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走进藏地生活——服饰、藏餐与住房

[日期:2007-06-01] 来源:中国网  作者: [字体: ]
  民居:高碉见证爱情

  道孚被称为藏民居的艺术博物馆,这里的房子基本是木石结构,下层石筑,上层全木结构。西藏各个地方因自然条件不一,建房子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像林芝、昌都包括道孚在内的地区盛产木材,流行全木或着半木结构的建筑;拉萨和后藏地区建筑主要是土、石和木材混合结构;而海拔平均在5000米以上的阿里地区,由于木材和石材相对比较匮乏,则主要采用了以土坯和石才为 主,结合木材的建筑样式;藏北的牧区是帐篷

  道孚的藏民居横截面看着似乎是个梯形,底部要大于顶部,原来这是藏民居最具代表性的碉房的特征。外墙向内收缩,但内坡仍然是垂直的。上层房屋的建筑方式,当地人称之为“崩康”:除支撑系统为圆木立柱、横梁外,其余部分都是将圆木对剖,横向放置,圆的那面朝外,平面向内;以一个开间为一个组合,转角交界处做成凹凸榫,搭接咬合而成,层层重叠,直至达到所需的层高高度为止。半圆木上下之间作一些连接榫,以保证其整体性。其实就是建筑学上的井干式建筑。藏民居冬暖夏凉,据说也是因为用“崩康”方式做成的房子墙壁厚实,可以达到保暖的作用。

  在甘地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民居建筑除了这种“崩康”之外,还有高碉和节日期间的帐篷城。我所了解的高碉,在道孚境内一个叫扎坝的地方。这里据说是最后一片走婚部落,因为高碉的存在,这里的走婚习俗也迥异于其他地方,被称为是“飞檐走壁”的爱情,男生必须有本事徒手爬上几层楼高的碉楼,才可能见到爱人。历史上,大小金川一带就有建碉的风俗,有高碉是男孩娶亲的必要条件。甘孜境内的有高碉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后汉时期,目前在甘孜境内的18个县中都有古代高碉的遗迹,可以分为丹巴、康定、道孚、雅江、九龙等县的石砌高碉和新龙、乡城、巴塘等县的夯土高碉。

  另一种典型建筑帐篷海无缘见到。据说每当节日来临之际,坝子上(小块平地)就会出现成百上千顶帐篷。帐篷一般都是单层的,在交角和裙部都镶上了黑色和蓝色的边子,帐篷面上则一般缝制兰扎、湘云等图案。豪华的彩虹帐则是两层的,外层的纹饰是八吉祥、忍冬、蝙蝠等图案,颜色或红或黄或蓝或白或黑。内层一般都是红、黄、蓝色幕帐。制作这样一顶帐篷光彩绘就需要千余日,价格可高达数万元。

  从折多山下来看到的藏式民居,最令人好奇的就是在其扁平的房顶上飘动的经幡和一个像小宝瓶一样的建筑物。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一直很好奇,但又怕惹了禁忌。后来才知道像宝瓶那样的建筑当地人称为“松科”,是专门用来“煨桑”也就是熏柏树烟的。这里每家的屋檐底下都会挂着一排柏树枝。房主会在吉祥的日子里,通过熏烟的方式来祭祀各路保护神,祈求幸福吉祥。而插经幡的一般都是一个长宽约60厘米,高约1米的方形,当地人称之为“色可尔”,是用来几年祖先曾经在这里建碉。据说在别的地方,屋主还会在屋顶四角或大门的门楣上安放白石;有些地区则是安放牦牛骨或羊头骨,还会在墙面上直接绘制相同的图案。建筑很多地方的安排都可以看出远古流传下来的各种崇拜。

  据说此前建筑一幢普通的藏民居需要200立方米的木料,需要支付的费用不过1000元。现在实行天保计划,政府每幢建筑的木材供给量是5立方米,屋主需要拿着土地部门开的证明区林业局开伐木许可证。

  当地人带我们去参观了一家还不算是最好的道孚民居。藏民居一般为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是用来储藏东西和关牛羊的,二层则是居住层,大致一般可以分为堂屋、厨房,如果有小间则是储藏室和楼梯间。如果有第三层,则一般是用作经堂和晒台,有人曾经开玩笑说藏民没事就上自家房顶溜达。

  房子屋顶和主墙都是白色的,木结构处则漆成棕色颜料。外墙门窗上都雕刻了繁复的花纹,当地人说做这些雕刻活最好的还是浙江师傅。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是其内部纹饰,只要能画画的地方都有彩绘,而每个彩绘据说就是一个故事。很多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发出“进入了皇宫”的赞叹。

  自古以来甘孜藏区就是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这点在藏民居中也可见一斑。道孚民居的窗上雕刻有龙、凤、仙鹤、麒麟等吉祥图案,每间屋的大门上都镶嵌有两个醒目的狮头大铜环。这种兼容还表现在屋顶、院落布置以及楼梯等局部部位。道孚的一些民居已经有在扁平屋顶上加上盖子的,有的盖子上海覆盖了汉式的小青瓦,汉式这种人字形坡屋顶可以防止雨季渗漏。有的民居则借鉴了汉式三合院、四合院的布局。进入藏式民居,经常会发现他们的楼梯又窄又陡,有些地区还是用一根独木雕成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搬动,但不方便老人上下,因此也有些建筑引入了汉式又大又宽的楼梯。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