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最惬意的莫过于来趟周边古镇水乡之旅,小桥流水的宜人景色和低廉的花销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令人馋涎欲滴的古镇小吃。在阳光宜人的周末,或荡着小舟,或临窗坐在茶坊酒肆里,边感受着全然放松的心境,边品尝着富有地方特色的古镇小吃,享受生活就是如此简单。如果觉得一个古镇不够,也不用着急,下面笔者找寻了五个在小吃上各具特色的上海周边古镇,一 圈逛下来,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春天的气息也似乎离我们更近了。
七宝:方糕、老酒和糟肉
位于上海西南近郊七宝古镇上,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明清老街,两旁都是朱红排门的“老商铺”。酒肆、茶馆内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长条凳、长嘴铜壶、方头竹筷。老上海都知道的七宝著名小吃有方糕、老酒和糟肉等,它们被放满了铺面柜头。而其他新出来的北京糖葫芦、老街汤团也都不错。
七宝酒坊:在老街汤团的对门,有一家卖酒的店,叫七宝酒坊。一进店,就可以闻到一股酒糟的香味。这个就是酒坊蒸酒的设备,每天中午都会有新酿的酒出炉。这儿的酒一到嘴里,就像一根线一样下去了,喉咙里没有很辛辣的感觉,做得很不错。
七宝糟肉:听人介绍,这儿的七宝糟肉做得很有特色。酒坊里面做糟肉,好像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这个糟肉,据说是用秘方糟出来的,甜咸适中,满嘴的酒香和肉香。这种小坛子装的糟肉,拿回去蒸上20分钟,就能吃了,十分方便。
七宝方正糕:酒坊里还卖糕点,七宝方正糕外面是糯米做的,里面有豆沙,刚蒸出来的时候是软软的,放一会之后就会变硬。方正糕在将硬未硬的时候是最好吃的,甜度适中,口感细腻。
枫泾: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出产的枫泾丁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采用黑皮纯种“枫泾猪”的蹄子精制而成。这种黑皮猪骨细皮薄,肥瘦适中。丁蹄煮熟后,外形完整无缺,色泽红亮,肉嫩质细。热吃酥而不烂,汤质浓而不腻;冷吃喷香可口,另有一番风味。色泽红亮,外形完整,肉质细嫩,酥烂浓香,鲜美可口。
这种丁蹄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猪蹄用温开水刮干净,抽掉管骨,放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污血,修削外形然后放入汤锅,加清水,放丁香、桂皮、绍酒、葱、姜,焖烧至半熟,加优质酱油、冰糖。旺火烧开后,文火焖煮(俗称“三文三旺”,“以文为主”),使猪蹄外酥内熟,卤汁渗入猪蹄内层。如加隔年老卤汁,应滤去油膜和肉屑以保持汤味醇厚。出锅前用旺火烧煮,并放味精使卤汁稠浓,紧包猪蹄而入味。吃时,切片上桌即可。
西塘:八珍糕、粉蒸肉和咸菜心
西塘物产丰饶,风味小吃、特色佳肴闻名遐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汾湖黄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荷叶粉蒸肉等。
八珍糕:选用山药、茯苓、苋实、米仁、麦芽、扁豆、莲肉、山楂等八味草药,辅以优质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
西塘黄酒:西塘的黄酒,采用传统的酿造方法,用粮食谷物(糯米、大米、籼米、黍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于冬天辅以麦曲、酒药,利用
多种霉菌、酵母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特定的工艺操作过程发酵酿制,酒性和顺、酒味醇润、口感独特。
荷叶粉蒸肉:为古镇的传统名菜,五味调百味香。采用适宜的五花肋条肉、五香炒米粉、豆腐衣和新鲜荷叶,配上丁香、八角、酱油、甜面酱等调料精制而成。此菜风味独特,肉质酥香糯,清爽不腻。既可下酒,又可做点心,且还能充分发挥荷叶解暑清热,散淤止血的药理作用。
咸菜心:也是西塘著名特产。古时候,人们对菜心十分钟爱,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新鲜菜心过不久就会变质,所以聪明的古人就在吃不完的菜心上撒一把盐,使其保存的时间延长,这就是咸菜心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咸菜心的口味越来越好,成为一道特色名菜,在西塘风味菜谱中占有一席之地。制成的咸菜心色呈金黄,口感清爽,是一道老少皆宜、带有浓郁水乡气息的特色菜。
