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一个有序的城市,她的整洁、她的靓丽,几乎像她浮在城市上空的空气一样纯净。在这里,你不自觉地愿意遵守某些在国内无法遵守的规范,仿佛不忍心在一幅名画上画蛇添足,不忍心吐一口痰扔一片纸在那片无尘的街道上。我想人们在这个城市里生活,是幸福的,是满足的。他们有足够的薪资,有完善的福利,有免费的医疗服务,他们居者有其屋,这些我们穷其一辈子追求的个人物质生活,他 们几乎无需操心。尤其让人羡慕的,是这个城市几乎不塞车,政府一方面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市民不用担心没车不方便,另一方面对私车使用征收较高的税费,有计划有策略地保证城市交通正常化。
居家度日、平淡是福,恐怕是大多新加坡人心态,若选择理想居住地,这个城市无疑可作首选。但在这个个性飞扬的时代,或者你想你的生活慵散一点、放纵一点、激情一点,在新加坡你会觉得有束缚。这里不鼓励喝酒,不提倡抽烟,甚至不允许嚼口香糖。在街上几乎见不到闲逛的人,街道上只有人行天桥没见到斑马线,所有的超市、士多、排档都整整齐齐地被安排在抽屉一样一格格的空间里,远远望去的一幢幢居民楼全是走廊上灯火通明,象极了俺的大学宿舍,让人担心会不会定时熄灯。
马来西亚却是世俗的、熟悉的。白天的吉隆坡很像广州,车流人流繁忙,摩托车瞪首大灯在车流间穿行,商务区里写字楼里,各色白领金领目不斜视步伐匆匆。在一些老街里,骤眼看去,灰灰的骑楼、各式各样的店招、街角推着车仔摆卖的“走鬼”,要不是满眼长袍头巾、褐肤白牙,真仿佛感觉就在广州的人民南上下九。
马来西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以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为主,三大民族和平共处、无分尊卑,但是又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和流派。马来女人通常穿长袍戴头巾,皮肤带点褐色,印度人比较黝黑,女人在眉心有个红点,灿烂一笑的时候,活脱脱地像佳洁士的牙膏广告代言人,华人呢,绝大部分会说粤语、潮州话或闽南语,所有华人的饮食主要以粤菜系为主。
说到美食,新马最佳个人推荐,当属南洋的“肉骨茶”。满满一大锅端上来,异香扑鼻,它是带肉猪骨炖汤,辅以多种中草药材,药香浓得来与猪肉的鲜甜肉汁、猪骨髓的爽滑浓郁完美结合,一啖汤饮下去,让你齿颊留香绕梁三日。而马来西来的热带水果,由于日照时间长,分外的甜而多汁,西瓜、芒果、小米蕉、红毛丹、莲雾、山竹等让你尝个遍、吃个饱。
马来西亚有几大特产,燕窝、锡器为其中一二,有趣的是,将我们吸引住的,还有他完全程式化的导购模式,有组织有分工、先集中后分化、抓住重点个个击破。他们导游先教你如何选择正规售卖店,到了店里先集中进行讲解,将艰险的采燕窝过程制成影片放映给你看,又或者展示当年华人开采锡矿的工具图片等文物,随后分散游客,让醒目的售货员贴身跟进详细了解需要讲解产品,设计出入口路线让你绝不看漏任何一个产品,到侃价的关键时候,随时杀出上级经理对你直接进行特别优惠或现场抽奖,让你有时就会买得收不住手。
之后到的香港,感觉尤其的亲切,好象有种松绑后的轻松。从机场出来,走过青马大桥,令你一路感叹,香港好呀,干净整洁不亚于新加坡,再加之语言通畅,几乎没有隔阂。
很喜欢香港,他有鳞栉桎比的高楼大厦,有灯火辉煌的海港,有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商业旺区。他也有古老的骑楼花墟,有大隐隐于市的济公庙,有赫赫大名的自1888年开始服务的山顶缆车和世界最长的半山自动扶梯。这颗东方之珠最富盛名的维多利亚夜景,在你坐着天星小轮由尖沙咀过海时,从千万个窗口透出来的灯光和高低错致的建筑物的光影和霓虹,让你感叹于这个城市的繁盛,但是和黄埔江夜色的大气和霸气相比,她是娇俏的西关小姐,带着眼角眉梢的浅笑,温柔而含蓄。
香港是个购物的天堂。在旺角、尖沙咀、中环、铜锣湾等各地遍布商铺,你可以在大型商城里欣赏世界各地的顶尖品牌,亦可以穿街走巷寻找到成行成市的电器街、通讯产品街、化妆品街和女人街。这里还是个美食的天堂,各色小吃琳琅满目,许留山的甜品、九记的牛腩面,哪怕早起随便钻进哪条小巷也能吃到甜香脆口的豆浆油条。
最喜欢香港的人。他们融会了中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深深迷恋,而又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口齿伶俐反应迅捷,他们又含蓄谦恭。跟的士司机聊天说到香港回归前后,这个土生土长的九龙人透露着浓浓的香港情和中国心,他关心着关乎生计的政府公屋和医疗制度,评论着中英两代香港政府公务员的处事风格,处处流露出对这块弹丸之地的关爱之情。在肯德基里,碰上一伙中学生,象在国内城市街头一样,每到中餐时分,附近学校里的中学生成群结队的到这种快餐店进食。这一班学生,穿着白衬衫蓝背心,十分的清爽,坐在角落的一圈位子里,低声的说笑、引颈交谈,透着一股文雅若兰的气质,让人蓦然想起“青葱岁月”来。
