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候的塔河道班,这是沙漠公路的补给处。
沙漠公路上的“警察”。
公路边,灌溉用水的源头是那些红顶蓝墙,写有“水井房”标志的小屋。
民丰-轮台
从国道拐上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南起民丰315国道,北至轮台314国道,直插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然后横跨“无缰之马”的塔里木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原始胡杨林从河岸开始,点缀着沙漠的尾巴。
走国道与走沙漠公路完全两样。国道穿城过县“惊起沙鸥一片”的景象,让人充满期待。从莎车一路向东到民丰,沿途戈壁绵延与白杨夹道相互交替,偶尔 还有小片向日葵的身影。沿途村落的两头一般都有笔直的白杨林,维族人斜坐在平板车上,鞭子一举,毛驴奋蹄“得得”前行。碰上巴扎,场面顿时尘土飞扬起来。驴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将妇挈雏,举家同游。即使在巴扎上没什么收获,平板车上的人也一样快乐,谈笑风生过后还站起来来场驴车竞技,体会驴车的奔腾之势。生长在喀什的司机邹勇说,他小时候,从村里来的维族人是把两只鞋拴起来挂在脖子上,快到巴扎时,洗净脚再把鞋穿上。赶完集了,往家走上一段,又把鞋脱下来照旧挂上脖子。维族人赶巴扎的激动是最朴素的。
转上沙漠公路,红尘万丈的景象一下子被切入到天地初开的混沌。放眼望,枯黄的沙子掩埋万物。起伏的路面,龙卷风裹着细沙一路拂过。暗淡天色下,死掉的胡杨树伸展着诡异的枝桠,泛着铅灰。正是礼拜的时间,路边沙漠里,虔诚的穆斯林停下车,西向斜阳,一揖到地,长跪不起。也有人这样享受沙漠的方式,“傍晚把车往公路边一停,躺在沙子上就能睡上一觉”。邹勇很怀念1994年前长途拉货的日子。路上都是开公车的,相互特别照应。那时候没手机,车坏了也不怕。小毛病大家帮着一起修,遇到大部件坏了,别的车也会带口信给前面的修理站,还会把囊和水辗转地递到你手上。夜里,你打开车灯在车边睡觉,货也不会丢。现在私车多了,路上的规矩也早就变了。
109口井
白天的沙漠公路是另一番景象。沙丘起伏,翰海通途,油车轰鸣,一路都是“控制情绪关心别人”的路标。路养人,人养路,以前只走军车的公路偶尔也会出现五六户人家和抱着西瓜走的当地人。邹勇说,他们看着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公路两边,人工滴灌的黑色管线延伸出大片大片绿色植被,灌溉用水的源头是那些红顶蓝墙,写有“水井房”标志的小屋,522公里的沙漠公路上,这样的水井房有108个,住的都是夫妻。
099号水井房的主人是吴招英和冉光艳,水井房两头5公里的沙地里都被他俩种上了果树,还有梭梭、红柳、沙拐枣这三种能用咸水灌溉的防沙植物。去年种下去,今年绿阴已小成气候。看来,不下雨光蒸发的沙漠下面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后院里,水在地下100米处就被抽了上来,老吴还有个偏方,将养料混合到水里,再滴灌给植物。他的绿化因此要好过其他的水井房。矿化度在3克升到5克升的地下水,人已经无法饮用,老吴喝的、用的水是他所在的绿化公司运来的,用1米多高的蓝色塑料桶装着,放在房间的墙角里,这桶水要用半个月。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统配的一张双人床,一个立柜和一张茶几。冉光艳拿着苍蝇拍站在窗边说就等着10月底放假了。水井房的工作从每年2月开始,11月结束,除头3个月植树外,其余就是补种,日子虽然枯燥,但比种地好多了。他们来自四川资阳,在喀什那边种地种亏了,于是到了这里。每天七点起来打开柴油发电机,晚上10点关机,偶尔也会骑上公司配的自行车到其他水井房里串门。工资是一次性发放,年底才能拿到,每人每月700元,虽然不多,但“俩人一年也花不掉10块钱”。
