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通天箩:鬼斧神工雕天坑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探险队员出发。_通天箩:鬼斧神工雕天坑_乐途旅游网

探险队员出发。

生机盎然的神秘“地下森林”。_通天箩:鬼斧神工雕天坑_乐途旅游网

生机盎然的神秘“地下森林”。

在天坑底部“坐井观天”。_通天箩:鬼斧神工雕天坑_乐途旅游网

在天坑底部“坐井观天”。

  1月8日上午9时32分,这些身为公务人员、私营业主、公司职员、退役消防队员的探险者将三根足以承受数吨重量的专业绳索固定在通天箩边缘的坚固树木、栏杆上,然后利用下降器将队员垂直下降至坑底。一根维系生命的绳索,牵着一腔勇敢的激情,8名探险队员或笨拙、或轻盈,或意气风发、或紧张谨慎,终于在12时06分有惊无险地陆续安全“降落”在通天箩坑底。

  独一无二半封闭“ 地下森林”藏身谷底

  美国的阿里西波大漏斗号称世界第一,它的洞口直径是322米,深70米。而通天箩是一个极为罕见的完全封闭的下降洞穴,深度达97米,上小下大,洞口直径73米,底部最大直径140多米,号称“中华第一洞”。整个洞穴四壁呈倒立梯形,形似一个肚大口小的巨大农家所用谷箩,“通天箩”名称由此而来。

  千万年前败叶没过膝盖

  通天箩岩壁垂直陡峭,外界的人和动物都很少能进入天坑,天坑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阳光透过坑口“大嘴”可以直射坑底,这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条件。经过洞口落下的雨水与地下水的存在,又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水分。而由于坑底海拔高度低于坑外高原,上小下大的巨大“石箩”将寒风拒之门外,所以坑底明显比坑外温暖许多。时逢寒流来袭,站在天坑边缘往下望,一片郁郁葱葱的地下森林生机盎然、青翠欲滴,与周边山上一片披霜带雪的枯黄林木相比截然不同。但站在高于坑底近100米的高度往下望,茂盛的林木群就仿佛如茵的小草株。

  这个高度封闭的“地下森林”在世界上并不多见,成为现代生物学家研究原始生态的宝库,对研究岩洞植被的起源和发展有极大价值。千百万年来,天坑里的动植物就在这里生老病死,不仅保留着数千万年前的生物化石,还保存着几亿年前的生物物种。

  站在极少数人能涉足的天坑底部,数千万年来枯死败落的残枝败叶最深处竟然没过了探险者的膝盖处。

  树木疯长蛇虫绕行

  天坑洞底部有约3500平方米,生长着一片几乎与外界的生态系统相隔离的原生性的植物群落。在洞底棕黄色的土壤与灰白色石块间上生长着大量参天树木,但与外界树木明显不同的是,为了争夺有限的阳光雨露,大部分的树木只能朝上“疯长”,树型又瘦又高,许多树的直径只有20厘米左右,但高度却达到了30多米高。

  乔木下密布着1米高左右的灌木丛,地表遍布一层绿油油的矮小植物,地表林间苔藓、真菌及小昆虫随处可见。在这个奇妙的半封闭的地下世界中,林木丛生、藤蔓相缠、花草争妍,不愧为粤北石灰岩地貌的一朵奇葩。

  曾多次下洞底探险的队长李丹军告诉记者,此前还有探险者在这个独特的地下植物乐园发现了不少稀有植物———如“广东金腰”等,如逢夏季来临,鸟儿在头顶飞行、蛇儿在林间爬行、虫儿在人身边绕行,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