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宅大院的门口,贴上了新的春联
旅馆的廊檐下,也挂起了红灯笼
千年古城 城墙史话千年
建于西周的平遥城墙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26次修葺。据说,平遥古城的建造,处处有玄机。据说当初建造时取的是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因此鸟瞰古城可见南门迎薰门为头,喻为龟之双目;北城门拱极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均径此流出;东西则有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为永定门,卜四门为凤仪门,上东 门为太和门,外城门向南而开,形似龟的三腿正常向前屈伸;而龟的第四条腿下东门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这样的设计即使实战中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也能“瓮中捉鳖”。
而除了古城墙外,平遥古城内还有建于五代时期的古木结构建筑——镇国寺大殿、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古迹。当然,城内现存的3797处四合院式的民居,亦值得一览。从这些高门大院的住宅中,足可以看出历史上平遥的富足。
平遥县衙 天下衙门朝南开
平遥县衙座落于县城内政府街(明代称衙道街,清代叫衙门街),建筑规模宏阔,形制独特,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旅游景点。
平遥县衙的大门在衙门街的西端,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檐下施有斗拱,朴实而威严。中间是走道,前檐东侧放置有一面喊冤鼓以备百姓击鼓升冤。衙门的后檐各有一间房舍,是门子和更夫的居所。
俗语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在古代,衙门是官府和权势的象征,因此在百姓的心目中,这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衙门前面建有一座独立式影壁,衙门南的照壁南街之名由此而来。
衙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彰瘅亭和申明亭。彰瘅亭,建于明代。"彰瘅",语出《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意思是表彰善的,憎恨恶的。彰瘅亭是宣讲圣谕、乡规民约,彰善瘅恶之所。
申明亭,建于明代。"申明"陈述说明之意。明初,申明亭是张贴衙门中官员劣迹的地方。清代这里是代书的活动场所。代书是经官方批准 ,并经刑房书吏考试而录用的非官方人员,为人代写呈状,又称作"官代书"。后来,申明亭正房里又加塑了观音菩萨像,叫"观音堂"。在诉讼、写状子的时候,顺便拜一下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或许能帮助自已走出困境吧!
日升昌 揭开平遥的心事
漫步古城中,幽深巷道里青石斑斑,这沉睡的古城似仍未从昔日汇通八达的白银世界中醒来。冬季的古城,一片凋敝景象,清冷的积雪、灰秃的瓦砾和空气中古城散发出的特殊气息,让这座北方古城更纯粹、更凝练、更简洁、更写意,我怎样也无法将之与商业腹地、金融心脏联系在一起。于是每品读一次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往事,都像是又一次揭开平遥的心事。
日升昌位处平遥城内上西门街11号,是中国票号的鼻祖。整座院子坐北向南,由两主院、两跨院组成。结构为三进院:第一进是书信房,库房,厢房,是接待普通客户的地方;第二进是主厅,议事厅,是接待大客户的地方,主厅门上就悬挂着日升昌的金漆招牌——御赐的“汇通天下”牌匾。第三进是生活区与地下秘密库房。当年,山西票号就是在这迅速扩展,并得以在中国商界、金融界叱咤风云近百年。此时重游日升昌,其当时辉煌似乎仍历历在目。
绵山 隆冬不火食
说到晋商民俗文化,不能不提起人称“北方小九寨沟”的绵山。绵山位于山西晋中介休市西南,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遥相呼应。绵山是唯一一座以历史人物定山名、地名和节日名称的历史文化名山,是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绵山亦名介山,在《左传》中有记载。《辞源》介休条:“县名,属山西省。汉名界休,晋改为介休。春秋晋人介之推隐居的介山就在介休市内。”意为介之推长眠休息的地方。
东汉桓潭《新论》云:“太原都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为介之推故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吕氏春秋》等多种书刊说: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又到绵山吊念介之推,发现被烧死的那棵树又复活了,他回忆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一位清明的国君!”便叫这棵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绵山拥有被考古专家称为世界现存最多、最古坐化成真的肉体金身像———绵山正果寺。绵山正果寺现保存唐、宋、元历代抱腹寺高僧打坐成真的包塑真身像十二尊。这些塑像保持了坐化圆寂时的本来形态,面部神态安详自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表现了很高的雕塑艺术。但由于年久剥蚀,泥塑脱落处有的手指、脚趾、头盖骨等裸露出来,虽历经千余年,仍完好无损,还有的塑像衣服碎布仍清晰可辨,是研究绵山历代修行养道与其自然独特的气候、地质、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
绵山大罗宫是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道教宫殿,有“天下第一道观”之称。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上,高13层,共110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集众殿于一体。殿宇富丽堂皇,依山就势,巍峨峥嵘,神佛彩塑像多至近千尊,为国内外罕见。