除了水井房的108口井,在335公里处的塔中加油站还有一口井,叫“思源井”,这口井的不同之处是有了淡化水净化装置,以往要到7公里外的塔中作业区买水的麻烦不复存在。
沙漠的存货
尽管塔克拉玛干的前身就是一片沧海,但它现在作为亚洲大陆的中心却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海”里总有丰富的存货,从沙漠公路下来再爬上旁边的沙山,能看到黑色管线上水珠在闪光,管线下有一小圈水晕,中心长着一棵孱弱的小苗。或许还看到后腿长的塔里木兔在防护林里穿过,还有那些草方格固沙带和被沙埋得只剩一角的阻沙栅栏。再往里走,谁都不知道还会发现什么。这就是沙漠,风一刮,能把许多宝贝带到地面,当然埋掉的却是更多的东西。
我们在喀什遇到的老董就擅长在沙漠里拣东西,眼力好而且还不迷路。老董说这是个绝招:当你发现路边有好东西的时候,别停下,再继续朝前走一段,然后顺原路退回,拣上东西后,按照刚才留下的脚印继续走,方向就不会有错了。回到城里,老董会把拣来的小玩意磨成珠串上绳送人。老董搞特种旅游,由他们这些人带着,沙漠腹地的游客变得越来越多。大麻扎、大河沿、红白山都是这些年来沙漠旅游的热点。
古代交通线
其实,并非只有现代公路能穿越塔克拉玛干,与沙漠公路、石油公路平行的还有纵横在沙漠腹地的古代交通线。作为沙漠旅游景点之一的红白山(麻扎塔格),实际上正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戍所。最近,麻扎塔格已被确立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麻扎塔格位于和田河下游中段西岸,据我们在和田认识的艾热提说,和田河和墨玉河在这里汇入塔里木河。山上遗有汉代戍堡、唐代佛寺和宗教战争时的伊斯兰麻扎。山上虽然筑着戍堡烽燧,但山下却是水湾驿站。因此麻扎塔格的存在不是阻挡而是连接,不是断绝而是沟通。沿麻扎塔格脚下的和田河一直北上,就是纵贯塔克拉玛干的古代交通干道,那么是否还存在一条横切沙漠的古代交通线呢?
多次出入沙漠的老艾说,他从未听说过。但有学者认为,“从麻扎塔格古堡遗址往东,把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下游三角洲上的遗址至且末连接起来,就显示出一条横向的古代交通线。顺着麻扎塔格南麓西行,沿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葛尔河至和田、莎车、疏勒等地,这又是一条沟通喀什至帕米尔山路的古代交通线。”可以想像,两线相接便是条像彩虹一样美丽的弧线。在研究西域交通史的北大教授林梅村看来,这是有典籍记载而真实存在的。对于好奇探胜的游客来讲,游览红白山时,或许又多了一层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行走的可能。
印象
由道路展开的迁徙
沿着《汉书》里记载的这条绿色走廊,就是正在修建的“阿克苏-阿拉尔-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的第二条沙漠公路。路基已全线贯通,路面也已修好了三分之一。而我们这次走的是民丰-轮台———我国第一条沙漠公路,两条平行的路并驾齐驱后,这片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将会变得越来越热闹,因为522公里的路只要区区几小时。纵贯塔克拉玛干的交通线古今都有,不过,无论是古道还是新路,由道路展开的迁徙生活中,一个旅人在谋求生存与得到生命的补给上,古今并没有大的差别。
