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如画仙境
宝石凤亭
吴山大观
长忆西湖,西湖不仅是天下美景,而且更由于笔者在少年时代曾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那时常常去游西湖,因此对它可谓情有独钟。“西湖十景”已众所周知,特别是如今修复了雷峰塔,十景已补齐,令人欣然。然而西湖还有“西湖十八景”,这些景如今也许已鲜为人知吧。
“西湖十八景”产生得较晚。“西湖十景”产生于南宋,后来到了元代,又有“钱塘十景”之说;“西湖十八景”则产生于清代。 这十八景即“湖山春社”、“功德崇坊”、“玉带晴虹”、“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不过,其中有几个景点已远离西湖,所以有人称之为“杭州十八景”。在此,对这十八景作一些粗浅的评析。
湖山春社
原在岳王庙西南,前临金沙涧,面对岳湖,与苏堤相邻,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所建。此祠是利用明宦官魏忠贤的生祠改建而成的。祠中塑神像,称湖山正神;旁边塑十三个女像,为十二月及闰月花神。还有四时催花使者像,放在春社边上。祠宇中红莺紫燕,杂色陈列,人在其中如置身于粉黛丛中。清代诗人俞曲园曾有一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原址西边有清泉从竹径中流出,有兰亭曲水之致。当时曾辟地为园。清康熙皇帝曾题“竹素园”匾额。边上筑有一亭,名流觞亭。亭西有临花舫。再往西为水月亭,后改为聚景楼。最后为观瀑轩、泉香室等。
此地从前每逢春社,人们多来祈福。这里更是士女如云,画鼓灵箫,喧阗竟日,盛况空前。
功德祟坊
实指钱王祠,此祠在涌金门外,为宋熙宁十年(1077年)时杭州知州事赵建,苏轼撰碑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因祠渐近废圮,故重建,并在祠前立一石坊,题为“功德坊”。此坊俯临湖面,沙堤平坦,四周遍植杨柳。每当春日,垂柳披拂;万绿丛中,碧宫丹殿掩映,景致非凡。至若旭日初升,霞光绚烂,湖波荡漾,景色清朗。如果晓雾迷离,风云弥漫,遥望西面诸山,则又是一番风光。清代著名学者厉锷,对此描述如下:
吴越勋名迥莫齐,天书新降武都泥。
峥嵘重见龙山观,赑屭犹存玉局碑。
夹岸云霞烘画壁,满湖风雨卷灵旗。
舣舟小住垂杨下,原采香苹荐一卮。
玉带晴虹
在苏堤之西的金沙港西面,其实这是一座桥,与苏堤的望山桥相对。清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在望山桥北作金沙堤,又在堤上构石梁以通里湖舟楫。当时因为港中溪流湍急,故设三洞以疏导水势。其形如带环,所以取名玉带桥。原来桥与关公祠相接,回廊绕水,朱栏倒影,金碧澄鲜。桥上筑红亭,如飞鸟张翼;桥畔桃柳夹映,晴光照灼,正如长虹横亘天际,与苏堤上的六桥前后相映,更觉景色宜人。今之桥亭为1982年重修之物,形象更为灿烂可观。
海霞西爽
在孤山西侧,这里有一高阜如平台,下面是宋代西太乙宫的故址,上有挹翠堂、望海阁。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平台上构筑一亭,因为亭子在孤山之西,就取古人说的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之意,题额为“西爽”,并称此景为海霞西爽。清代文人沈甲有《海霞西爽》诗曰:
西麓冈如砥, 亭前万象留。
白涵沧海静, 红映彩霞流。
气豁高旻晓, 神清虚籁秋。
平连处士宅, 梅韵喜兼收。
梅林归鹤
宋代诗人林和靖(公元967~1028年)养有一只鹤,取名“鹤皋”。他外出游湖,若有客人来时,其家童便开笼放鹤,他望见鹤飞来,便知道有客,就返棹而归。这就被称为“梅林归鹤”。清代文人陆秩有《梅林归鹤》诗:
漫山琪树晚霏微,嘹唳胎禽薄暮归。
已伴山妻居雪坞,更逢仙客返柴扉。
暗香深处巢丹顶,疏影横时曳缟衣。
最好氋氃看戢翼,葑田月色映清辉。
诗中的“暗香”、“疏影”指的就是林和靖原诗《梅花》中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元代书画家赵子昂有《题孤山放鹤图》二首,其一曰:
西湖清且涟漪, 扁舟时荡晴晖。
处处清山独往, 翩翩白鹤迎归。
对林和靖的这种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欣羡之情。
鱼沼秋蓉
明代利用“三潭印月”的三潭旧址,筑起一带环形堤埂,使之成为湖中之湖,用以放生畜鱼,名叫放生池。当时这里还建有一座建筑叫德生堂,由和尚看守,禁止人们到这里来捕鱼。环池四周,遍植木芙蓉。每当秋日,木芙蓉开放,环堤五色缤纷,烂若绮霞。到了清代,这里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如今堤上的木芙蓉虽已消失,但池中的荷花却十分兴盛。清代文人张云锦有《鱼沼秋蓉》诗云:
