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齐斯河
当院子里的墙虎长满的时候,秋天便临近了。9月的空气中透着凉意。让人想起卷起阵阵烟尘的额尔齐斯河畔转场的牧民……当微风带来阵阵艾草的清香,便有一种召唤在冥冥中让人心神不宁,象是宿命,在寻找一种约定。
听朋友说起,在一个叫可可托海的地方沿额尔其斯河溯源,用4天的时间可以找到天堂。于是打了背包,和一行49人的自助团去寻找那个约定。这样出去很多次了,象一个又一个 轮回,重复的经历,不同的心境。
30日的下午,早早离开了单位,拿了打好的背包到了集合的地点。7点半天蒙蒙黑的时候,我们的车离开了乌鲁木齐,驶向阿勒泰方向。夜色中,车窗外天空的星星有了让人久违的宁静,想起第一次坐夜半车,是96年,去伊犁,当时果子沟在修路,想的自己开始偷笑。车静静的开着,我看着静静的夜。
“阿拉善”的露营
天亮的时候,车便到了阿勒泰市区,要办理边防证。700公里的路一夜即到。下车便是方便,吃饭,洗头,晒太阳。一个小时搞定,完全是从众,到脑子还没有完全清醒,一切都做完了。阿勒泰的空气透明度很好,在一个小饭馆喝了热热的奶茶,旁边的是6个卡萨克的小伙子,大约是学生,一脸的质朴,我脑子里闪现出一个词;“F6”。
第一站,计划是用2天的时间,游览“阿拉善”——蒙古语中大约是"温泉沟"的意思,距离阿勒泰市约6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我们在离开阿勒泰市区的时候,看到一个草场上正准备开赛马大会,节日的盛典。
12点的时候,我们到了检查站,车就被拦住了,我负重20公斤左右的背包和大队人马入沟开始了约10公里徒步。晚上露营,第二天返回。算是锻炼了队伍。第一次负重徒步,第一次露营。晚上很冷,4度左右,我们用2个小时,才完成了扎营,做饭。晚上的时候,点起了篝火,有满天的星星……两天的时间,在这里只拍到了一户牧民,拍到了石头山上的几棵白桦,没有转场的牧民。一点郁闷!
据当地人说,阿拉善在修路,计划2年时间完成(2005-2006),距离检查站70公里是一个牧民的夏牧场,90公里是温泉,110公里是红山嘴口岸。坐车12个小时可以到一个风景如画的草场。
“可可托海”镇
司机对阿拉善到富蕴的路并不熟悉,从第二天的下午4点开到夜里的4点左右。大约400公里路的里程。路过北屯的时候正好是傍晚时分,有漂亮的大片芦苇荡,学了一个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约是乌伦古河,心醉了,车却不能停,算作遗憾吧。
我们车到可可托海镇的时候是半夜了,司机师父和我们已经是非常疲惫了。我们在车里挨到了天亮,清晨的时候去小镇走了走。镇子不远便是一条清澈的大河,河宽而水浅,河上有桥,河床上有美丽的树,河边有人在放羊,河的远处有带状的晨雾凝在树间。彻夜的行程让这个大假感觉有些辛苦。
这里原先是一个矿区,为国家作出了历史的贡献。现在基本停产了,剩下了不多的矿工和家属。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十点整,我们离开了这个小镇。驶向“东沟”-额尔齐斯河谷。
东沟
出了可可托海镇约3空里,便是额尔齐斯河谷,可以朝东南方向向河的源头进发。正常的日程需要4天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只有3天。河谷沿途风景点有5空里处的白桦林,20公里处的神钟山,28公里处的温泉,以及温泉以上的部分。当地人说这里原来只有马道,后来逐渐有了土路,规划2年(2005-2006)修路,对河谷进行开发。
队伍在进入河谷后分开了,体力好的向温泉进发。其他人视具体情况自定行程。于是我们和另一些人便扎营在白桦林,计划第一天休息。第二天上神钟山,并返回白桦林营地,第三天在周边自由活动。白桦林附近有较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还提供马匹和车辆出租服务。
第二天早上10点,沿河而上。
今年的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水量好像不大,十来米宽的样子。距离河水不到50米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植被的覆盖,河水很蓝,象一河的矿泉水,沿河的人都取水直接饮用,这种纯净的感觉让人心净,身净。当光线逐渐便强的时候,便足入河旁的白桦林,粗壮的树干支持蔽日的翠黄,日光透过枝杈在地上落下点点斑驳。蓝天为幕,风过,叶片瓣瓣飘落,落入这一地褶皱。便有了在莫高释伽窟中头顶佛,脚踩佛,面观佛般的超脱和释然。愣了许久,醒来的时候明白这不是生命中的一个幻觉。
就这样走沿河以上,品味着各色的叶之黄和水之蓝,到下午5点的时候,不觉走了约20公里。日落的时候,到了“神钟山”,看到了一片灿烂火红的“青杨”林,拍了照片,取名“盛宴”。返回营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在东沟的第三天,在营地周围活动了一下,补拍了几张照片,享受一下大假的安逸。傍晚时分,队伍集结,收拾了帐篷,做上了返回乌鲁木齐的车。结束了十一大假。