《汉书》记载:“姑墨(今阿克苏一带)南至于阗(今和田)马行十五日”;这表明汉至北魏,于阗与姑墨、龟兹都是直通的。到了唐代,沿于阗河已形成南北交通的绿色走廊。18世纪以来,这条绿色走廊又成为一条军事要道,在大小和卓叛乱时,清兵2000人由阿克苏沿和田河至和田大败叛军;民国初年,新疆督办曾指令和田县知事每70里设一驴站,两驴站设一马站,每站盖住房、畜圈并开挖井水;1949年12月,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沿此路进驻古城和田。足以证明,这条从南到北纵贯塔克拉玛干的绿色通道自古至今没有断过行人。
交通
通往大麻扎
从和田出发至乌鲁木齐,如想在白天欣赏沙漠景色,需一早乘坐从和田客运总站出发的卧铺车,宇通卧铺票价301元。奔驰卧铺票价370元。经过站:和田—轮台—库尔勒—焉耆—托克逊—乌鲁木齐。
自驾车走沙漠公路,沿途有塔中加油站。另外在距离民丰70公里的地方,有岔路通往大麻扎(距沙漠公路17公里,指示牌上的名称是“帕地夏依木”)。大麻扎就建在尼雅河床西岸的台地上,埋葬的是位伊斯兰教圣徒,每年都有一些来自附近甚或是很远地方的信徒到这里朝圣。在沙漠南道,这个麻扎很有些名气。由于游客增多,已开始收费。
线路
豪华沙漠团
十几年前还与世隔绝的大河沿,如今每年都有几百名游客光顾。旅行社仍是有力的组织者,眼下的热线是从和田—于田—大河沿—红白山—和田。除在大河沿村进入红白山每人要雇佣2峰半骆驼外,全程都是4人一辆的6缸四驱越野车。新疆和田国旅的总经理陈亮说,10天行程,1万多元的报价,游客每天能吃到有面包、油饼、薯条和咖啡的早餐,还有厨师做的至少有4个热菜的晚餐。狭长的大河沿村全长180公里左右,陈亮的线路能经过这个村的五六户人家,据说都是砖房,并且已经通水通电。大河沿的原始魅力似乎有所衰退。
采写/摄影:刘旻
从国道拐上沙漠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南起民丰315国道,北至轮台314国道,直插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然后横跨“无缰之马”的塔里木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原始胡杨林从河岸开始,点缀着沙漠的尾巴。
走国道与走沙漠公路完全两样。国道穿城过县“惊起沙鸥一片”的景象,让人充满期待。从莎车一路向东到民丰,沿途戈壁绵延与白杨夹道相互交替,偶尔 还有小片向日葵的身影。沿途村落的两头一般都有笔直的白杨林,维族人斜坐在平板车上,鞭子一举,毛驴奋蹄“得得”前行。碰上巴扎,场面顿时尘土飞扬起来。驴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将妇挈雏,举家同游。即使在巴扎上没什么收获,平板车上的人也一样快乐,谈笑风生过后还站起来来场驴车竞技,体会驴车的奔腾之势。生长在喀什的司机邹勇说,他小时候,从村里来的维族人是把两只鞋拴起来挂在脖子上,快到巴扎时,洗净脚再把鞋穿上。赶完集了,往家走上一段,又把鞋脱下来照旧挂上脖子。维族人赶巴扎的激动是最朴素的。
转上沙漠公路,红尘万丈的景象一下子被切入到天地初开的混沌。放眼望,枯黄的沙子掩埋万物。起伏的路面,龙卷风裹着细沙一路拂过。暗淡天色下,死掉的胡杨树伸展着诡异的枝桠,泛着铅灰。正是礼拜的时间,路边沙漠里,虔诚的穆斯林停下车,西向斜阳,一揖到地,长跪不起。也有人这样享受沙漠的方式,“傍晚把车往公路边一停,躺在沙子上就能睡上一觉”。邹勇很怀念1994年前长途拉货的日子。路上都是开公车的,相互特别照应。那时候没手机,车坏了也不怕。小毛病大家帮着一起修,遇到大部件坏了,别的车也会带口信给前面的修理站,还会把囊和水辗转地递到你手上。夜里,你打开车灯在车边睡觉,货也不会丢。现在私车多了,路上的规矩也早就变了。