百顷琉璃似镜平,夹堤红艳自盈盈。
游鳞密藻翻秋渚,靧面新状炫晚晴。
乍觉影浮濠濮境,只疑人住锦官城。
明月花近三潭发,绰约仙姿下玉京。
诗中的“濠濮”,即古人观鱼之地,苏州留园有濠濮亭,北京北海有濠濮涧。“锦官城”,即四川成都。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有“花重锦官城”句。
莲池松舍
西湖孤山路口,旧时这里有龙王堂,宋代又称水仙王庙,位于望湖亭的后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在望湖亭旧址又建一座亭,名曰“平湖秋月”。路之北建造马公祠,后又改为莲池庵。庵旁有一莲池,宽达数亩。池中盛产白莲,夏季开花,香气甚浓,可谓清芬馥郁,如对七宝莲台。
清雍正五年(1727年),这里又改建为精舍。但前楹仍祀水仙,后楹为楼,供奉白衣大士。自此,湘帘窣地,清磬声圆,莲池精舍,同结异香,就成为西湖一大胜景。清代文人沈德潜有《莲池松舍》诗:
深院昼阴沉,风过识梵音。
绿窗断尘梦,香阁启禅林。
白拂六对课,青莲百岁心。
还参老龙像,咒水作甘霖。
宝石凤亭
宝石即宝石山,凤亭即宝石山上的来凤亭。此亭建造在宝石山的岩石上,飞檐翘角,玲珑剔透,造型优美,与秀丽的保俶塔东西对峙。来凤亭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据《西湖志》记载:“宝石山形若翔凤,保俶塔在其巅,宛如凤嘴。……雍正九年,总督李卫建亭,题曰来凤。”清代著名学者励鹗有《宝石山亭》诗:
雕亭高耸缓跻攀,一一峰峦佛髻鬟。
更坐落星岩石上,犹言吴越旧封山。
每当秋高气爽时节,这里木落天高,蓝天白云映衬之下,山岩瘦削,俊美多姿,可谓天然美景,游人如织。“宝石凤亭”成为当时的西湖一大胜景。直到如今,这里仍是人们游赏之胜地。
亭湾骑射
在涌金门外,沿西湖向北,再折向西,这里水面弯曲,也是一处动人的景,富有层次。原来这里建有亭子,名叫“黑亭子”,所以此处又叫“亭子湾”。这里倚城面湖,平沙浅草,景观开阔。清代驻防营中的八旗子弟,常在这里习武,故曰亭湾骑射。
这一处景,有绿柳万株之称,柳树中间植桃杏梅李,每当春日,可谓桃红柳绿,景色动人之至。到夏天,湖面新荷浮出水面,绿叶红葩,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但景美,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在清代,更精彩的当数八旗子弟校阅的场面。这里红旗如云,弓刀竞响,鼓角齐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就是“亭湾骑射”的壮观场景。清时诗人沈德潜有《亭湾骑射》诗云:
雉堞回环处,孤亭突兀间。
弓刀方竞响,花竹有余闲。
蕉石鸣琴
此景在丁家山。丁家山为南高峰支脉,西接大麦岭,这里三面临湖,与孤山遥遥相对,所以又叫“小孤山”。清雍正九年(1731年),浙江总督李卫十分喜爱丁家山一带,这里不但风景好,而且幽静。后来这里便开辟一条山道,共200余级。丁家山下,沿湖遍植桃花,并在山腰间筑亭,作为游人休息之所。山顶建有一座八角亭,悬崖处护以石栏杆。站在亭前,四面远眺,波光山色尽收眼底。清代钱塘文人厉鹗有《登丁家山新亭》诗:
百啭莺阑百舌催,游人争向此山来。
双亭半倚林萝出,一壑中分紫翠开。
笑挽风光归健笔,醉邀湖饮入深杯。
平生野服宜春服,惹得松花竹粉回。
八角亭旁有一座舫舟(旱船),轩槛临空,远远望去,宛若漂浮在湖面之上的仙舟。舫室前面,秀石林立,形状多似芭蕉,因此题名为“蕉石山房”。蕉石的跟前有一口天然小池,泉水从石罅中流入池中,清澈见底。磴道之南还有一块石壁,高达丈许。壁前有一块石,伫立如屏,称为“蕉屏”。屏后置有石兽、石几,若有人携琴来此,奏一曲“梅花三弄”,可谓赏心乐事,故此景称为“蕉石鸣琴”。
晚清文人刘学询,广东人,他十分喜爱杭州西湖,便决定在丁家山的后面造园。他把自己家中的雕刻门窗、钟鼎画案等拆下来,包括精美的家具等都运来杭州,在此建造起一座美丽的园林,就是刘庄。现在刘庄属西湖宾馆。刘庄亦是毛泽东生前来杭州时常住之处。
玉泉鱼跃
玉泉位于玉泉山之东,灵峰青芝坞口。此景因有晶莹如玉的泉水而得名。此处原有一座清涟寺,寺早废,只留下寺中的放生池尚在,称“鱼乐国”,为一处水院。1964年,将原有的建筑全部拆除,改建成一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改建后的玉泉庭院,面积不到1公顷,小巧而紧凑,甚为雅致。进入大门后,迎面就是一个方形大框,框内可见小天井,内有一块嵯峨的湖石,旁边点缀着翠竹、灌木,好似一幅立体的写意画,十分可人。沿着半廊入内,就是玉泉的主庭院。这是个水院,庭院其实是个长方形的鱼池。这个庭院的建筑形式采用浙江民居建筑形式,由回廊、茶室、花厅等组成。