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佛窟
洞窟里的极乐世界是他们一生积蓄的私藏
这是一座略呈长方形洞窟。窟内三面墙壁皆绘有壁画,正面壁画的下方有一坛台,坛台上已无塑像残留的痕迹。从洞窟的形制上看,与以往库车境内的其他石窟寺形制不同,可以排除大像窟、讲经窟、僧房窟、禅窟的可能,这座石窟应当是礼拜窟。礼拜窟的用途有两种:一是用来塑造、描绘佛像,用以纪念释迦牟尼;二是用来礼拜、供奉释迦牟尼的 地方。在洞窟附近没有发现僧房窟,因此,洞窟不可能有固定居住的僧侣,只能是善男信女如期做礼拜的地方。
洞窟正面的壁画上绘有西方三圣图,居中为阿弥陀佛,左侧是观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这幅壁画是依据《无量寿经》内容描绘出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画面的背景有亭台楼阁,上方绘有祥云朵朵,菩提双树和回环畅游云雾间的飞天像;下方阑台有宝池、玉桥,左为一组乐队,画面上有箜篌、琴、大鼓、筚篥、阮、腰鼓、排箫、琵琶等,构成了一幅西天极乐世界。
洞窟的右壁绘有卢舍那佛、琉璃光佛和文殊菩萨等五尊画像。琉璃光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也称作大医王佛,《药师本愿经》称琉璃光佛曾发十二誓愿,救助众生疾病,治无名痼疾。卢舍那佛又称大日如来,为密教的本尊。据密教经典称,卢舍那佛身内包含一切世界,能在一切世界中转法轮,调伏众生,法力无边。壁画中卢舍那佛的胸部、腹部、臂部都绘有小佛,尤其是佛膝下双腿各绘有两尊菩萨,双手托盘,盘中有水果等供品,这四尊菩萨均为供养菩萨。从面部和服饰的特征可以看出是以古代龟兹人作为绘画原型的。
卢舍那佛右侧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顶结五髻,表示五种智慧。按中原佛教的排序,他常伺立在释迦牟尼左侧,但在此处与卢舍那佛、药师琉璃光佛并行排列,或许表明与中原佛教微细处的差异。五尊菩萨旁均有汉字榜题,如:“清信佛弟子寇庭俊敬造卢舍那佛”、“文殊师利菩萨似光兰为合家大小敬造”等等。
在右壁的上方绘有千佛,一排排小佛像身着僧衣结跏趺于莲台上。千佛旁可见榜题,如:“妻白二娘造七佛一心供养”、“申令光敬造十六佛一心供养”等。白姓自西汉至唐代是龟兹的大姓,白二娘应是一位龟兹女性,可见当时佛教在龟兹流行之盛。所谓十六佛即十六观,源出《无量寿经》,也就是密教所崇拜的十六尊佛。
这是一座略呈长方形洞窟。窟内三面墙壁皆绘有壁画,正面壁画的下方有一坛台,坛台上已无塑像残留的痕迹。从洞窟的形制上看,与以往库车境内的其他石窟寺形制不同,可以排除大像窟、讲经窟、僧房窟、禅窟的可能,这座石窟应当是礼拜窟。礼拜窟的用途有两种:一是用来塑造、描绘佛像,用以纪念释迦牟尼;二是用来礼拜、供奉释迦牟尼的 地方。在洞窟附近没有发现僧房窟,因此,洞窟不可能有固定居住的僧侣,只能是善男信女如期做礼拜的地方。
洞窟正面的壁画上绘有西方三圣图,居中为阿弥陀佛,左侧是观音菩萨,右边为大势至菩萨。这幅壁画是依据《无量寿经》内容描绘出的西方极乐世界景象:画面的背景有亭台楼阁,上方绘有祥云朵朵,菩提双树和回环畅游云雾间的飞天像;下方阑台有宝池、玉桥,左为一组乐队,画面上有箜篌、琴、大鼓、筚篥、阮、腰鼓、排箫、琵琶等,构成了一幅西天极乐世界。
洞窟的右壁绘有卢舍那佛、琉璃光佛和文殊菩萨等五尊画像。琉璃光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也称作大医王佛,《药师本愿经》称琉璃光佛曾发十二誓愿,救助众生疾病,治无名痼疾。卢舍那佛又称大日如来,为密教的本尊。据密教经典称,卢舍那佛身内包含一切世界,能在一切世界中转法轮,调伏众生,法力无边。壁画中卢舍那佛的胸部、腹部、臂部都绘有小佛,尤其是佛膝下双腿各绘有两尊菩萨,双手托盘,盘中有水果等供品,这四尊菩萨均为供养菩萨。从面部和服饰的特征可以看出是以古代龟兹人作为绘画原型的。
卢舍那佛右侧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顶结五髻,表示五种智慧。按中原佛教的排序,他常伺立在释迦牟尼左侧,但在此处与卢舍那佛、药师琉璃光佛并行排列,或许表明与中原佛教微细处的差异。五尊菩萨旁均有汉字榜题,如:“清信佛弟子寇庭俊敬造卢舍那佛”、“文殊师利菩萨似光兰为合家大小敬造”等等。
在右壁的上方绘有千佛,一排排小佛像身着僧衣结跏趺于莲台上。千佛旁可见榜题,如:“妻白二娘造七佛一心供养”、“申令光敬造十六佛一心供养”等。白姓自西汉至唐代是龟兹的大姓,白二娘应是一位龟兹女性,可见当时佛教在龟兹流行之盛。所谓十六佛即十六观,源出《无量寿经》,也就是密教所崇拜的十六尊佛。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