109口井
白天的沙漠公路是另一番景象。沙丘起伏,翰海通途,油车轰鸣,一路都是“控制情绪关心别人”的路标。路养人,人养路,以前只走军车的公路偶尔也会出现五六户人家和抱着西瓜走的当地人。邹勇说,他们看着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公路两边,人工滴灌的黑色管线延伸出大片大片绿色植被,灌溉用水的源头是那些红顶蓝墙,写有“水井房”标志的小屋,522公里的沙漠公路上,这样的水井房有108个,住的都是夫妻。
099号水井房的主人是吴招英和冉光艳,水井房两头5公里的沙地里都被他俩种上了果树,还有梭梭、红柳、沙拐枣这三种能用咸水灌溉的防沙植物。去年种下去,今年绿阴已小成气候。看来,不下雨光蒸发的沙漠下面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后院里,水在地下100米处就被抽了上来,老吴还有个偏方,将养料混合到水里,再滴灌给植物。他的绿化因此要好过其他的水井房。矿化度在3克升到5克升的地下水,人已经无法饮用,老吴喝的、用的水是他所在的绿化公司运来的,用1米多高的蓝色塑料桶装着,放在房间的墙角里,这桶水要用半个月。除此之外,房间里还有统配的一张双人床,一个立柜和一张茶几。冉光艳拿着苍蝇拍站在窗边说就等着10月底放假了。水井房的工作从每年2月开始,11月结束,除头3个月植树外,其余就是补种,日子虽然枯燥,但比种地好多了。他们来自四川资阳,在喀什那边种地种亏了,于是到了这里。每天七点起来打开柴油发电机,晚上10点关机,偶尔也会骑上公司配的自行车到其他水井房里串门。工资是一次性发放,年底才能拿到,每人每月700元,虽然不多,但“俩人一年也花不掉10块钱”。
除了水井房的108口井,在335公里处的塔中加油站还有一口井,叫“思源井”,这口井的不同之处是有了淡化水净化装置,以往要到7公里外的塔中作业区买水的麻烦不复存在。
沙漠的存货
尽管塔克拉玛干的前身就是一片沧海,但它现在作为亚洲大陆的中心却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方。“海”里总有丰富的存货,从沙漠公路下来再爬上旁边的沙山,能看到黑色管线上水珠在闪光,管线下有一小圈水晕,中心长着一棵孱弱的小苗。或许还看到后腿长的塔里木兔在防护林里穿过,还有那些草方格固沙带和被沙埋得只剩一角的阻沙栅栏。再往里走,谁都不知道还会发现什么。这就是沙漠,风一刮,能把许多宝贝带到地面,当然埋掉的却是更多的东西。
我们在喀什遇到的老董就擅长在沙漠里拣东西,眼力好而且还不迷路。老董说这是个绝招:当你发现路边有好东西的时候,别停下,再继续朝前走一段,然后顺原路退回,拣上东西后,按照刚才留下的脚印继续走,方向就不会有错了。回到城里,老董会把拣来的小玩意磨成珠串上绳送人。老董搞特种旅游,由他们这些人带着,沙漠腹地的游客变得越来越多。大麻扎、大河沿、红白山都是这些年来沙漠旅游的热点。
古代交通线
其实,并非只有现代公路能穿越塔克拉玛干,与沙漠公路、石油公路平行的还有纵横在沙漠腹地的古代交通线。作为沙漠旅游景点之一的红白山(麻扎塔格),实际上正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和戍所。最近,麻扎塔格已被确立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麻扎塔格位于和田河下游中段西岸,据我们在和田认识的艾热提说,和田河和墨玉河在这里汇入塔里木河。山上遗有汉代戍堡、唐代佛寺和宗教战争时的伊斯兰麻扎。山上虽然筑着戍堡烽燧,但山下却是水湾驿站。因此麻扎塔格的存在不是阻挡而是连接,不是断绝而是沟通。沿麻扎塔格脚下的和田河一直北上,就是纵贯塔克拉玛干的古代交通干道,那么是否还存在一条横切沙漠的古代交通线呢?