整个建筑除了“鱼乐国”水庭外,还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等大小不等的院子组成。在空间处理上,运用“小中见大”手法,又用不同的闭、敞、宽、窄等变化,耐人寻味。回廊曲折,庭院深幽;既有分隔,又相通联;景中有景,园中有园,令人有置身于画中之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美玉泉:“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它与龙井、虎跑合称西湖三大名泉。玉泉还有一则故事,相传南朝时,玉泉有净空院,灵悟大师昙超在此说法。有一老者来此说:“我龙也,世居富春鹿山,兄弟五人,我为长。去冬邑民凿山陶甓,侵我室庐,群龙怒而不雨,今累月矣。诸弟不从我言,愿师一往化之。”超问:“此庵亦无水,汝能致之乎?”老人抚掌而泉出。所以玉泉又名“抚掌泉”。
凤岭松涛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使时,十分喜爱到凤凰山附近游赏,他曾作诗《湖山夜归》: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辔玲珑。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半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炬红。
南宋时,这里是皇宫附近,碧瓦参差,与夹道巨松相映,更觉可观。南宋以后,平为大道,松亦已大大减少了。
清雍正八年(1730年),这里补种松树万株,旧观得以恢复。若大风过处,其松涛之声,竟如洪涛澎湃,与江上潮声相呼应,气雄势壮。
上世纪80年代,这附近又辟“梁祝遗址”公园,是按《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来建园的,相传梁、祝在钱塘读书的地方就在凤凰山麓的万松书院。故事中的“十八相送”处就在这附近。于是这里就建造起“十八相送之路”、“梁祝书院”、“草桥亭”等,也为“凤岭松涛”增姿添色。 湖心平眺
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叫湖心亭,居全湖之中心。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湖心亭自宋、元历国初(明初),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三塔鼎峙。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六十家小说》载,西湖三怪,时出迷惑游人,故厌师作三塔以镇之。”寺与三塔在明孝宗时已废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府孙孟寻遗址,又建亭其上,周围树石栏杆。万历四年(1576年)重建时,匾额题“太虚一点”、“宛在水中央”。其楹联为:
亭立西湖,宛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苏公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湖心亭初建时名叫振鹭亭,因为这一带曾是鹭鸶出没之处。1669年,清康熙皇帝南巡到此游览,觉得这里幽静非凡,所以题“静观万类”匾,又有一楹联: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他还作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各一首。又在楼上题了“天然图画”四字匾额。他的诗后来勒石立于亭中。
如今的湖心亭是1953年重建的。外观两层,黄色琉璃瓦屋顶,四面围以栏杆,翘角飞檐,朴素明朗,似有白居易诗中的“蓬莱宫在水中央”之感。
明代文人祝时泰有湖心亭诗,其中有“湖心塔寺昔曾经,孤屿今来见此亭。新水影摇双楹碧,旧山光映四檐青。……”不但写出了这里的景观,也写出了它的变迁。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有《虞美人》词:“一轮乍透疏林缺,洗尽人间热。湖心亭上倚栏杆,便觉琼楼玉宇在尘寰。树荫满地留苹藻,夜静光愈皎。天心水面两相摩,时有银刀拔刺跃金波。”
若登上湖心亭,极目四野,西子湖之景物可谓一览无余,大好风光,纷呈眼底。
吴山大观
吴山位于西湖之东南,杭州城区之西南,由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山相连而成。吴山又称胥山,春秋时吴王夫差将伍子胥杀害,将其尸投之江(钱塘江)之中,后来封其为潮神,在吴山立庙祀之,故吴山又名胥山、伍山。