建于西周的平遥城墙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历经26次修葺。据说,平遥古城的建造,处处有玄机。据说当初建造时取的是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因此鸟瞰古城可见南门迎薰门为头,喻为龟之双目;北城门拱极门为龟尾,是全城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均径此流出;东西则有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为永定门,卜四门为凤仪门,上东 门为太和门,外城门向南而开,形似龟的三腿正常向前屈伸;而龟的第四条腿下东门外城门径直向东而开。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又叫月城,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角(南门和下东门除外),这样的设计即使实战中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也能“瓮中捉鳖”。
而除了古城墙外,平遥古城内还有建于五代时期的古木结构建筑——镇国寺大殿、以及金代建造的文庙大成殿等古迹。当然,城内现存的3797处四合院式的民居,亦值得一览。从这些高门大院的住宅中,足可以看出历史上平遥的富足。
平遥县衙 天下衙门朝南开
平遥县衙座落于县城内政府街(明代称衙道街,清代叫衙门街),建筑规模宏阔,形制独特,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是平遥古城内最大的旅游景点。
平遥县衙的大门在衙门街的西端,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檐下施有斗拱,朴实而威严。中间是走道,前檐东侧放置有一面喊冤鼓以备百姓击鼓升冤。衙门的后檐各有一间房舍,是门子和更夫的居所。
俗语说:"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在古代,衙门是官府和权势的象征,因此在百姓的心目中,这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衙门前面建有一座独立式影壁,衙门南的照壁南街之名由此而来。
衙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是彰瘅亭和申明亭。彰瘅亭,建于明代。"彰瘅",语出《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意思是表彰善的,憎恨恶的。彰瘅亭是宣讲圣谕、乡规民约,彰善瘅恶之所。
申明亭,建于明代。"申明"陈述说明之意。明初,申明亭是张贴衙门中官员劣迹的地方。清代这里是代书的活动场所。代书是经官方批准 ,并经刑房书吏考试而录用的非官方人员,为人代写呈状,又称作"官代书"。后来,申明亭正房里又加塑了观音菩萨像,叫"观音堂"。在诉讼、写状子的时候,顺便拜一下救苦救难的观世音,或许能帮助自已走出困境吧!
日升昌 揭开平遥的心事
漫步古城中,幽深巷道里青石斑斑,这沉睡的古城似仍未从昔日汇通八达的白银世界中醒来。冬季的古城,一片凋敝景象,清冷的积雪、灰秃的瓦砾和空气中古城散发出的特殊气息,让这座北方古城更纯粹、更凝练、更简洁、更写意,我怎样也无法将之与商业腹地、金融心脏联系在一起。于是每品读一次中国第一票号“日升昌”往事,都像是又一次揭开平遥的心事。
日升昌位处平遥城内上西门街11号,是中国票号的鼻祖。整座院子坐北向南,由两主院、两跨院组成。结构为三进院:第一进是书信房,库房,厢房,是接待普通客户的地方;第二进是主厅,议事厅,是接待大客户的地方,主厅门上就悬挂着日升昌的金漆招牌——御赐的“汇通天下”牌匾。第三进是生活区与地下秘密库房。当年,山西票号就是在这迅速扩展,并得以在中国商界、金融界叱咤风云近百年。此时重游日升昌,其当时辉煌似乎仍历历在目。
绵山 隆冬不火食
说到晋商民俗文化,不能不提起人称“北方小九寨沟”的绵山。绵山位于山西晋中介休市西南,与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遥相呼应。绵山是唯一一座以历史人物定山名、地名和节日名称的历史文化名山,是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绵山亦名介山,在《左传》中有记载。《辞源》介休条:“县名,属山西省。汉名界休,晋改为介休。春秋晋人介之推隐居的介山就在介休市内。”意为介之推长眠休息的地方。
东汉桓潭《新论》云:“太原都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为介之推故也。”这便是寒食节的来历。《吕氏春秋》等多种书刊说: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又到绵山吊念介之推,发现被烧死的那棵树又复活了,他回忆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您做一位清明的国君!”便叫这棵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绵山拥有被考古专家称为世界现存最多、最古坐化成真的肉体金身像———绵山正果寺。绵山正果寺现保存唐、宋、元历代抱腹寺高僧打坐成真的包塑真身像十二尊。这些塑像保持了坐化圆寂时的本来形态,面部神态安详自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表现了很高的雕塑艺术。但由于年久剥蚀,泥塑脱落处有的手指、脚趾、头盖骨等裸露出来,虽历经千余年,仍完好无损,还有的塑像衣服碎布仍清晰可辨,是研究绵山历代修行养道与其自然独特的气候、地质、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
绵山大罗宫是我国建筑面积最大的道教宫殿,有“天下第一道观”之称。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上,高13层,共110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集众殿于一体。殿宇富丽堂皇,依山就势,巍峨峥嵘,神佛彩塑像多至近千尊,为国内外罕见。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