多次出入沙漠的老艾说,他从未听说过。但有学者认为,“从麻扎塔格古堡遗址往东,把克里雅河、尼雅河、安迪尔河下游三角洲上的遗址至且末连接起来,就显示出一条横向的古代交通线。顺着麻扎塔格南麓西行,沿和田河、叶尔羌河、喀什葛尔河至和田、莎车、疏勒等地,这又是一条沟通喀什至帕米尔山路的古代交通线。”可以想像,两线相接便是条像彩虹一样美丽的弧线。在研究西域交通史的北大教授林梅村看来,这是有典籍记载而真实存在的。对于好奇探胜的游客来讲,游览红白山时,或许又多了一层无限遐想的空间和行走的可能。
印象
由道路展开的迁徙
沿着《汉书》里记载的这条绿色走廊,就是正在修建的“阿克苏-阿拉尔-和田”———穿越塔克拉玛干的第二条沙漠公路。路基已全线贯通,路面也已修好了三分之一。而我们这次走的是民丰-轮台———我国第一条沙漠公路,两条平行的路并驾齐驱后,这片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将会变得越来越热闹,因为522公里的路只要区区几小时。纵贯塔克拉玛干的交通线古今都有,不过,无论是古道还是新路,由道路展开的迁徙生活中,一个旅人在谋求生存与得到生命的补给上,古今并没有大的差别。
《汉书》记载:“姑墨(今阿克苏一带)南至于阗(今和田)马行十五日”;这表明汉至北魏,于阗与姑墨、龟兹都是直通的。到了唐代,沿于阗河已形成南北交通的绿色走廊。18世纪以来,这条绿色走廊又成为一条军事要道,在大小和卓叛乱时,清兵2000人由阿克苏沿和田河至和田大败叛军;民国初年,新疆督办曾指令和田县知事每70里设一驴站,两驴站设一马站,每站盖住房、畜圈并开挖井水;1949年12月,解放军二军五师十五团沿此路进驻古城和田。足以证明,这条从南到北纵贯塔克拉玛干的绿色通道自古至今没有断过行人。
交通
通往大麻扎
从和田出发至乌鲁木齐,如想在白天欣赏沙漠景色,需一早乘坐从和田客运总站出发的卧铺车,宇通卧铺票价301元。奔驰卧铺票价370元。经过站:和田—轮台—库尔勒—焉耆—托克逊—乌鲁木齐。
自驾车走沙漠公路,沿途有塔中加油站。另外在距离民丰70公里的地方,有岔路通往大麻扎(距沙漠公路17公里,指示牌上的名称是“帕地夏依木”)。大麻扎就建在尼雅河床西岸的台地上,埋葬的是位伊斯兰教圣徒,每年都有一些来自附近甚或是很远地方的信徒到这里朝圣。在沙漠南道,这个麻扎很有些名气。由于游客增多,已开始收费。
线路
豪华沙漠团
十几年前还与世隔绝的大河沿,如今每年都有几百名游客光顾。旅行社仍是有力的组织者,眼下的热线是从和田—于田—大河沿—红白山—和田。除在大河沿村进入红白山每人要雇佣2峰半骆驼外,全程都是4人一辆的6缸四驱越野车。新疆和田国旅的总经理陈亮说,10天行程,1万多元的报价,游客每天能吃到有面包、油饼、薯条和咖啡的早餐,还有厨师做的至少有4个热菜的晚餐。狭长的大河沿村全长180公里左右,陈亮的线路能经过这个村的五六户人家,据说都是砖房,并且已经通水通电。大河沿的原始魅力似乎有所衰退。
采写/摄影:刘旻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