吴山名胜古迹甚多,在此不再赘述,只说西湖十八景之一的“吴山大观”。吴山紫阳山上原来有大观台,在此观望西湖,景色如画。转过身去,远望钱塘江,一片浩渺,令人感慨。回望杭城,市井街巷,有繁华之胜,故此之景为“吴山大观”。清时文人沈德潜有《吴山大观》诗:
千尺峰头策杖藜,大观台榭俯丹梯。
玲珑石窦邻仙窟,璀璨龙章拱玉题。
湖影长堤分内外,江流全浙划东西。
凭高无限苍茫意,一抹遥山指会稽。
天竺香市
天竺香市在灵隐寺之南天竺山中,自灵隐山门直上至天门山上,周围数十里,散布着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又叫三天竺)三个古寺,分别称法喜寺、法净寺及法镜寺。从灵隐到天竺有两条路可通;一条路是由灵隐前山去天竺,两边山峦环抱,竹林深郁,风景秀丽;另一条是由灵隐经法云弄,上枫树岭、中印峰,一直到上天竺。
明清时,这三个寺香火甚盛,据《西湖志》记载:“方春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大士,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更有自远方负担而至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回向未有不至此者。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大士宝像,各有化身,不相沿袭,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焚修,真佛国也。”故称“天竺香市”。
自龙井往北有小路,翻过棋盘山,就可到三天竺。有体力者常徒步行游之,这里山野自然,甚有情趣。
云栖梵径
其实,“云栖梵径”已远离西湖。五云山在西湖之西约20余公里。此山海拔344.7米,比北高峰还高31米。这里有云栖坞,面积21公顷。相传这里五色祥云时有盘旋,故名五云。
从云栖口沿石板路直至坞中,路两旁绿竹遮天蔽日,山径纡曲,延缘数十里,无比深郁。沿途设有回龙、洗心、双碑等路亭,道旁溪水叮咚,并时闻啼鸟之声。若盛夏至此,如入清凉世界。
云栖原有一古寺,始建于吴越时,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名为栖真,明弘治年间又改为云栖寺。清康熙帝曾多次来此,并写了不少诗篇。
云栖寺前有大竹,康熙赐名为“皇竹”。寺内原有不少碑文,壁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之金刚经石刻,可惜已毁。
云栖梵径又叫云栖竹径。自三聚亭始,至云栖坞止,长约1公里,路宽约3米,这里景色特异。沿途石径又窄,翠竹成荫,仰首不见天日。竹径一侧,清溪顺流而下,曲曲弯弯,与竹径时远时近,若即若离。
韬光观海
韬光位于灵隐之西,北高峰南坡半山腰,距灵隐寺约3公里许。自山路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一路上古木苍翠,修篁茂密:路边山泉,溪流淙淙,幽雅非凡。明代文人萧士玮对此赞赏道:“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韬光原是个寺,这里楼台亭阁,依山就势,自然得体。这里原叫巢枸坞,唐代时在此建广严庵,后废。宋时又在此建法安院,均是佛教圣地。
“韬光”之名,始于唐代。唐高僧韬光禅师曾在此卓锡而得名。相传韬光禅师原在四川修行,后辞师出游,师傅对他说:“遇天可前,遇巢即止。”他到达巢枸坞时,正值白乐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猛然感悟,于是便在此住下。后来他与白乐天关系甚好,结为诗友。有一次白乐天写诗邀韬光进城,诗曰: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清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但韬光禅师不肯去,并回诗一首,诗中有”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之句。
于是白乐天只得上韬光去就他。两人亲自汲水烹茗,一面喝茶一面论文吟诗。如今韬光的烹茗井,相传就是当年白乐天与韬光禅师汲水烹茗之处。
相传宋代苏东坡等均流连于此。
如今韬光寺已圮,后来在此建了一座羽式的敞厅。厅旁有韬、诵芬阁等。这里还有一个水池,名“金莲池”,相传即为当年韬光禅师引水种植金莲之处。现在池水仍清,且久旱不涸。池中有花,小而黄,茎上有椭圆形叶子,就是金莲。池边新建了一座亭,名“一瓯”。
韬光寺上方有“观海亭”,可看到钱塘江。亭下有“炼丹台”。台后有一小洞“丹崖石室”,据说是吕纯阳炼丹之处。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知客厅前有一副楹联: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韬光观海”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登上观海亭,可极目西子湖和钱塘江。而所谓“海”,其实就是钱塘江,故曰“观海”。