朱家角:黄栗肉粽、扎肉和熏豆
位于上海西郊的淀山湖之滨朱家角,面积有13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有2.7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如果说900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那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黄幡店招老街飘,朱家角古镇老街最惹眼的是一面面杏黄色店招旗幡,随风飘动,古色古香,如同走进“老城隍庙”……最有趣的是那“阿婆粽”旗幡,就有数十幅之多,店堂里有阿婆一坐,阿婆配料阿婆包,阿婆们成了朱家角粽子的“形象代言人”。她们包的蛋黄粽、黄栗肉粽十分抢手,同时卖的黄松糕、笋烧黄豆也透着古镇的气氛。而诸如2元一个的扎肉、10元一斤的蜜汁豆腐干、8元一斤的熏豆和10元一盒的小虾等,味道都相当不错。
乌镇:姑嫂饼、臭豆腐和三白酒
乌镇位于太湖南部,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盛产丝绵,自古富庶,因此镇内大小饭店遍布,以经营本帮菜的“首肉”(红烧肉)、“荷叶粉蒸肉”著称的百年老店九江楼、三山馆,以红烧羊肉、山羊大面闻名的沈记、钱长荣菜馆,以及应家桥畔的三珍斋酱鸡店最为名闻遐迩。此外,姑嫂饼、三白酒、杭菊等特产,也久负盛名。
姑嫂饼:一种带椒盐味的芝麻酥糖,来历很有趣。据说一百多年前,乌镇有户人家,夫妇俩开了一家名叫天顺的小糕饼店,苦心经营,摸索出特殊配方和烘焙技术,糕饼风味独具,生意兴隆。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婚后便决定传媳不传女,使得女儿很不悦。有一天,她从窗外看见嫂嫂刚好不在,就趁机在那料粉里撒了一把盐,意图破坏。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加了盐的小酥饼,竟大受欢迎。顾客都说,以前的小酥饼又香又甜,这回的小酥饼甜蜜蜜、咸滋滋的,椒盐味儿十分可口!后来老父才知道女儿在配料里加了盐,“姑嫂饼”的名号便不胫而走。
臭豆腐:也是乌镇特产之一,可蒸可炸,是受欢迎的民间小吃。当地农家每到清明前,油菜尚未开花,菜心长出细长的茎时,趁嫩摘下来,泡在盐水里,腌制成家常咸菜。而腌菜缸里的盐水,在腌制过程中会有霉菌的孢子入侵,使油菜心在缸里变得又脆又软,并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此时要是把豆腐压得半干,泡在这种卤汁里,几天后就变成了臭豆腐。由于菜卤的色泽渗入其中,泡得越久颜色越青,味道也越浓、越香、越美。
三白酒:最令人难忘的是乌镇大街小巷中所飘散的“三白酒”的芳香,久久不散。在盛产水稻的江南,自酿米酒是以往乡间的习俗。乌镇人为米酒取名为“三白”,是因三种主料:糯米、酒曲、地下水都是白色的缘故。此酒味香甜醇厚,不亚于日本清酒,在明初曾红极一时。
来源:上海通用旅游
七宝:方糕、老酒和糟肉
位于上海西南近郊七宝古镇上,有一条南北贯通的明清老街,两旁都是朱红排门的“老商铺”。酒肆、茶馆内都是老式的八仙桌、长条凳、长嘴铜壶、方头竹筷。老上海都知道的七宝著名小吃有方糕、老酒和糟肉等,它们被放满了铺面柜头。而其他新出来的北京糖葫芦、老街汤团也都不错。
七宝酒坊:在老街汤团的对门,有一家卖酒的店,叫七宝酒坊。一进店,就可以闻到一股酒糟的香味。这个就是酒坊蒸酒的设备,每天中午都会有新酿的酒出炉。这儿的酒一到嘴里,就像一根线一样下去了,喉咙里没有很辛辣的感觉,做得很不错。
七宝糟肉:听人介绍,这儿的七宝糟肉做得很有特色。酒坊里面做糟肉,好像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觉。这个糟肉,据说是用秘方糟出来的,甜咸适中,满嘴的酒香和肉香。这种小坛子装的糟肉,拿回去蒸上20分钟,就能吃了,十分方便。
七宝方正糕:酒坊里还卖糕点,七宝方正糕外面是糯米做的,里面有豆沙,刚蒸出来的时候是软软的,放一会之后就会变硬。方正糕在将硬未硬的时候是最好吃的,甜度适中,口感细腻。
枫泾: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出产的枫泾丁蹄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采用黑皮纯种“枫泾猪”的蹄子精制而成。这种黑皮猪骨细皮薄,肥瘦适中。丁蹄煮熟后,外形完整无缺,色泽红亮,肉嫩质细。热吃酥而不烂,汤质浓而不腻;冷吃喷香可口,另有一番风味。色泽红亮,外形完整,肉质细嫩,酥烂浓香,鲜美可口。
