟通。我们来到这里,走过苔痕斑驳的南桥,探访清代思恩府科试院,注视蒙大资恩荣坊,凝望远处的回风塔,仿佛穿越时光的隧道,解读宾州版本的“城南旧事”。

  南桥,位于宾阳县城南街与三联街之间,横跨宝水河,是当年繁华的城南重要 的交通要道。也许是因为人走得太多,石面光滑,桥上的每块石板几乎都凹下了一大片。我们走在这凹凸不平的石板桥上,似乎听到了历史的足音,仿佛看见那些挑着谷子赶圩的农友、推着一车锄头犁头镰刀的铁匠、拎着一筐宾阳酸粉的小贩、担着油纸伞和壮锦进城叫卖的手工业者纷至沓来,走过南桥,络绎不绝,恰似一副世俗风情浓郁的《清明上河图》!虽然时代变迁,宾阳的商业中心已迁离城南,但这里古风犹存,石板街两旁的房屋还留存明清建筑风貌,特别是这座有三个桥拱的南桥横旦河上,成为古代建筑文化的缩影。史书记载,南桥建于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桥长24.5米,高6米,宽5.2米。全桥用青石砌成,石灰勾缝,桥上26块青石栏板,刻有42幅浮雕,飞禽走兽,梅兰竹菊,一幅幅刀法精湛,惟妙惟肖。两个桥墩上,嵌有一对石刻雌雄兽,雄逆水居右,可见“男左女右”的说法自古以来已经形成,与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契合。研究古桥梁建筑的专家说,桥墩上嵌有雌雄兽的古桥,在国内惟独宾阳南桥一处。物以稀为贵,南桥价更高。

  走过南桥,进入宾阳职业中学校园。校园靠近后围墙的地方,立着一幢白墙黑瓦色调斑驳的三进古建筑,这就是广西目前惟一一座保存下来的清代科试院——思恩府科试院。

  中国的科举制,是一项延续了1300多年的文官选拔制度,从隋唐到宋元到明清,直到20世纪初期,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屡屡逼清朝割地赔款,只读四书五经的人才已不能使中国富强,慈禧太后迫于内外压力,才于1905年下诏废除科举制。1300多年间,科举制造就了众多状元榜眼探花和10万多名进土。“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熟读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便能做官光宗耀祖荣华富贵,这是1300多年科举制度下中国读书人的追求与梦想。科试院,便是他们梦想能不能成真的场所。

  古代的科试是怎样考的?

  让我们走进思恩府科试院看一看吧。这座古建筑是专门为“院试”而建的,所以名叫“科试院”。考场设在全国各地的府或县,由各省学政巡回临场主考。参加考试的是各乡私塾的童生,考中的就可以获得秀才头衔,好比我们今天得到一个“知识分子”的称号,便有资格参加省城贡院的“乡试”。乡试中了的称举人,举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参加会试,就是考状元,会试中进士的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思恩府科试院是科举制度的初级考试,三年两次。

  古代的考试是相当严格而残酷的。我们在科试院门口看到,这两根大柱实在够威严,当年大柱下站立着两排带刀土兵,一个个板着脸,表情严肃。古代的考试是夜晚进场的,所以试院门前挂着灯笼。一大群穿着长衫的儒生顺着青石台阶一级一级走上来,迈过高门槛,走进大门内。大门两旁又是十几名土兵,将这些儒生—一搜身,连头上的辫子也要解开检查,检查无夹带作弊之后才让人场。待到儒生入场完毕,封门时辰已到,监考官一声吃喝,铜锣响,沉重的大门缓缓闭上,监考官贴上封条,门口兵了持刀守卫,有够胆扯封条乱开门的,当场诛杀。童生们在这座大门紧闭的科试院里,进行一整天的考试。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儒生们半夜起床,赶到考场,人场后对号人座坐定,在一片漆黑和周围的喧嚣声中等到天亮。天亮了,肚子也饿了,怎么 办?富家子弟吃自己带来的细米饭和鸡鸭鱼肉,家庭贫困的只能吃红薯玉米充饥,还有一些人利用未开考的时间自己生火煮饭,烟熏火燎,一片乌烟瘴气。吃饱了,嘴巴还未来得及擦,三通鼓响,宣布开考。有人举着木板出来,木板上写着试题。考生们顿时安静下来,一个个瞪着眼看试题,抄题目,发出哗然的声音。主考官惊堂木一拍,考生们立即噤口不言,搔首抓腮,琢磨思索,然后用羊毫毛笔酿着墨汁在答卷上作答,绝对不许交头接耳。有违反者,巡视的兵丁轻则大声呵斥,重者拉到院子里赏一轮皮鞭。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思恩府科试院里,蕴含着古代读书人多少辛酸的梦想。这座广西惟一保存下来的古代科试院,已经引起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拨款进行修茸。

  宾阳县民族传统文化十分丰富,民俗风情浓郁,形式多样。民间戏剧有: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游艺体育有:游彩架。舞炮龙、抢花炮、踩高跷;工艺美术有:壮锦、刺绣、竹编、纸扇、花灯等。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