西溪探梅
西溪位于杭州之西北,从古荡西至留下约9公里。这里南侧是山峦,北侧是水网地带。曲水弯环,群山围绕,景色如画。这里原来多植梅,据《西湖志》记载:“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入,弥漫如雪。更有湘英、绿萼、花种不一……而华亭、石坞之间,有泉一泓,雪沤旋起作插花瓣,若与溪上之梅相似,亦一奇也。”可惜此景已全消失了。
其实“西溪探梅”、“云栖梵径”及“韬光观海”等已远离西湖,但仍属西湖十八景。
“西湖十八景”产生得较晚。“西湖十景”产生于南宋,后来到了元代,又有“钱塘十景”之说;“西湖十八景”则产生于清代。 这十八景即“湖山春社”、“功德崇坊”、“玉带晴虹”、“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不过,其中有几个景点已远离西湖,所以有人称之为“杭州十八景”。在此,对这十八景作一些粗浅的评析。
湖山春社
原在岳王庙西南,前临金沙涧,面对岳湖,与苏堤相邻,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卫所建。此祠是利用明宦官魏忠贤的生祠改建而成的。祠中塑神像,称湖山正神;旁边塑十三个女像,为十二月及闰月花神。还有四时催花使者像,放在春社边上。祠宇中红莺紫燕,杂色陈列,人在其中如置身于粉黛丛中。清代诗人俞曲园曾有一楹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原址西边有清泉从竹径中流出,有兰亭曲水之致。当时曾辟地为园。清康熙皇帝曾题“竹素园”匾额。边上筑有一亭,名流觞亭。亭西有临花舫。再往西为水月亭,后改为聚景楼。最后为观瀑轩、泉香室等。
此地从前每逢春社,人们多来祈福。这里更是士女如云,画鼓灵箫,喧阗竟日,盛况空前。
功德祟坊
实指钱王祠,此祠在涌金门外,为宋熙宁十年(1077年)时杭州知州事赵建,苏轼撰碑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因祠渐近废圮,故重建,并在祠前立一石坊,题为“功德坊”。此坊俯临湖面,沙堤平坦,四周遍植杨柳。每当春日,垂柳披拂;万绿丛中,碧宫丹殿掩映,景致非凡。至若旭日初升,霞光绚烂,湖波荡漾,景色清朗。如果晓雾迷离,风云弥漫,遥望西面诸山,则又是一番风光。清代著名学者厉锷,对此描述如下:
吴越勋名迥莫齐,天书新降武都泥。
峥嵘重见龙山观,赑屭犹存玉局碑。
夹岸云霞烘画壁,满湖风雨卷灵旗。
舣舟小住垂杨下,原采香苹荐一卮。
玉带晴虹
在苏堤之西的金沙港西面,其实这是一座桥,与苏堤的望山桥相对。清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在望山桥北作金沙堤,又在堤上构石梁以通里湖舟楫。当时因为港中溪流湍急,故设三洞以疏导水势。其形如带环,所以取名玉带桥。原来桥与关公祠相接,回廊绕水,朱栏倒影,金碧澄鲜。桥上筑红亭,如飞鸟张翼;桥畔桃柳夹映,晴光照灼,正如长虹横亘天际,与苏堤上的六桥前后相映,更觉景色宜人。今之桥亭为1982年重修之物,形象更为灿烂可观。
海霞西爽
在孤山西侧,这里有一高阜如平台,下面是宋代西太乙宫的故址,上有挹翠堂、望海阁。清雍正八年(1730年)在平台上构筑一亭,因为亭子在孤山之西,就取古人说的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之意,题额为“西爽”,并称此景为海霞西爽。清代文人沈甲有《海霞西爽》诗曰:
西麓冈如砥, 亭前万象留。
白涵沧海静, 红映彩霞流。
气豁高旻晓, 神清虚籁秋。
平连处士宅, 梅韵喜兼收。
梅林归鹤
宋代诗人林和靖(公元967~1028年)养有一只鹤,取名“鹤皋”。他外出游湖,若有客人来时,其家童便开笼放鹤,他望见鹤飞来,便知道有客,就返棹而归。这就被称为“梅林归鹤”。清代文人陆秩有《梅林归鹤》诗:
漫山琪树晚霏微,嘹唳胎禽薄暮归。
已伴山妻居雪坞,更逢仙客返柴扉。
暗香深处巢丹顶,疏影横时曳缟衣。
最好氋氃看戢翼,葑田月色映清辉。
诗中的“暗香”、“疏影”指的就是林和靖原诗《梅花》中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元代书画家赵子昂有《题孤山放鹤图》二首,其一曰:
西湖清且涟漪, 扁舟时荡晴晖。
处处清山独往, 翩翩白鹤迎归。
对林和靖的这种隐逸生活表现出一种欣羡之情。
鱼沼秋蓉
明代利用“三潭印月”的三潭旧址,筑起一带环形堤埂,使之成为湖中之湖,用以放生畜鱼,名叫放生池。当时这里还建有一座建筑叫德生堂,由和尚看守,禁止人们到这里来捕鱼。环池四周,遍植木芙蓉。每当秋日,木芙蓉开放,环堤五色缤纷,烂若绮霞。到了清代,这里就成了“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如今堤上的木芙蓉虽已消失,但池中的荷花却十分兴盛。清代文人张云锦有《鱼沼秋蓉》诗云:
百顷琉璃似镜平,夹堤红艳自盈盈。
游鳞密藻翻秋渚,靧面新状炫晚晴。
乍觉影浮濠濮境,只疑人住锦官城。
明月花近三潭发,绰约仙姿下玉京。
诗中的“濠濮”,即古人观鱼之地,苏州留园有濠濮亭,北京北海有濠濮涧。“锦官城”,即四川成都。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中有“花重锦官城”句。
莲池松舍
西湖孤山路口,旧时这里有龙王堂,宋代又称水仙王庙,位于望湖亭的后面。清康熙四十二年(1702年),在望湖亭旧址又建一座亭,名曰“平湖秋月”。路之北建造马公祠,后又改为莲池庵。庵旁有一莲池,宽达数亩。池中盛产白莲,夏季开花,香气甚浓,可谓清芬馥郁,如对七宝莲台。
清雍正五年(1727年),这里又改建为精舍。但前楹仍祀水仙,后楹为楼,供奉白衣大士。自此,湘帘窣地,清磬声圆,莲池精舍,同结异香,就成为西湖一大胜景。清代文人沈德潜有《莲池松舍》诗:
深院昼阴沉,风过识梵音。
绿窗断尘梦,香阁启禅林。
白拂六对课,青莲百岁心。
还参老龙像,咒水作甘霖。
宝石凤亭
宝石即宝石山,凤亭即宝石山上的来凤亭。此亭建造在宝石山的岩石上,飞檐翘角,玲珑剔透,造型优美,与秀丽的保俶塔东西对峙。来凤亭始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据《西湖志》记载:“宝石山形若翔凤,保俶塔在其巅,宛如凤嘴。……雍正九年,总督李卫建亭,题曰来凤。”清代著名学者励鹗有《宝石山亭》诗:
雕亭高耸缓跻攀,一一峰峦佛髻鬟。
更坐落星岩石上,犹言吴越旧封山。
每当秋高气爽时节,这里木落天高,蓝天白云映衬之下,山岩瘦削,俊美多姿,可谓天然美景,游人如织。“宝石凤亭”成为当时的西湖一大胜景。直到如今,这里仍是人们游赏之胜地。
亭湾骑射
在涌金门外,沿西湖向北,再折向西,这里水面弯曲,也是一处动人的景,富有层次。原来这里建有亭子,名叫“黑亭子”,所以此处又叫“亭子湾”。这里倚城面湖,平沙浅草,景观开阔。清代驻防营中的八旗子弟,常在这里习武,故曰亭湾骑射。
这一处景,有绿柳万株之称,柳树中间植桃杏梅李,每当春日,可谓桃红柳绿,景色动人之至。到夏天,湖面新荷浮出水面,绿叶红葩,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不但景美,而且富有诗情画意。
在清代,更精彩的当数八旗子弟校阅的场面。这里红旗如云,弓刀竞响,鼓角齐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这就是“亭湾骑射”的壮观场景。清时诗人沈德潜有《亭湾骑射》诗云:
雉堞回环处,孤亭突兀间。
弓刀方竞响,花竹有余闲。
蕉石鸣琴
此景在丁家山。丁家山为南高峰支脉,西接大麦岭,这里三面临湖,与孤山遥遥相对,所以又叫“小孤山”。清雍正九年(1731年),浙江总督李卫十分喜爱丁家山一带,这里不但风景好,而且幽静。后来这里便开辟一条山道,共200余级。丁家山下,沿湖遍植桃花,并在山腰间筑亭,作为游人休息之所。山顶建有一座八角亭,悬崖处护以石栏杆。站在亭前,四面远眺,波光山色尽收眼底。清代钱塘文人厉鹗有《登丁家山新亭》诗:
百啭莺阑百舌催,游人争向此山来。
双亭半倚林萝出,一壑中分紫翠开。
笑挽风光归健笔,醉邀湖饮入深杯。
平生野服宜春服,惹得松花竹粉回。
八角亭旁有一座舫舟(旱船),轩槛临空,远远望去,宛若漂浮在湖面之上的仙舟。舫室前面,秀石林立,形状多似芭蕉,因此题名为“蕉石山房”。蕉石的跟前有一口天然小池,泉水从石罅中流入池中,清澈见底。磴道之南还有一块石壁,高达丈许。壁前有一块石,伫立如屏,称为“蕉屏”。屏后置有石兽、石几,若有人携琴来此,奏一曲“梅花三弄”,可谓赏心乐事,故此景称为“蕉石鸣琴”。
晚清文人刘学询,广东人,他十分喜爱杭州西湖,便决定在丁家山的后面造园。他把自己家中的雕刻门窗、钟鼎画案等拆下来,包括精美的家具等都运来杭州,在此建造起一座美丽的园林,就是刘庄。现在刘庄属西湖宾馆。刘庄亦是毛泽东生前来杭州时常住之处。
玉泉鱼跃
玉泉位于玉泉山之东,灵峰青芝坞口。此景因有晶莹如玉的泉水而得名。此处原有一座清涟寺,寺早废,只留下寺中的放生池尚在,称“鱼乐国”,为一处水院。1964年,将原有的建筑全部拆除,改建成一座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新庭院。改建后的玉泉庭院,面积不到1公顷,小巧而紧凑,甚为雅致。进入大门后,迎面就是一个方形大框,框内可见小天井,内有一块嵯峨的湖石,旁边点缀着翠竹、灌木,好似一幅立体的写意画,十分可人。沿着半廊入内,就是玉泉的主庭院。这是个水院,庭院其实是个长方形的鱼池。这个庭院的建筑形式采用浙江民居建筑形式,由回廊、茶室、花厅等组成。整个建筑除了“鱼乐国”水庭外,还有古珍珠泉、晴空细雨池等大小不等的院子组成。在空间处理上,运用“小中见大”手法,又用不同的闭、敞、宽、窄等变化,耐人寻味。回廊曲折,庭院深幽;既有分隔,又相通联;景中有景,园中有园,令人有置身于画中之感。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美玉泉:“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它与龙井、虎跑合称西湖三大名泉。玉泉还有一则故事,相传南朝时,玉泉有净空院,灵悟大师昙超在此说法。有一老者来此说:“我龙也,世居富春鹿山,兄弟五人,我为长。去冬邑民凿山陶甓,侵我室庐,群龙怒而不雨,今累月矣。诸弟不从我言,愿师一往化之。”超问:“此庵亦无水,汝能致之乎?”老人抚掌而泉出。所以玉泉又名“抚掌泉”。
