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丝绸西去佛法东来的文明碎片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字体: ]
接天连地的沙海、几座红柳纠结的荒丘和陷在沙漠凹处的残破佛塔。_丝绸西去佛法东来的文明碎片_乐途旅游网

接天连地的沙海、几座红柳纠结的荒丘和陷在沙漠凹处的残破佛塔。

热瓦克佛寺遗址旁上千年的芦苇根。_丝绸西去佛法东来的文明碎片_乐途旅游网

热瓦克佛寺遗址旁上千年的芦苇根。

沙漠里的地窝子。_丝绸西去佛法东来的文明碎片_乐途旅游网

沙漠里的地窝子。

  莎车-叶城-和田-于田-民丰

  日落西山的佛国遗址

  5个,男人手掌般大的和田烤包子,从馕坑里取了出来。艾热提掐破红亮的表皮,滴了滴油汤,然后将硕包掰成盖和托两部分,沿着酥脆的边缘啃下去。这种羊肉馅的大包子只有和田才有,2块钱一个,一个就足以放倒饭量一般的男人。艾热提在吞下几个包子后决定带我们进热瓦克佛寺。

  1901年4月11日,斯坦因在发掘热 瓦克佛寺时写道:“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进入这次考古季节的高潮。”“这个废墟的巨大考古学价值不在于佛塔本身,而在于佛寺院墙上装饰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雕塑像。”

  热瓦克佛寺,藏身在洛浦县城西北约50公里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在取得和田地区文物局给出的“通关文牒”后,我们的“帕拉丁”越过玉龙喀什河大桥,拐上了越走越颠簸的“战壕”路。约一个小时,经过两个木桩、一条铁链的第一道保护关卡,到达洛浦县胡杨林管理站,也叫“吉牙护林卡子”,土路换成了沙地,我们也下车换驼。这是通往热瓦克佛寺的第二道关卡,旁边是正在建造中的保护站工地。

  只有我们5人和6峰骆驼,单程近一小时的骑行,逐渐能看到胡杨、红柳包、弧线流沙、怪状冲击土台,驼队还穿过了一片黄绿色的芦苇荡,这里还是有地下水的绿洲边缘。从地图上看,和田和位于罗布泊附近的楼兰,曾是和田河上游和塔里木河下游的两大佛教中心,两地僧人往来都要穿越沙漠,热瓦克正好在这条交通线上,礼佛活动相当活跃。而佛事与水有关,比如在西域诸佛国讲究排场的浴佛节。可见,鼎盛时期的热瓦克是不缺水的。

  直到到达热瓦克佛寺,我们也没能看到更多的东西———接天连地的沙海、几座红柳纠结的荒丘和陷在沙漠凹处的残破佛塔。佛塔是用黏性很强的土坯建造而成,上圆下方中空,被称为犍陀罗式(注:犍陀罗是亚洲古代史上的名国,因曾被马其顿入侵,文化艺术受希腊影响)。佛塔四周有一个方形院落围墙,近乎坍塌,仍清晰可辨。扒开墙角下覆盖的红柳枝,就能看到埋在地下的佛像,艾热提告诫我们不能进入,只能到这围墙。

  在挖掘中,最初发现的一块佛像断片上有一层很薄的金子,斯坦因意识到,“那层金子原来是以一种小方补丁的形式,嵌在巨大佛像左膝盖上的一片金叶”,正好印证了玄奘的记述:“至媲摩城,有雕柱立佛像,高二丈余,甚多灵验,凡有疾病,随其痛处,金箔贴像,即时痊愈。”当清理到地下约2米深时,院墙内外竖立的一排排高大的塑像群便显露出来,在大佛像之间的每个空隙处,都有伺神和圣人小浮雕像……

  方圆几十公里的沙丘,满是闪亮的矿物质,仿佛地下巨佛身上的金箔被揉碎后掺进了沙子,也渗入了干枯龟裂的胡杨木,佛光四处弥漫。

  绕着塔,还能找到赭红色细腻的碎陶片和貌似工业产品的完整的芦苇根。一些有烧焦痕迹的小木棍分外招眼,被整齐切开的断面年轮清晰,佛教兴盛的历史画面一圈圈地浮现而出:神奇玄妙的经典、庄严辉煌的塑像、感人肺腑的佛教绘画故事、熨贴人心灵的佛曲仙乐……佛教就是凭借这些强大有力而又柔软美妙的载体曾教化西域1000多年。

  佛和像的消散

  热瓦克佛寺兴盛在公元4-7世纪,史家多认为它的荒废,同其他绿洲佛国一样,河流改道、沙漠渗漏,干旱导致民众迁徙。不过,那些烧焦的木头或许成为热瓦克佛寺废弃于激烈宗教战事的新佐证。

  公元1世纪,新疆南部的帕米尔高原为佛教的流传雪化路开,印度佛教分别通过莎车传到于阗(和田),通过疏勒(喀什)传到龟兹(库车)。丝绸西去,佛法东来,于阗都充当了十分重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角色,约150多处各类文物遗迹至今仍散布在沙漠的边缘与腹地。然而,公元1006年以后,于阗佛国最终日落西山,代之而起的是一弯拥抱苍穹的新月———伊斯兰教的帜幡。

