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臼、冰川 漂砾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特征在望宝川都有所体现
冰湖石林地貌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研究员韩同林提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观点,把北京昌平望宝川的石蛋地貌定名为“冰湖石林”地貌。“冰湖石林”在学术界从未提出过,是韩同林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等地质专家经多次深入细致考察后提出的一个全新名词。
记者亲历北京冰湖石林地貌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 姜莹莹 吴洣麓 -摄影/本报记者 曲立岩
“冰湖石林”地貌在 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为了一睹这一罕见地貌的风姿,3月31日,本报记者特意邀请韩同林和地质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以及这一奇特石蛋地貌的首个发现者杨春林再次探访望宝川。
望宝川石蛋地貌,初步被认定为高度疑似冰川遗迹
记者随同地质专家一行数人驱车来到了距离明十三陵仅数公里之遥的望宝川,这里同时也属于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所管辖的范围。在车上,地理爱好者杨春林告诉记者,去年夏秋之交,他受朋友之邀来到望宝川登山游玩,遂被沟谷间林立的奇石所吸引,更让他惊讶的是,在一些巨石上居然有大面积的水波纹状沟痕。
杨春林说:“这些非人力所为的地质现象,使我想到了李四光曾经提出的第四纪冰川,回来后就将这个奇怪的现象告诉了北京一家报社,没想到被他们报道后,在地质界引起了轰动。”据了解,去年11月19日,中国地理协会第四纪冰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志中等一行,在杨春林的指引下前往现场求证,初步得出结论是:望宝川石蛋地貌“高度疑似”冰川遗迹。
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证明北京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
上午9点左右,记者一行人在村民冯合家稍事休息后便开始登山。今年68岁的韩同林爬起山来一点也不逊于我们这些二十几岁的记者,而67岁的陈尚平则一直处于登山队伍的最前头,甚至一度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作为地质学专家,韩同林和陈尚平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对第四纪冰川遗迹非常有研究。
山路上怪石嶙峋,在韩同林的讲解下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充满了生机。行至山顶,记者看到这里的石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石林似乎已经没有了棱角。“这就是石林地貌,因为它是由冰面湖湖浪冲蚀和磨蚀作用形成的,所以给它取了个新名词叫‘冰湖石林’。”韩同林解释:“像望宝川一带大面积分布发育良好的冰湖石林地貌,在我国属首次发现,这不但为第四纪冰川地貌家族增添了新类型、新成员,同时也完全证实在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早期,望宝川及北京广大地区,确实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
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重要的遗迹特征———冰川飘砾和冰臼
正在记者还惊诧于石林的怪异时,韩同林指着对面山峰说:“比如那个形状像U形一样的槽就是第四纪冰川重要的遗迹特征之一。冰层融化以后,流下来的不仅是水,还夹杂着很多大的冰块,因此会形成U形槽。而一般流水冲击形成的槽就很狭窄,只能称其为V形槽。”
看过了U形槽,村民冯合说,近日他在另一个山头又新发现了一个冰臼,而且面积也很大。带着无比的好奇,一行人满心喜悦地走到了目的地。记者看到一块巨石,上面确实有个类似马蹄形的石坑,口小肚大底平,正当大家为这个新发现的冰臼拍照的时候,韩同林却告诉大家:“这不是冰臼,是一个冰悬槽”。
看到大家惊讶的表情,韩同林解释说,冰臼是由于冰川融水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下方基岩而形成,是垂直于岩壁下来的,而冰悬槽则是由于冰盖的水溶向下倾泻后形成的有一定坡度的槽,这是区别二者之间的关键之处。
“看,那就是冰川飘砾。”顺着韩同林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巨石一侧,凌空夹着一块直径近3米的石块,韩同林告诉记者,这些冰川飘砾是由于冰川搬运作用而来的,具体从哪里搬运过来的,需要经过仔细研究才能够确定。韩同林说,在望宝川发现冰川飘砾物和冰臼,都是多位专家欲寻而不得的重要地质遗迹。属于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重要而独特的地质遗迹,对研究第四纪冰川提供了重要依据。
背景知识
石林地貌
在古冰川运动退缩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冰川融化就形成了冰面湖,湖浪长期冲蚀和磨蚀周围岩石而产生独特的石林地貌。石林地貌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内蒙古克什克腾的阿斯哈图花岗岩冰石林等地,但多为一些湖蚀洞穴、湖蚀平台等,也见少量的湖蚀柱发育,分布十分零星。
大冰期与大间冰期
大冰期是地质历史上出现大规模冰川的时期;大间冰期是两次大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大冰期时,冰川大规模扩张或前进;大间冰期时,冰川消融后退。
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八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
专家连线
为研究气候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在对望宝川地貌进行三次考察取证后,韩同林坚信,望宝川的地貌属于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窖、刀脊、角峰、大量冰川堆积、冰石沉积、冰川漂砾、冰臼及冰湖石林地貌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特征在这里都有了体现。
韩同林推测,在二三百万年以前,望宝川曾经被冰雪覆盖,年平均气温至少在零下15摄氏度。从之前看到的各种冰川遗迹推测看,这里曾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在冰川运动的演化过程中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现在北京的年平均气温相比,差距是很大的。