凤岭松涛
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使时,十分喜爱到凤凰山附近游赏,他曾作诗《湖山夜归》: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辔玲珑。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半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炬红。
南宋时,这里是皇宫附近,碧瓦参差,与夹道巨松相映,更觉可观。南宋以后,平为大道,松亦已大大减少了。
清雍正八年(1730年),这里补种松树万株,旧观得以恢复。若大风过处,其松涛之声,竟如洪涛澎湃,与江上潮声相呼应,气雄势壮。
上世纪80年代,这附近又辟“梁祝遗址”公园,是按《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来建园的,相传梁、祝在钱塘读书的地方就在凤凰山麓的万松书院。故事中的“十八相送”处就在这附近。于是这里就建造起“十八相送之路”、“梁祝书院”、“草桥亭”等,也为“凤岭松涛”增姿添色。 湖心平眺
西湖中的一个小岛,叫湖心亭,居全湖之中心。据《西湖游览志》记载:“湖心亭自宋、元历国初(明初),旧为湖心寺,鹄立湖中,三塔鼎峙。相传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测,所谓‘三潭印月’者是也。《六十家小说》载,西湖三怪,时出迷惑游人,故厌师作三塔以镇之。”寺与三塔在明孝宗时已废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知府孙孟寻遗址,又建亭其上,周围树石栏杆。万历四年(1576年)重建时,匾额题“太虚一点”、“宛在水中央”。其楹联为:
亭立西湖,宛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席开水面,恍苏公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湖心亭初建时名叫振鹭亭,因为这一带曾是鹭鸶出没之处。1669年,清康熙皇帝南巡到此游览,觉得这里幽静非凡,所以题“静观万类”匾,又有一楹联:
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他还作五言律诗和五言绝句各一首。又在楼上题了“天然图画”四字匾额。他的诗后来勒石立于亭中。
如今的湖心亭是1953年重建的。外观两层,黄色琉璃瓦屋顶,四面围以栏杆,翘角飞檐,朴素明朗,似有白居易诗中的“蓬莱宫在水中央”之感。
明代文人祝时泰有湖心亭诗,其中有“湖心塔寺昔曾经,孤屿今来见此亭。新水影摇双楹碧,旧山光映四檐青。……”不但写出了这里的景观,也写出了它的变迁。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有《虞美人》词:“一轮乍透疏林缺,洗尽人间热。湖心亭上倚栏杆,便觉琼楼玉宇在尘寰。树荫满地留苹藻,夜静光愈皎。天心水面两相摩,时有银刀拔刺跃金波。”
若登上湖心亭,极目四野,西子湖之景物可谓一览无余,大好风光,纷呈眼底。
吴山大观
吴山位于西湖之东南,杭州城区之西南,由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山相连而成。吴山又称胥山,春秋时吴王夫差将伍子胥杀害,将其尸投之江(钱塘江)之中,后来封其为潮神,在吴山立庙祀之,故吴山又名胥山、伍山。
吴山名胜古迹甚多,在此不再赘述,只说西湖十八景之一的“吴山大观”。吴山紫阳山上原来有大观台,在此观望西湖,景色如画。转过身去,远望钱塘江,一片浩渺,令人感慨。回望杭城,市井街巷,有繁华之胜,故此之景为“吴山大观”。清时文人沈德潜有《吴山大观》诗:
千尺峰头策杖藜,大观台榭俯丹梯。
玲珑石窦邻仙窟,璀璨龙章拱玉题。
湖影长堤分内外,江流全浙划东西。
凭高无限苍茫意,一抹遥山指会稽。
天竺香市
天竺香市在灵隐寺之南天竺山中,自灵隐山门直上至天门山上,周围数十里,散布着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又叫三天竺)三个古寺,分别称法喜寺、法净寺及法镜寺。从灵隐到天竺有两条路可通;一条路是由灵隐前山去天竺,两边山峦环抱,竹林深郁,风景秀丽;另一条是由灵隐经法云弄,上枫树岭、中印峰,一直到上天竺。