(文章地址:http://www.blogcn.com/user34/irenelz/blog/22245897.html)
居家度日、平淡是福,恐怕是大多新加坡人心态,若选择理想居住地,这个城市无疑可作首选。但在这个个性飞扬的时代,或者你想你的生活慵散一点、放纵一点、激情一点,在新加坡你会觉得有束缚。这里不鼓励喝酒,不提倡抽烟,甚至不允许嚼口香糖。在街上几乎见不到闲逛的人,街道上只有人行天桥没见到斑马线,所有的超市、士多、排档都整整齐齐地被安排在抽屉一样一格格的空间里,远远望去的一幢幢居民楼全是走廊上灯火通明,象极了俺的大学宿舍,让人担心会不会定时熄灯。
马来西亚却是世俗的、熟悉的。白天的吉隆坡很像广州,车流人流繁忙,摩托车瞪首大灯在车流间穿行,商务区里写字楼里,各色白领金领目不斜视步伐匆匆。在一些老街里,骤眼看去,灰灰的骑楼、各式各样的店招、街角推着车仔摆卖的“走鬼”,要不是满眼长袍头巾、褐肤白牙,真仿佛感觉就在广州的人民南上下九。
马来西亚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主要以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为主,三大民族和平共处、无分尊卑,但是又各自有各自的风格和流派。马来女人通常穿长袍戴头巾,皮肤带点褐色,印度人比较黝黑,女人在眉心有个红点,灿烂一笑的时候,活脱脱地像佳洁士的牙膏广告代言人,华人呢,绝大部分会说粤语、潮州话或闽南语,所有华人的饮食主要以粤菜系为主。
说到美食,新马最佳个人推荐,当属南洋的“肉骨茶”。满满一大锅端上来,异香扑鼻,它是带肉猪骨炖汤,辅以多种中草药材,药香浓得来与猪肉的鲜甜肉汁、猪骨髓的爽滑浓郁完美结合,一啖汤饮下去,让你齿颊留香绕梁三日。而马来西来的热带水果,由于日照时间长,分外的甜而多汁,西瓜、芒果、小米蕉、红毛丹、莲雾、山竹等让你尝个遍、吃个饱。
马来西亚有几大特产,燕窝、锡器为其中一二,有趣的是,将我们吸引住的,还有他完全程式化的导购模式,有组织有分工、先集中后分化、抓住重点个个击破。他们导游先教你如何选择正规售卖店,到了店里先集中进行讲解,将艰险的采燕窝过程制成影片放映给你看,又或者展示当年华人开采锡矿的工具图片等文物,随后分散游客,让醒目的售货员贴身跟进详细了解需要讲解产品,设计出入口路线让你绝不看漏任何一个产品,到侃价的关键时候,随时杀出上级经理对你直接进行特别优惠或现场抽奖,让你有时就会买得收不住手。
之后到的香港,感觉尤其的亲切,好象有种松绑后的轻松。从机场出来,走过青马大桥,令你一路感叹,香港好呀,干净整洁不亚于新加坡,再加之语言通畅,几乎没有隔阂。
很喜欢香港,他有鳞栉桎比的高楼大厦,有灯火辉煌的海港,有车水马龙店铺林立的商业旺区。他也有古老的骑楼花墟,有大隐隐于市的济公庙,有赫赫大名的自1888年开始服务的山顶缆车和世界最长的半山自动扶梯。这颗东方之珠最富盛名的维多利亚夜景,在你坐着天星小轮由尖沙咀过海时,从千万个窗口透出来的灯光和高低错致的建筑物的光影和霓虹,让你感叹于这个城市的繁盛,但是和黄埔江夜色的大气和霸气相比,她是娇俏的西关小姐,带着眼角眉梢的浅笑,温柔而含蓄。
香港是个购物的天堂。在旺角、尖沙咀、中环、铜锣湾等各地遍布商铺,你可以在大型商城里欣赏世界各地的顶尖品牌,亦可以穿街走巷寻找到成行成市的电器街、通讯产品街、化妆品街和女人街。这里还是个美食的天堂,各色小吃琳琅满目,许留山的甜品、九记的牛腩面,哪怕早起随便钻进哪条小巷也能吃到甜香脆口的豆浆油条。
最喜欢香港的人。他们融会了中西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深深迷恋,而又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口齿伶俐反应迅捷,他们又含蓄谦恭。跟的士司机聊天说到香港回归前后,这个土生土长的九龙人透露着浓浓的香港情和中国心,他关心着关乎生计的政府公屋和医疗制度,评论着中英两代香港政府公务员的处事风格,处处流露出对这块弹丸之地的关爱之情。在肯德基里,碰上一伙中学生,象在国内城市街头一样,每到中餐时分,附近学校里的中学生成群结队的到这种快餐店进食。这一班学生,穿着白衬衫蓝背心,十分的清爽,坐在角落的一圈位子里,低声的说笑、引颈交谈,透着一股文雅若兰的气质,让人蓦然想起“青葱岁月”来。
(文章地址:http://www.blogcn.com/user34/irenelz/blog/22245897.html)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