这种丁蹄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猪蹄用温开水刮干净,抽掉管骨,放入开水锅中略焯去除污血,修削外形然后放入汤锅,加清水,放丁香、桂皮、绍酒、葱、姜,焖烧至半熟,加优质酱油、冰糖。旺火烧开后,文火焖煮(俗称“三文三旺”,“以文为主”),使猪蹄外酥内熟,卤汁渗入猪蹄内层。如加隔年老卤汁,应滤去油膜和肉屑以保持汤味醇厚。出锅前用旺火烧煮,并放味精使卤汁稠浓,紧包猪蹄而入味。吃时,切片上桌即可。
西塘:八珍糕、粉蒸肉和咸菜心
西塘物产丰饶,风味小吃、特色佳肴闻名遐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汾湖黄酒、八珍糕、“六月红”河蟹、水豆腐、荷叶粉蒸肉等。
八珍糕:选用山药、茯苓、苋实、米仁、麦芽、扁豆、莲肉、山楂等八味草药,辅以优质糯米粉、白糖精制而成。
西塘黄酒:西塘的黄酒,采用传统的酿造方法,用粮食谷物(糯米、大米、籼米、黍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于冬天辅以麦曲、酒药,利用
多种霉菌、酵母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通过特定的工艺操作过程发酵酿制,酒性和顺、酒味醇润、口感独特。
荷叶粉蒸肉:为古镇的传统名菜,五味调百味香。采用适宜的五花肋条肉、五香炒米粉、豆腐衣和新鲜荷叶,配上丁香、八角、酱油、甜面酱等调料精制而成。此菜风味独特,肉质酥香糯,清爽不腻。既可下酒,又可做点心,且还能充分发挥荷叶解暑清热,散淤止血的药理作用。
咸菜心:也是西塘著名特产。古时候,人们对菜心十分钟爱,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新鲜菜心过不久就会变质,所以聪明的古人就在吃不完的菜心上撒一把盐,使其保存的时间延长,这就是咸菜心的雏形。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咸菜心的口味越来越好,成为一道特色名菜,在西塘风味菜谱中占有一席之地。制成的咸菜心色呈金黄,口感清爽,是一道老少皆宜、带有浓郁水乡气息的特色菜。
朱家角:黄栗肉粽、扎肉和熏豆
位于上海西郊的淀山湖之滨朱家角,面积有13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面积有2.7平方公里,为周庄面积的三倍多。如果说900岁的水镇周庄小巧精致、似小家碧玉,那千年古镇朱家角则具气势磅礴、大家闺秀的风采。黄幡店招老街飘,朱家角古镇老街最惹眼的是一面面杏黄色店招旗幡,随风飘动,古色古香,如同走进“老城隍庙”……最有趣的是那“阿婆粽”旗幡,就有数十幅之多,店堂里有阿婆一坐,阿婆配料阿婆包,阿婆们成了朱家角粽子的“形象代言人”。她们包的蛋黄粽、黄栗肉粽十分抢手,同时卖的黄松糕、笋烧黄豆也透着古镇的气氛。而诸如2元一个的扎肉、10元一斤的蜜汁豆腐干、8元一斤的熏豆和10元一盒的小虾等,味道都相当不错。
乌镇:姑嫂饼、臭豆腐和三白酒
乌镇位于太湖南部,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盛产丝绵,自古富庶,因此镇内大小饭店遍布,以经营本帮菜的“首肉”(红烧肉)、“荷叶粉蒸肉”著称的百年老店九江楼、三山馆,以红烧羊肉、山羊大面闻名的沈记、钱长荣菜馆,以及应家桥畔的三珍斋酱鸡店最为名闻遐迩。此外,姑嫂饼、三白酒、杭菊等特产,也久负盛名。
姑嫂饼:一种带椒盐味的芝麻酥糖,来历很有趣。据说一百多年前,乌镇有户人家,夫妇俩开了一家名叫天顺的小糕饼店,苦心经营,摸索出特殊配方和烘焙技术,糕饼风味独具,生意兴隆。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婚后便决定传媳不传女,使得女儿很不悦。有一天,她从窗外看见嫂嫂刚好不在,就趁机在那料粉里撒了一把盐,意图破坏。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加了盐的小酥饼,竟大受欢迎。顾客都说,以前的小酥饼又香又甜,这回的小酥饼甜蜜蜜、咸滋滋的,椒盐味儿十分可口!后来老父才知道女儿在配料里加了盐,“姑嫂饼”的名号便不胫而走。
臭豆腐:也是乌镇特产之一,可蒸可炸,是受欢迎的民间小吃。当地农家每到清明前,油菜尚未开花,菜心长出细长的茎时,趁嫩摘下来,泡在盐水里,腌制成家常咸菜。而腌菜缸里的盐水,在腌制过程中会有霉菌的孢子入侵,使油菜心在缸里变得又脆又软,并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此时要是把豆腐压得半干,泡在这种卤汁里,几天后就变成了臭豆腐。由于菜卤的色泽渗入其中,泡得越久颜色越青,味道也越浓、越香、越美。
三白酒:最令人难忘的是乌镇大街小巷中所飘散的“三白酒”的芳香,久久不散。在盛产水稻的江南,自酿米酒是以往乡间的习俗。乌镇人为米酒取名为“三白”,是因三种主料:糯米、酒曲、地下水都是白色的缘故。此酒味香甜醇厚,不亚于日本清酒,在明初曾红极一时。
来源:上海通用旅游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