明清时,这三个寺香火甚盛,据《西湖志》记载:“方春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大士,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更有自远方负担而至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回向未有不至此者。三寺相去里许,皆极宏丽,大士宝像,各有化身,不相沿袭,晨钟暮鼓,彼此间作,高僧徒侣,相聚焚修,真佛国也。”故称“天竺香市”。
自龙井往北有小路,翻过棋盘山,就可到三天竺。有体力者常徒步行游之,这里山野自然,甚有情趣。
云栖梵径
其实,“云栖梵径”已远离西湖。五云山在西湖之西约20余公里。此山海拔344.7米,比北高峰还高31米。这里有云栖坞,面积21公顷。相传这里五色祥云时有盘旋,故名五云。
从云栖口沿石板路直至坞中,路两旁绿竹遮天蔽日,山径纡曲,延缘数十里,无比深郁。沿途设有回龙、洗心、双碑等路亭,道旁溪水叮咚,并时闻啼鸟之声。若盛夏至此,如入清凉世界。
云栖原有一古寺,始建于吴越时,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名为栖真,明弘治年间又改为云栖寺。清康熙帝曾多次来此,并写了不少诗篇。
云栖寺前有大竹,康熙赐名为“皇竹”。寺内原有不少碑文,壁间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书之金刚经石刻,可惜已毁。
云栖梵径又叫云栖竹径。自三聚亭始,至云栖坞止,长约1公里,路宽约3米,这里景色特异。沿途石径又窄,翠竹成荫,仰首不见天日。竹径一侧,清溪顺流而下,曲曲弯弯,与竹径时远时近,若即若离。
韬光观海
韬光位于灵隐之西,北高峰南坡半山腰,距灵隐寺约3公里许。自山路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一路上古木苍翠,修篁茂密:路边山泉,溪流淙淙,幽雅非凡。明代文人萧士玮对此赞赏道:“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
韬光原是个寺,这里楼台亭阁,依山就势,自然得体。这里原叫巢枸坞,唐代时在此建广严庵,后废。宋时又在此建法安院,均是佛教圣地。
“韬光”之名,始于唐代。唐高僧韬光禅师曾在此卓锡而得名。相传韬光禅师原在四川修行,后辞师出游,师傅对他说:“遇天可前,遇巢即止。”他到达巢枸坞时,正值白乐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猛然感悟,于是便在此住下。后来他与白乐天关系甚好,结为诗友。有一次白乐天写诗邀韬光进城,诗曰:
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
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
清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
但韬光禅师不肯去,并回诗一首,诗中有”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之句。
于是白乐天只得上韬光去就他。两人亲自汲水烹茗,一面喝茶一面论文吟诗。如今韬光的烹茗井,相传就是当年白乐天与韬光禅师汲水烹茗之处。
相传宋代苏东坡等均流连于此。
如今韬光寺已圮,后来在此建了一座羽式的敞厅。厅旁有韬、诵芬阁等。这里还有一个水池,名“金莲池”,相传即为当年韬光禅师引水种植金莲之处。现在池水仍清,且久旱不涸。池中有花,小而黄,茎上有椭圆形叶子,就是金莲。池边新建了一座亭,名“一瓯”。
韬光寺上方有“观海亭”,可看到钱塘江。亭下有“炼丹台”。台后有一小洞“丹崖石室”,据说是吕纯阳炼丹之处。
唐代诗人宋之问在知客厅前有一副楹联: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韬光观海”的名称即由此而来。登上观海亭,可极目西子湖和钱塘江。而所谓“海”,其实就是钱塘江,故曰“观海”。
西溪探梅
西溪位于杭州之西北,从古荡西至留下约9公里。这里南侧是山峦,北侧是水网地带。曲水弯环,群山围绕,景色如画。这里原来多植梅,据《西湖志》记载:“居民以梅为业,种梅处不事杂植,且勤加修护,本极大而有致。又多临水,早春花时,舟从梅树下入,弥漫如雪。更有湘英、绿萼、花种不一……而华亭、石坞之间,有泉一泓,雪沤旋起作插花瓣,若与溪上之梅相似,亦一奇也。”可惜此景已全消失了。
其实“西溪探梅”、“云栖梵径”及“韬光观海”等已远离西湖,但仍属西湖十八景。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