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春探十大古镇

[日期:2007-06-01] 来源:绿野  作者: [字体: ]
  1、 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的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石板街和古老的店铺保存完好,尽管许多已经空置,雕栏、门楣色彩不再鲜艳,但还是依稀能感受到旧时的熙攘和繁华。古镇现存11座宗祠,古家祠、吴家祠、梁家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盘道石鱼”,是一条两尺长的石鱼在街中心露出石板,也算是古镇的一个小景。“仙人古井”分作饮用、洗菜和洗衣3部分,至今仍在使用。这里每天早上 都聚集了很多用水妇人,非常热闹。古戏台分前后台两部分,前后台间修了板屏,前有朱漆的木栏杆,天花板上彩绘着各种花草虫蝶,台基全用大青石板砌成。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古戏台唱大戏。

  黄姚的古榕很多,在村内处处可见,这些古榕经历了千年的沧桑,见证着黄姚的历史。据说每棵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呢!

  黄姚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院落古韵犹存,人们和蔼可亲。在这里,仿如远离尘嚣。镇内石板古街、小桥流水,都会让你迷恋、陶醉,使您不愿离开。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体会黄姚的古朴、清凉,也可以用心体会古镇的岁月悠长,感受历史的久远。

  黄姚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逗留在此,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交通

  从广州往黄姚古镇没有直达的长途汽车,需由广州到八步(即贺州)转程。

  从广州往贺州的班车在环市西路省站乘坐,每天有五个班次,从下午开始发车,票价80元。

  我乘坐的是晚上19.45的班车,1.30到八步。

  从桂林到黄姚的班车在桂林汽车总站乘坐,每天8:00到17:30,每半小时一班车。

  从贺州到黄姚包的士110元;从黄姚回贺州,好运的话截回程的士仅需60元,

  贺州往黄姚有两条路:

  一条是从八步先到钟山(40公里,车行约50分钟,票价4-5元),再乘从钟山往巩桥的班车,经过同古等地,在到达巩桥之前6公里处便是黄姚(50公里,班车行约2.5小时,票价8元),这一路路况较好,推荐来回程都走这条线路。

  另一条路是从八步搭到巩桥的班车(66公里,票价8元),每天只有一班,是私车。走的是山路,经过公会(41公里),再开往巩桥(28公里),而且很容易在公会被"卖*仔"。巩桥到黄姚有很多电三轮车,约5公里路程,每人一元就可到达,我在去黄姚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目前贺州到公会路段正在修路,一路颠簸走了4.5小时。无论赶不赶时间都最好不要走这条路。

  离开黄姚的班车也是以上两条线路:

  黄姚直接到八步的班车最早班是6.30,9元/人。车速慢,有时甚至不开,不推荐;

  从巩桥去钟山的班车最早的班次是7.50经过,在县政府门口或路边就可以等到,最好提前15-20分钟,这个班次比较稳定。黄姚到钟山每天有3班车:8.30,11.30,3.00。

  住宿

  市场旅社:该旅社是黄姚最高建筑,在6楼天台可以看到古镇全貌,也是早晨看日出的绝好位置,费用为每床10元。电话:(0774)6722166。

  天然亭旅社:比市场旅社舒适,价格相同。这个旅社和市场旅社各踞市场的两边。电话:(0774)6722041。

  其它的旅社价钱基本相同,街上有一家黄姚饭店旅馆的,可吃住。

  特色饮食、特产

  姚豆腐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菜,有豆腐和豆腐酿,两种都应该尝尝。

  黄姚还有新鲜的平菇、糍菇,蔬菜也很鲜甜,市场还有草鱼和鲤鱼。

  不过,黄姚的餐馆不多,而且都不怎么会做菜,所有的菜都是炒菜,想要吃广东的煲仔菜是找不到的。

  古镇酒家做的菜相对好吃些,斜对面的饭店旅馆冷清些,基本上是叫了菜才去市场买,不过这里较古镇酒家更便宜些。

  另外,广场对面有一家粥店,有鸡、田鸡、塘虱等粥品,一锅10元,晚上也照常营业。

  街上有个叫做"权二"的店子,每天白天供应好吃的米粉和云吞,一元一大碗。

  市场里有汤圆店,汤圆又大又圆,一元钱可以买到五个或六个。

  黄姚也卖油茶;