听朋友说起,在一个叫可可托海的地方沿额尔其斯河溯源,用4天的时间可以找到天堂。于是打了背包,和一行49人的自助团去寻找那个约定。这样出去很多次了,象一个又一个 轮回,重复的经历,不同的心境。
30日的下午,早早离开了单位,拿了打好的背包到了集合的地点。7点半天蒙蒙黑的时候,我们的车离开了乌鲁木齐,驶向阿勒泰方向。夜色中,车窗外天空的星星有了让人久违的宁静,想起第一次坐夜半车,是96年,去伊犁,当时果子沟在修路,想的自己开始偷笑。车静静的开着,我看着静静的夜。
“阿拉善”的露营
天亮的时候,车便到了阿勒泰市区,要办理边防证。700公里的路一夜即到。下车便是方便,吃饭,洗头,晒太阳。一个小时搞定,完全是从众,到脑子还没有完全清醒,一切都做完了。阿勒泰的空气透明度很好,在一个小饭馆喝了热热的奶茶,旁边的是6个卡萨克的小伙子,大约是学生,一脸的质朴,我脑子里闪现出一个词;“F6”。
第一站,计划是用2天的时间,游览“阿拉善”——蒙古语中大约是"温泉沟"的意思,距离阿勒泰市约60公里(一个小时车程)。我们在离开阿勒泰市区的时候,看到一个草场上正准备开赛马大会,节日的盛典。
12点的时候,我们到了检查站,车就被拦住了,我负重20公斤左右的背包和大队人马入沟开始了约10公里徒步。晚上露营,第二天返回。算是锻炼了队伍。第一次负重徒步,第一次露营。晚上很冷,4度左右,我们用2个小时,才完成了扎营,做饭。晚上的时候,点起了篝火,有满天的星星……两天的时间,在这里只拍到了一户牧民,拍到了石头山上的几棵白桦,没有转场的牧民。一点郁闷!
据当地人说,阿拉善在修路,计划2年时间完成(2005-2006),距离检查站70公里是一个牧民的夏牧场,90公里是温泉,110公里是红山嘴口岸。坐车12个小时可以到一个风景如画的草场。
“可可托海”镇
司机对阿拉善到富蕴的路并不熟悉,从第二天的下午4点开到夜里的4点左右。大约400公里路的里程。路过北屯的时候正好是傍晚时分,有漂亮的大片芦苇荡,学了一个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约是乌伦古河,心醉了,车却不能停,算作遗憾吧。
我们车到可可托海镇的时候是半夜了,司机师父和我们已经是非常疲惫了。我们在车里挨到了天亮,清晨的时候去小镇走了走。镇子不远便是一条清澈的大河,河宽而水浅,河上有桥,河床上有美丽的树,河边有人在放羊,河的远处有带状的晨雾凝在树间。彻夜的行程让这个大假感觉有些辛苦。
这里原先是一个矿区,为国家作出了历史的贡献。现在基本停产了,剩下了不多的矿工和家属。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十点整,我们离开了这个小镇。驶向“东沟”-额尔齐斯河谷。
东沟
出了可可托海镇约3空里,便是额尔齐斯河谷,可以朝东南方向向河的源头进发。正常的日程需要4天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只有3天。河谷沿途风景点有5空里处的白桦林,20公里处的神钟山,28公里处的温泉,以及温泉以上的部分。当地人说这里原来只有马道,后来逐渐有了土路,规划2年(2005-2006)修路,对河谷进行开发。
队伍在进入河谷后分开了,体力好的向温泉进发。其他人视具体情况自定行程。于是我们和另一些人便扎营在白桦林,计划第一天休息。第二天上神钟山,并返回白桦林营地,第三天在周边自由活动。白桦林附近有较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还提供马匹和车辆出租服务。
第二天早上10点,沿河而上。
今年的额尔齐斯河的河水水量好像不大,十来米宽的样子。距离河水不到50米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植被的覆盖,河水很蓝,象一河的矿泉水,沿河的人都取水直接饮用,这种纯净的感觉让人心净,身净。当光线逐渐便强的时候,便足入河旁的白桦林,粗壮的树干支持蔽日的翠黄,日光透过枝杈在地上落下点点斑驳。蓝天为幕,风过,叶片瓣瓣飘落,落入这一地褶皱。便有了在莫高释伽窟中头顶佛,脚踩佛,面观佛般的超脱和释然。愣了许久,醒来的时候明白这不是生命中的一个幻觉。
就这样走沿河以上,品味着各色的叶之黄和水之蓝,到下午5点的时候,不觉走了约20公里。日落的时候,到了“神钟山”,看到了一片灿烂火红的“青杨”林,拍了照片,取名“盛宴”。返回营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在东沟的第三天,在营地周围活动了一下,补拍了几张照片,享受一下大假的安逸。傍晚时分,队伍集结,收拾了帐篷,做上了返回乌鲁木齐的车。结束了十一大假。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