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字体: ]
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_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组图)_乐途旅游网

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

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_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组图)_乐途旅游网

登泰山,犹阅一部中国古代史

  泰山,是中华文明的第一圣山,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华文明5000年一脉相承,而泰山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中华文明史上忽隐忽现,如果把与泰山有关的历史人物、事件串联在一起,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长卷。古代的泰山号称“五岳独尊”,而今天的泰山则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泰山对广州人既神秘又陌生,最近因为泰山有 老虎出没的传闻,一下子激发了很多人对泰山的兴趣。我最近恰逢有机会重游泰山,老虎虽然没有见到,但却可以把所见、所闻、所感和你一起分享。南天门位于进入岱顶的垭口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经过慢十八盘、紧十八盘的艰难攀登后,体力已近极限,然而过了南天门,景色由攀登时的峰回路转,山重水复,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过了南天门意味着已经到了“天界”,泰山之游最激动人心的景致就要到来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国有无数名山大川,论高度,泰山只有1545米,不如华山;论灵秀,泰山不如黄山;论宗教文化,泰山不如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为什么唯有泰山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原因在于封禅文化。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才使泰山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象征作用,泰山才逐渐演化成中国的“国山”。

  古代帝王讲究自己“受命于天”,封禅是帝王与天的沟通方式,所谓“封”就是在接近天的泰山最高处,用土筑成圆形祭坛祭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前的小山筑成方坛祭地。泰山的封禅最早起于炎黄时代。众所周知,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泰山则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第一高山。泰山虽然海拔高度不太高,但相对高度却十分大,它犹如一个挺拔的大汉,端坐于华北大平原上。遥想远古洪荒时代,我们的先民生于斯,长于斯,在大平原上仰望巍巍泰山,怎么能不心生敬畏之心!泰山又称岱宗,泰与岱古代通用,都是大的意思,在我们先民的心目中,泰山就是最高大的山。难怪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怀着敬畏之心登泰山

  我也是怀着与我们祖先一样的敬畏之心登泰山的。我自己觉得,泰山的魅力不在于它“昂首天外”的险峻山势,而在于山路两边峭壁上古人留下的石刻,它让人恍然置身于时空隧道中,顿发思古之幽情。游泰山从山脚的岱庙开始,经一天门、二天门、中天门、南天门、天街、直至玉皇顶,拾级而上,两侧石壁上留满了各个朝代的刻石。而且越往山上年代越为久远,让登山的过程就像在阅读一本中国历史。

  让我们从最早的说起吧。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封泰山,禅亭亭。”这句话说的是,黄帝在泰山封禅时在山顶祭天,在“亭亭山”祭地。“亭亭”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一个谜。据报道,文物专家竟然在泰山南麓22公里的云亭山找到了黄帝封禅的遗址。虽然我们此行没有机会去看看,很是遗憾。而《尚书·舜典》则记载了舜封禅的情形:“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所谓“柴”就是烧起柴火祭天,我们可以想象,4000年前在泰山之巅的熊熊烟火中,我们先民以虔诚之心祭拜天地。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