  不过如果想找可口可乐就比较难了,那天我走完了一条街也没找到一罐可乐。店主人都说夏天卖完了就不再进货了,怕冬天卖不出去。

  黄姚豆豉很有名,可作调味。

  黄姚家家都有吃不完的红薯,户户都晒红薯干,每天都有小孩在街边、路边、村口煨红薯,所以在黄姚,红薯你一定不会少吃。

  黄姚市场里卖的是菜园鸡,味道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到农家去买,味道更好。黄姚人家都养鸡,喂的是大米,所以特别好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姚人很热情好客,如果你跟一户人家聊几句,很可能他会请你到他家里吃点东西,从红薯、稀饭、米粉、糍粑到正餐,从早餐、中餐到晚餐,你都有机会被邀请,如果你有心试试农家饭的话,最好带一点小礼品赠给他们(或者买些水果)。

  不过一两年之后就难说了,游人多了,民风就难免坏了。

  2 崇武,惠安女的家

  我知道崇武,是先从知道美丽的惠安女开始的。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筒裤的惠安女担着沉重的担子在海边堤岸上行走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见过的人难以忘怀。

  崇武的惠安女大多住在崇武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她们是汉族,却保留着与其他汉族完全不同的服饰与风俗,这不得不令人称奇。

  走在崇武的大街上,如果你看到惠安女在干着粗活、重活,而她们的丈夫却在看店带孩子,那么,你一定不要吃惊。因为,这是那里的风俗。不但如此,惠安女在结婚后也不入住夫家,而是仍然住在娘家,直到生了孩子,才跟丈夫搬到一起。

  现在,大祚和崇武古城之间有班车相通,交通便利。因此,惠安女又多了一项开“摩的”的工作。

  崇武建城的历史,算起来也有600多年了。崇武古城因为处在海边,因此,它全部是用白色花岗岩垒成的。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4个城门,而城门外就是海湾。全城可称得上是一座可攻可守的战略防御体系。城内的每一座建筑,无论民宅还是寺庙,则都是这军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崇武非常美丽,在它的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妩媚动人的金沙海滩,岩石礁屿形态各异,在傍晚的落日余晖中,意境尤为深远。所以,我认为,傍晚时分,是在崇武吹海风赏美景的最佳时间。

  交通

  古镇位于福建省惠安县东部的崇武半岛的南端,在泉州湾与湄州湾之间。它的位置并不闭塞,因此交通便利。小城有水泥公路与324国道相连,乘车从泉州到崇武也就50分钟;如果从福州或厦门机场出发,更是只有百余公里的路程;这里距晋江机场则只有40公里。

  住宿

  崇武旅馆较多,住宿不成问题。每疆宾馆和新航海宾馆的标准间价格,大约都在100-150之间。如果你对惠安女“情有独钟”,可以选择条件简陋的家庭旅馆,每间15-20元不等。

  特色饮食、特产

  碗糕、咸粽、芋果、桔红糕、嫩饼菜、元宵丸、花生仁汤等食品味道鲜美,可让爱食之人享尽口福。尤其是咸粽和花生仁汤,看似普通,其实在做法上全都有些过人之处。

  德化瓷器、惠安石雕、木偶头、料丝花灯、清源茶饼、安溪乌龙茶等颇为有名,其中木偶头造型优美,做工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小收藏。

  3 同里,江南小家碧玉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

  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的民居、园林都很好看,不过我在同里最偏爱的莫过于桥了。

  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

  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埠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交通

  苏州南汽车站每天都有多趟车直达同里,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早上也有直达旅游车,下车走5分钟就进入古镇。也有2元一位的观光小车带你游览,不过会很受约束。

  住宿

  同里也有许多小旅馆可以清闲度日,但如果想选择正规饭店,这里有同里度假村,平时240元/天,周末280元/天。便宜一点的有同里三元大酒店,140元/天。最实惠的则是同里民乐居,60元/天。

  特色饮食

  状元蹄、糕里虾仁、香油鳝糊、鸡头粥(芡实粥)、白鱼、吕家客栈花饼子、酸菜干丝、香菇炖纯草、袜底酥、青团、酒酿饼等。

  4 西递,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 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清泉穿村而过。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

  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旧日的繁华,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交通

  西递座落于黄山麓,距黄山市54公里。从屯溪出发到西递,不必到黟县县城即可下车,有指示牌前往西递,有小公交、三轮车可乘坐;黄山往西递,7:30、13:00均有车,1个半小时左右。

  门票:西递目前门票价格为55元,7:30至16:30开放。

  住宿

  西递第一村饭店座落在西递村村口、西递旅游公司售票处和停车场对面。饭店1楼设有餐厅,主要以黟县名、优、土、特菜为主。2楼、3楼为客房,有标准间、普通间,共有铺位40余个。该饭店环境古朴、服务周到。标准60元/晚。万春旅社:价格便宜,20元/晚。

  特色饮食、特产

  腌齑炖豆腐、石鸡、野兔等。特产有石墨茶。腊八豆腐等。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