冰川遗迹一般都只是在高海拔地区才会发现的,望宝川发现的冰湖石林海拔只有几百米,而且冰川规模巨大,说明当时的气温应该是非常低的。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冰湖石林”的发现不仅增添了第四纪冰川的新成员,还为人们今后研究气候演化和环境预测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和信息。
而且韩同林认为,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遗迹,极具优美性、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全具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优良条件。
记者亲历北京冰湖石林地貌
-文/北京科技报记者 姜莹莹 吴洣麓 -摄影/本报记者 曲立岩
“冰湖石林”地貌在 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为了一睹这一罕见地貌的风姿,3月31日,本报记者特意邀请韩同林和地质所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以及这一奇特石蛋地貌的首个发现者杨春林再次探访望宝川。
望宝川石蛋地貌,初步被认定为高度疑似冰川遗迹
记者随同地质专家一行数人驱车来到了距离明十三陵仅数公里之遥的望宝川,这里同时也属于北京市昌平区长陵镇所管辖的范围。在车上,地理爱好者杨春林告诉记者,去年夏秋之交,他受朋友之邀来到望宝川登山游玩,遂被沟谷间林立的奇石所吸引,更让他惊讶的是,在一些巨石上居然有大面积的水波纹状沟痕。
杨春林说:“这些非人力所为的地质现象,使我想到了李四光曾经提出的第四纪冰川,回来后就将这个奇怪的现象告诉了北京一家报社,没想到被他们报道后,在地质界引起了轰动。”据了解,去年11月19日,中国地理协会第四纪冰川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赵志中等一行,在杨春林的指引下前往现场求证,初步得出结论是:望宝川石蛋地貌“高度疑似”冰川遗迹。
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证明北京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
上午9点左右,记者一行人在村民冯合家稍事休息后便开始登山。今年68岁的韩同林爬起山来一点也不逊于我们这些二十几岁的记者,而67岁的陈尚平则一直处于登山队伍的最前头,甚至一度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作为地质学专家,韩同林和陈尚平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对第四纪冰川遗迹非常有研究。
山路上怪石嶙峋,在韩同林的讲解下每一块石头似乎都充满了生机。行至山顶,记者看到这里的石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些石林似乎已经没有了棱角。“这就是石林地貌,因为它是由冰面湖湖浪冲蚀和磨蚀作用形成的,所以给它取了个新名词叫‘冰湖石林’。”韩同林解释:“像望宝川一带大面积分布发育良好的冰湖石林地貌,在我国属首次发现,这不但为第四纪冰川地貌家族增添了新类型、新成员,同时也完全证实在距今二三百万年的第四纪冰川早期,望宝川及北京广大地区,确实发生过大规模古冰川运动。”
首次发现第四纪冰川重要的遗迹特征———冰川飘砾和冰臼
正在记者还惊诧于石林的怪异时,韩同林指着对面山峰说:“比如那个形状像U形一样的槽就是第四纪冰川重要的遗迹特征之一。冰层融化以后,流下来的不仅是水,还夹杂着很多大的冰块,因此会形成U形槽。而一般流水冲击形成的槽就很狭窄,只能称其为V形槽。”
看过了U形槽,村民冯合说,近日他在另一个山头又新发现了一个冰臼,而且面积也很大。带着无比的好奇,一行人满心喜悦地走到了目的地。记者看到一块巨石,上面确实有个类似马蹄形的石坑,口小肚大底平,正当大家为这个新发现的冰臼拍照的时候,韩同林却告诉大家:“这不是冰臼,是一个冰悬槽”。
看到大家惊讶的表情,韩同林解释说,冰臼是由于冰川融水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冲蚀下方基岩而形成,是垂直于岩壁下来的,而冰悬槽则是由于冰盖的水溶向下倾泻后形成的有一定坡度的槽,这是区别二者之间的关键之处。
“看,那就是冰川飘砾。”顺着韩同林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巨石一侧,凌空夹着一块直径近3米的石块,韩同林告诉记者,这些冰川飘砾是由于冰川搬运作用而来的,具体从哪里搬运过来的,需要经过仔细研究才能够确定。韩同林说,在望宝川发现冰川飘砾物和冰臼,都是多位专家欲寻而不得的重要地质遗迹。属于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的重要而独特的地质遗迹,对研究第四纪冰川提供了重要依据。
背景知识
石林地貌
在古冰川运动退缩过程中,由于一部分冰川融化就形成了冰面湖,湖浪长期冲蚀和磨蚀周围岩石而产生独特的石林地貌。石林地貌在我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内蒙古克什克腾的阿斯哈图花岗岩冰石林等地,但多为一些湖蚀洞穴、湖蚀平台等,也见少量的湖蚀柱发育,分布十分零星。
大冰期与大间冰期
大冰期是地质历史上出现大规模冰川的时期;大间冰期是两次大冰期之间气候变暖的时期。大冰期时,冰川大规模扩张或前进;大间冰期时,冰川消融后退。
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八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
专家连线
为研究气候演化提供重要依据
在对望宝川地貌进行三次考察取证后,韩同林坚信,望宝川的地貌属于距今约两三百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冰窖、刀脊、角峰、大量冰川堆积、冰石沉积、冰川漂砾、冰臼及冰湖石林地貌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特征在这里都有了体现。
韩同林推测,在二三百万年以前,望宝川曾经被冰雪覆盖,年平均气温至少在零下15摄氏度。从之前看到的各种冰川遗迹推测看,这里曾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古冰川运动,在冰川运动的演化过程中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现在北京的年平均气温相比,差距是很大的。
冰川遗迹一般都只是在高海拔地区才会发现的,望宝川发现的冰湖石林海拔只有几百米,而且冰川规模巨大,说明当时的气温应该是非常低的。冰川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冰湖石林”的发现不仅增添了第四纪冰川的新成员,还为人们今后研究气候演化和环境预测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和信息。
而且韩同林认为,望宝川“冰湖石林”地貌遗迹,极具优美性、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全具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优良条件。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