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保定古城清风民韵遭遇商业开发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4. 永华·财满街项目无证开盘记者以买楼为由,走进了“永华·财满街”的售楼处,售楼员小A(化名)接待了记者。为了说服记者尽早下订金,小A极力向记者介绍财满街的优势。聊天中记者了解到,财满街项目共有商铺88套,全部为一层的建筑。为了向记者推销,小A告诉记者,因为紧邻总督署、光园,所以文物部门不允许建多层建筑,但是考虑到客户的利益,公司将B区中排的房子的层高设 计为5.6米,相当于两层楼的高度。客户在装修时可以自己从中间架一层地板,公司会将放梁的位置留出。这样一来,客户只需掏40平方米的价格就可以实际拥有80平方米的使用空间,最适合开餐馆了。据了解,“永华·财满街”项目共占地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从城镇地产开发公司的效果图上看,项目西、南、北均设有出入口,主入口设在永华路上,内设8条长短不一的商业街。根据售楼处人员介绍,项目整体分为两个部分:地上主体1层(局部2层),是一个主经营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的主题性项目,建筑风格沿用光园、总督署等建筑“灰墙黛瓦”的古风古貌;而占总建筑面积近60%的地下1层将由开发公司自营。开发单位信心满满地宣称,“永华·财满街”是目前保定市中心首家也是惟一一家餐饮、娱乐主题性商业街,并声称“有专业人士预测说,财满街将有望成为今后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当记者询问是否办齐了各种证件时,小A说:“这个我们实话实说,土地证、规划证都有了,还没有预售证。现在层高5.6米的房子只有6套了,希望你赶快过来预订。”而从他们开始售房开始,已经有一个月了。记者在该项目的施工场地及其周围转了好几圈,都没有见到项目规划公示图。记者从保定市规划局监管处了解到,该项目的方案已经批了,但是许可证还没有发。工作人员提醒记者,在这期间购买商铺,存在的风险很大,希望记者考虑清楚之后再决定购买与否。为了扩大影响,该项目还宣称,如今的光园繁花尽失,而“财满街”的建设将实现光园的凤凰涅槃,会将光园的辉煌延续下去;财满街的面世,将弥补与华商圈旅游商业地产的“空白点”。

  5. 文物、建筑专家反对“插足”在国家级文物直隶总督署和省级文物光园之间,搞商业地产开发,果真如开发商宣传的能够实现“涅槃”、“重生”吗?对此,多位保定市知名的文物、建筑、园林等方面的专家提出了异议,有的干脆投书本报,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位不愿署名的专家告诉记者,9月22日,保定市召开了文化大市建设会议,之后下发了《保定市关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实施意见》。其中,对古城区的定位就是展示历史文化形象,其中直隶总督署和光园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划:“整合总督署周边环境,弘扬清代衙署文化。恢复直隶总督西路幕府院、西花厅部分建筑,扩大直隶总督署东、中、西路开放展示范围和展示内容。加快实施治理总督署西部改造建设,修缮开放光园。”“以为这次会修总督署西路、修复光园,我激动了好一阵子。没想到却等来了打着“涅槃光园”的旗号开始兴建商业建筑财满街。莲池临裕华路建得极不协调的君悦百货已停业两三年,光园对过的总督署购物广场也多年陷入极度困难状态,占总督署和光园地方兴建商业建筑有何意义?”一位姓侯的老先生气愤地说。河北农大园林与旅游学院教师宋起图则认为,开发商宣传的“灰墙黛瓦”并不能实现与两侧建筑风格的一致。理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布局讲究院落式布局,而该项目的地上部分却是8条开放性的商业街,而南侧紧临裕华路的是两栋大型的多层商业楼。“任你建成后如何装修,能够做到不影响两侧文物特有的古拙、持重的形象吗?当借光园改造上马的财满街的‘宏图’实行以后,光园自身却会变得既无园(花园)又无光(光彩)了!”宋老师从园林的角度这样说道。

  6. 是什么在左右老城的命运?关于制约保定市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的原因,保定市多位建筑、文物方面的专家总结了三点:首先是文物建筑保护与现代社会结构的矛盾突出。古城区建筑格局新旧混杂、中西叠加,缺乏统一风貌。既有清末民房,又有民国时期的近代公馆;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筒子楼,还有近几十年来新建的办公楼与宿舍楼。另外,产权复杂导致利益矛盾尖锐。光园就是因为产权复杂,而阻挡了它保护、修复的进程。其次,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建设冲突加剧。当前,文化名城保护意识淡薄,有些部门、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效益换取局部利益、个人政绩。有些人简单地把城市建设视为建高楼、修大道,导致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在旧城大拆建中,遭到严重破坏。再次,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保定市文物保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曾经告诉记者,目前保定市每年的文保经费只有50万元,这些钱连修复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够。近20年来,保定市区一片又一片的新建筑拔地而起,而在种种形象工程进行的同时,一片又一片的文化遗迹正在这块土地上渐渐消失、湮没。这一过程中,一批著名建筑学家、文物专家多次上书呼吁,要求尽可能多地保留老城区的历史风貌、文化遗迹。虽然“好事者”的抢救和抗争的努力一直在进行,最后大都以失败告终。在这场保护文化者和追求利益者的较量中,“利益”总是最后的胜利者。

  7. 文物保护者的建议与希望“为裕华路进行准确定性”,是广大倡导文物保护者的共同观点。河北农大园林与旅游学院教师宋起图认为,应将裕华路钟楼以西直到永华路口的两侧区域划成保定市的“历史文化一条街”。这一区域里错落分布着钟楼、天主教堂、古莲花池、总督署、光园等建筑,是保定的无价宝。在这条街里,应该讲历史、讲文化、讲社会效益,讲名城效益,这个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应属于国有,统一规划。光园是这条历史长廊中的亮点之一,应该尽量恢复当年的辉煌,绝不能进行商业开发。宋老师还说,在这条历史文化街上,除了以上的重点文物建筑外,应主要安排有一定吸引力的高文化附加值的项目,如展览馆、科技馆、名吃店、民俗馆等,商业购物中心应放在外围。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直接经济效益不一定比千方百计挤占文物中心地盘要差。大家一致认为,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进行市场化运作,伤害的不仅仅是文物自身,还有人们对历史、社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认知……在文物保护开发的资金上,这些文物保护者一直认为,条件不够,宁可推迟,绝不能盲目上马,造成既定事实,因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经不起来回折腾了。其实,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的老保定,他们要求保护文物的观点与保定市主要领导的观点是一致的。在保定市文化大市建设大会上,市长于群曾经指出,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重要的生产力和发展环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会后出台的《保定市关于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实施意见》中对老城区的统一规划,即可看出政府对文物、文化的重视。1999年6月,吴良镛、贝聿铭、周干峙、张开济、华揽洪、郑孝燮、罗哲文、阮仪三提出《在急速发展中更要审慎地保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中认为:“北京旧城最杰出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有计划的整体,因此,对北京旧城的保护也要着眼于整体”,在旧城内仅把一些地区划作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将历史文化保护简单化了”。这些专家的观点,放在保定亦然。( 张娜) 来源:《燕赵都市报》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