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尼雅:让探险家禁不住冲动

[日期:2007-06-01]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 [字体: ]
塔克拉玛干沙漠_尼雅:让探险家禁不住冲动_乐途旅游网

塔克拉玛干沙漠

  地理概况: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沉睡着诸多鲜为人知的古国部落遗址,尼雅就是其一。尼雅故城遗址位于尼雅河下游的沙漠腹地,是远古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所在地。中心位于塔里木盆地南部区域,距现在的民风县城100多公里。现遗址范围呈沙漠地貌,遗址建筑皆为沙丘覆盖,因此被称为“东方庞贝”。据考古资料介绍,一千多年以前,尼雅河的河水可以流到遗址中心区域或更远,尼雅流域草软羊肥,树木茂盛,百姓生活安逸,后来受气侯影响,环境发生巨大变迁,尼雅河流量退减,沙漠快速向南推进,吞噬绿洲、河道,人口日趋减少,加上政治原因等,最后呈现国破山河不再的现状。精绝国于公元3世纪左右消失,此后,在可记载的历史中留下了1600多年的空缺,历史记载出现的断层现象也导致诸多学术争议。

  点击理由:

  被称为“东方庞贝”的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一处至今仍令国内外无数探险家、考古学家及旅游发烧友冲动的地方。如果说罗布泊的地貌让人犹觉到了月球般,而走进尼雅则如进入一个经历过星球大战浩劫的场面。目前广东仅有本栏栏主于1999年和2002年秋天组织过尼雅考察探险活动。被列为中国十大探险目的地的尼雅,今后将会更为人们关注和神往。

  人文景观★★★★★

  据考古资料介绍,最早将尼雅发掘并命名的是英国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他跟斯文赫定等西方探险家一样,在西方当时流行的考古探险热潮推动下,开始其中亚考古探险的旅程。1901年1月他找到了尼雅,并将此遗址命名为“NIYASITE”(即尼雅遗址)。这个发现,在当时的中外探险考古学术界引起了轰动。解放后我国考古单位单独考察或与日本考古学术界联合进行考察近十次,当数1995年10月的中日联合考古行动收获最大,被誉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质地和色彩极为罕见。此次考古发现震惊了中外考古学术界。

  目前尼雅遗址的沙丘中或冲积台地上分散着数十处房屋、庭院和佛塔遗址,各处遗址均被沙丘隔开,每处房屋等遗址残存各种用途的房屋遗址数间至十数间,此外有墓葬区等。遗址所分布的形态呈椭圆形,以佛塔遗址为中心南北25公里,东西约5公里,基本上按尼雅古河道流向分布。由于遗址已完全沙漠化,不少学者认为环境恶化是精绝国消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后来的考古研究也有人提到战争,因为从发掘到的?卢文解读内容也可以支持此说,譬如,木简上反映“精绝国”王朝长期受到西南方向的强大部落“SUPIS”人的威胁和入侵,但导致精绝国灭绝的“SUPIS”人在历史上从无记载,让人们留下种种猜测和不解。

  自然景观★★★★

  尼雅遗址位于沙漠腹地,那里有成片成片连绵不断的枯死的胡杨林,地上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残干断枝。由南向北进入尼雅遗址,愈向北胡杨愈少,最后则为茫茫沙海所替代。

  从民丰沿着尼雅河进入尼雅古遗址前,要经过尼雅村,尼雅村紧挨沙漠腹地,是一块沿着古河道伸延进塔克拉玛干的绿洲,目前已处于缺水的窘境,不知还能绿多久。据尼雅村小学校的一女教师称,她从县上轮派到该村小学任教两年,饮用水要自己从县城带,水就用大塑料桶装着,请大卡车捎进来。尼雅村民靠打井取水,现出水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咸苦,难以食用。

  尼雅村虽说苦旱,东西和北边是连绵起伏大沙包,但村前村后却长有一片粗壮茂盛的胡杨林,每年秋天胡杨金黄时节,遍体透黄的胡杨枝叶使这片小绿洲陡添了几分生气。穿过尼雅村不远有一处大麻扎,在一座沙山上安葬有一位据说是部落将军,被尊崇的圣人。

  ■出行建议

  1、进入尼雅可以尼雅乡为大本营,天一亮从村子里出发,当天可以返回尼雅宿,如此可省去搭建野外营地的麻烦或露宿沙漠的艰苦。

  2、从尼雅乡进入尼雅遗址路况皆为沙丘土洼,须使用四驱越野车。

  3、秋天进入尼雅遗址较合适,春天风沙多,夏天酷热,冬天偏冷。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