  伊斯兰教与佛教的争斗在这片亚洲的腹地上反复了好几个世纪,最终佛教消散了。就像热瓦克佛寺那91尊佛像的命运。斯坦因发现了这些巨型泥塑佛像,并一一拍照、临摹和记录,然后用沙子将其掩埋,事后他写道:“只有将那些巨大的雕塑重新安全地埋在原处,相信它们将安静地仍在沙子的保护下休憩,直到遥远的将来,和田有它自己的地区博物馆……现在做的是一种沉闷的重新掩埋的工作,这使人联想到是一次真正的埋葬。”但是,巨佛的遭遇和他的愿望相反。据说,正是由于他的挖掘,引来了更多当地寻宝人,他们以为那些巨大泥胎里藏有金银财宝,便将佛像重新挖出来砸了个粉碎。佛和它的像就这样消失在沙漠腹地。研究中西亚佛教考古的北大教授晁华山说,在南疆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佛教的延续。

  遗址里的守护生活

  寻宝是个充满诱惑的话题,而寻宝者在当下的语意里,基本等同于盗墓贼。艾热提说,从去年5月到今年,他和他的看守队在尼雅遗址抓过4拨盗墓贼,其中第一拨———艾热提手下的3名队员在尼雅,赤手空拳地与4名带刀斧的盗墓者遭遇的斗智斗勇———有着类似警匪片的情节。

  老艾的全名叫艾热提·吾卖尔,是地道的和田人,协助抓盗墓贼曾是他的工作之一,而抓贼的那些惊心动魄的过程和在沙漠里盖地窝子、轮番巡逻的生活让他难忘且深深怀念。

  地窝子是看守人的驻扎处,是遗址的非官方保护站。将天然的大沙坑简单修整,用麻袋装上沙子围着沙坑边缘一层层垒高、垒严实,这就是地窝子的墙壁。顶棚则是先铺一层木头,然后拉上蓬布,倒上半米厚的沙子防热,最后再铺上红柳加固防风。地窝子的内部用装饰板包裹,2米5高,12-13平方米的空间还能隔出厕所。屋里冬暖夏凉,加一天热接下来的几天都相当暖和。为了不被流沙掩埋,地窝子的入口格外考究,门框前,用沙袋迂回曲折地垒成战壕状的通道,将要侵入的风沙阻挡在外。由于建在沙坑里,从地表很难发现,地窝子入口处竖起的8米高的旗杆就是个灯塔,指引着守护的人归来。老艾们建的地窝子在尼雅遗址里共有两处,一处在界碑,另一处在离尼雅佛塔1公里处。

  尼雅中心区,以佛塔为中心,东西4—5公里,南北40公里。这么大的范围,看守人只有在遗址附近住下,才有可能及时地追抓盗墓贼,因为风一刮,只要两天,所有的盗掘现场都会消失殆尽。可是茫茫大漠没水没吃的,光守着遗址,人是呆不住的。那些规模宏大的遗址,由于缺少资金,那些没水、没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的地区文管员,只能一两月到遗址转一圈,盗墓贼便有了足够猖獗的时间和机会,和田150多处各类遗址的看守现状大抵如此。

  一旦有了地窝子,住的问题解决了,给养就通过沙漠车和骆驼从民丰运送来,一月两三次。老艾在地窝子里最多呆过17天,别的都好,惟独对水特别敏感、特别重视。队员的供给是每人每天1-2瓶矿泉水,一天只吃一顿饭,没有刷牙水,用嚼泡泡糖清洁口腔。女队员每3天能有1公斤的水用于个人卫生。距离最近的大麻扎村的水又咸又涩,人没法喝,清水只能从民丰运来,每公斤与汽油等价———6块钱。

  有了第一拨抓盗墓贼人单力薄的经历,老艾将11个人的队伍分成2组,每10天在尼雅轮换一次。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干活、修固地窝子或是以佛塔为中心“放射形地巡逻”。巡逻时,必须二三人同行,到达目的地后,要取回前一天队员留下的标记,然后做上自己的标记,以此来断定是否完成任务。标记就是不同的小树桩。中午太阳直射的那四五个小时休息,晚上早睡或是围着篝火聊天,看星星。没有娱乐却也并不单调,老艾说,“时间长了更愿意在沙漠里生活,干净、安静。那些光秃秃的遗址也越看越有看头,不过,这都过去了”。今年年中,因为政策原因,老艾和队员们撤出了尼雅的地窝子,据说,如今尼雅遗址的守护又回到了原先的光景,10名队员虽然还在参与文物保护,但驻地巡逻已变成了每2-3个星期转一圈,因为“没有沙漠车再给送水和食物了”。

  印象

  公元643年,玄奘从印度回国,沿途记载了于阗国风物,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该国大半被沙漠占据,绿洲显得狭窄。但这里的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植粮食,还生长着多种水果。出产地毯、细毡和细棉布,当地人擅纺丝绸。还有当地特产白玉和黛玉。“气序和畅”,但飘风时就起沙尘。该国人民“俗知礼仪,人性温恭,好学典艺,博技达能,众庶富乐,编户安业。”

  1300年前,《大唐西域记》里描述的南疆是佛国的时代。如今,佛国只剩遗存散落在塔克拉玛干的边缘和腹地。信仰发生了转变,但和田地区的民间生活仍是“气序和畅”,民风淳朴。这在清新自然的于田老城、热闹活跃的莎车老城表现得尤为突出。新城和老城还是有变化的,和田地区的新县城都有宽阔的柏油路、整齐气派的政府大楼,带有标准间的宾馆,甚至还有一站式的购物商场,与内地的县城并无二致。至于民族特色,大概只保留了30%-40%.公干的人去新城办事,旅游的人留恋老城。所幸新、老城各司其职。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