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来源:乐途)
奔跑在拉萨城大街的小公共汽车上,拉着车门的黑脸浓眉的藏族售票员永远在说让外地人听不懂的话:“到拉萨吗?到拉萨的快上车!”——明明是跑在拉萨市里,莫非还有另一个拉萨?
他说的是老拉萨,千百年来形成的拉萨概念,只是围绕大昭寺形成的一个地方。直到1986年,给拉萨做总体规划的规划局长史文江发现,拉萨市还只有3平方公里,3万多人口。
1936年英国使团成员之一 的斯潘塞·查普曼的印象也是如此,“拉萨城本身很小,真令人感到惊异,建筑物前的小广场周长只有2英里”,众多用经幡和盆花装饰绚烂的房子全部围绕着大昭寺,“大昭寺是全藏朝圣的最圣洁之地”。而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在众多老拉萨市民心目中并不属于拉萨。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城市的宗教意义一直压倒世俗生活的意义——大昭寺一直是城市核心,大大小小庙宇散落于民居之间,喇嘛们也和街头居民们比邻而居。
因此,拉萨的风土人情无一不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
大昭寺:拉萨最早的建筑
大昭寺肯定是拉萨最早的建筑物之一,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后,按藏族史书记载,沐浴在拉萨河中的松赞干布王子看见水草丰美的平原中央,药王山和红山突兀崛起,地形十分显要,而红山据说是其祖先修炼之所,所以他在拉萨驻扎下来。
吐蕃日益兴盛后,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此前,他已经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他们居住于红山上的岩洞宫室中,也就是现在布达拉宫的所在地。虽然藏族传说中,他已修建了千余座宫室,但按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学者巴旺的研究,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松赞干布和赤尊公主很可能是住在简陋的岩石搭建的小房中,这只是他们的冬天居住地——“当时拉萨不是所谓都城,因为吐蕃族尚没有定居的习惯”。
文成公主暂栖于布达拉东面湖泊错落的沙地上,住的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牦牛毛“黑帐”。这种帐篷防雨雪,吸水而且速干,而她携带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都放在柳林帷幔中。她按汉地风水,发现柳林是龙宫之门,所以决定建庙镇之。而赤尊公主也要求在沙地另一面,给自己带来的8岁等身佛像建庙。
传说中赤尊公主建的庙屡建屡塌,而且每建必倾,大度的文成公主再次观星象,察地形,按汉地流行的五行学说,发现藏地酷似仰面朝天的罗刹女,而卧塘就是此女的心脏,必须在四肢和心脏处建庙镇之。庙建在心脏处可以塞其血路,她并且提出用白山羊背土填湖的建议。于是,山羊背土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山羊在藏语中称作“惹”,而土则是“萨”,于是,这个庙被称为“惹萨”,这个庞大的建筑物慢慢成为这片土地的象征,这里也就称为“惹萨”,汉语翻译为“逻些”,也就是拉萨的前称。
这些传说反映的其实是汉地风水和藏地风水融合的过程。大昭寺的建设其实也是“国际化”的产物,即尼泊尔、藏族工匠与汉族画师合作的结果。公元648年,也就是唐贞观二十二年,文成公主到逻些的第七年,大昭寺建成,她在寺前种柳树,被称做唐柳,此地成为赤尊公主的供佛和居所,而她住在不远处的小昭寺。围绕这两所寺庙,7世纪末已经有了18家旋舍,供各地朝拜人居住。慢慢又出现了定居住房,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就此成形。
两位笃信佛教的公主影响了松赞干布,各地的寺庙才越来越多,而来逻些朝拜的人也越来越多,使逻些成为“圣地”,它也改名为拉萨,就是圣地的意思。
之后的吐蕃走向没落,而大昭寺也不再兴旺。直到15世纪,拉萨才再次成为宗教中心,五世达赖重新维修扩建大昭寺,才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他说的是老拉萨,千百年来形成的拉萨概念,只是围绕大昭寺形成的一个地方。直到1986年,给拉萨做总体规划的规划局长史文江发现,拉萨市还只有3平方公里,3万多人口。
1936年英国使团成员之一 的斯潘塞·查普曼的印象也是如此,“拉萨城本身很小,真令人感到惊异,建筑物前的小广场周长只有2英里”,众多用经幡和盆花装饰绚烂的房子全部围绕着大昭寺,“大昭寺是全藏朝圣的最圣洁之地”。而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在众多老拉萨市民心目中并不属于拉萨。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城市的宗教意义一直压倒世俗生活的意义——大昭寺一直是城市核心,大大小小庙宇散落于民居之间,喇嘛们也和街头居民们比邻而居。
因此,拉萨的风土人情无一不与宗教有着密切联系。
大昭寺:拉萨最早的建筑
大昭寺肯定是拉萨最早的建筑物之一,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后,按藏族史书记载,沐浴在拉萨河中的松赞干布王子看见水草丰美的平原中央,药王山和红山突兀崛起,地形十分显要,而红山据说是其祖先修炼之所,所以他在拉萨驻扎下来。
吐蕃日益兴盛后,公元641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此前,他已经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他们居住于红山上的岩洞宫室中,也就是现在布达拉宫的所在地。虽然藏族传说中,他已修建了千余座宫室,但按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学者巴旺的研究,在那个时代是不可能的,松赞干布和赤尊公主很可能是住在简陋的岩石搭建的小房中,这只是他们的冬天居住地——“当时拉萨不是所谓都城,因为吐蕃族尚没有定居的习惯”。
文成公主暂栖于布达拉东面湖泊错落的沙地上,住的很可能是当时流行的牦牛毛“黑帐”。这种帐篷防雨雪,吸水而且速干,而她携带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都放在柳林帷幔中。她按汉地风水,发现柳林是龙宫之门,所以决定建庙镇之。而赤尊公主也要求在沙地另一面,给自己带来的8岁等身佛像建庙。
传说中赤尊公主建的庙屡建屡塌,而且每建必倾,大度的文成公主再次观星象,察地形,按汉地流行的五行学说,发现藏地酷似仰面朝天的罗刹女,而卧塘就是此女的心脏,必须在四肢和心脏处建庙镇之。庙建在心脏处可以塞其血路,她并且提出用白山羊背土填湖的建议。于是,山羊背土的浩荡工程开始了,山羊在藏语中称作“惹”,而土则是“萨”,于是,这个庙被称为“惹萨”,这个庞大的建筑物慢慢成为这片土地的象征,这里也就称为“惹萨”,汉语翻译为“逻些”,也就是拉萨的前称。
这些传说反映的其实是汉地风水和藏地风水融合的过程。大昭寺的建设其实也是“国际化”的产物,即尼泊尔、藏族工匠与汉族画师合作的结果。公元648年,也就是唐贞观二十二年,文成公主到逻些的第七年,大昭寺建成,她在寺前种柳树,被称做唐柳,此地成为赤尊公主的供佛和居所,而她住在不远处的小昭寺。围绕这两所寺庙,7世纪末已经有了18家旋舍,供各地朝拜人居住。慢慢又出现了定居住房,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就此成形。
两位笃信佛教的公主影响了松赞干布,各地的寺庙才越来越多,而来逻些朝拜的人也越来越多,使逻些成为“圣地”,它也改名为拉萨,就是圣地的意思。
之后的吐蕃走向没落,而大昭寺也不再兴旺。直到15世纪,拉萨才再次成为宗教中心,五世达赖重新维修扩建大昭寺,才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