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草甸
金莲花和彩虹,坝上沽源给我的见面礼
题记:用美好的心路去经历美好的风景,才能发现那是一片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咀嚼的土地。
坝上,过去因地处塞外,光顾的人并不多,直到这几年才被旅游者搅得有点热闹。“坝上”之称,是一地理名词,特指由平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阶梯状地带,其独特的气候和植被,形成草甸式草原。因未去过,起初并不知道能在那里获得点什么。只是今夏应沽源坝上旅游节邀约,才第一次见到了它。当时行程过紧, 仅粗略体味到远离喧嚣的明朗与清静;但就是这种“静态”,实在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于是回京后不久,又与同事二次沽源坝上行。
乘火车到张家口,再转汽车,上坝之时,已到薄暮时分。顶着清凌舒爽的风看车窗外,不由得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山岭发呆。平日多见北京的风景,囊括了几个朝代,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儿推到你眼前,虽满眼生花,却容易迷失,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这里,远远的、静静的、纯纯的,悄悄的,躲开了都市的霸气、王气,翻露出不掺杂,不造作的山野原味。
越行越高,随着耳膜受压,“海拔高度”这个名词变成了具体的,有棱有角的真实。一路阔山阔野,大的令人咋舌。放眼都是豁坦的山区、平原区。这里的山,不同于巍峨的崇山峻岭,都能望得到顶,多的叫不出名。
资料显示,历史上的坝上草原,是游牧民族活动的“T型台”。沽源是坝上六县之一。这块广袤的草原上,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多个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遥想当年,大辽女首领肖太后马踏金莲川,屯兵不返,经常骑着马,在这片北方的山林草泽间徘徊,双眼痴痴地盯着大宋皇都的方向,寻找着征服的依托点,最后抱憾而终;只有为她而建的梳妆楼,历尽千年沧桑,至今屹立在闪电河畔。
直到另一个民族崛起,忽必烈挥刀策马从这里经过,诸路瓦解,皆莫能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后,走进北京,定名大都。中国的版图成了世界最大的江山。
也许,正是这种豪迈辽阔的地方,才能和豪迈强健的民族连在一起。须知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皇帝,即便再内秀,也无法面对如此庞大的国家。由于强健,元朝的开国皇勋们才有精力处理挺复杂的政事,而且也把一大群冷眼旁观的汉族知识分子震动了。及至清朝,皇室更为潇洒,硬是圈了一大片莽莽苍苍真正的山岭来消遣,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领域挥洒。坝上木兰围场就是这种生命力的重要吐纳口。
夜色压顶,华北平原脉脉的麦香悄然远去,迎面扑来的变成了茂密草甸和葱郁树林的混合气息。
车行右转,拐上244省道,前方65公里,就是沽源县城了。
一条变窄的公路掩映在树荫中。滚滚而行的车轮被一条灰白的大道牵引着,耀眼的车灯光像被黑洞吸了进去,恍如穿行于时光隧道中。两旁哨兵般的白杨树依次划着美丽的曲线,有节奏地往后面拽去了。
7个小时的奔波后,沽源县城到了。
我感到有点累,但还不怎么疲惫。八月北京流火如炙,但沽源夏季无暑,一下车就受到清凉的礼遇。
这里,的确是一片避暑的土地。
夜宿县城,盖着厚棉被睡觉成了特别的享受。在静谧祥和的夜晚,我想着明天的风景进入了梦乡。
五花草甸
上午的行程是此次出游的重头戏——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草原五花草甸。从县城出发行驶约半小时,就到了。
我第一次到五花草甸时,正赶上一场太阳雨。润雨如酥,像女人的眼泪,浸丰了地面,浸润了千朵万朵金莲花。一天一地,被雨刷后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静静。多谢老天爷,还让我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彩虹!
再站在这里,我好半天没有动,只觉得自己不过自然界的一个丑旦,在鼻间抹上一点白灰,虽然逗人喜爱,却也容易被看轻。
天太蓝,云太轻,此时的草原有点忧郁,也许是明白秋冬的沉默即将来临吧。
金莲花已逝,后继杂花,也不逊色。茂密的绿草甸子上,繁星般的野花有的灿若金星,有的纤若红簪,花色各异,浓淡分明,一层层绵延着,错落着。风吹过,花瓣轻轻颤动,间或有百灵鸟在鸣叫。人走过,惊起鸟儿在天上盘旋。行走在花草间,感觉真是别样:或宁静、或舒展、或纯厚……
蓝天白云下,人鸟花草其乐融融。
远处,深绿浅绿的阴山余脉为草甸勾画了几笔景深。这里的山是幸运而浪漫的,尽管不巍峨雄浑,但他像天下任何好男儿一样,身边有红粉佳人相伴。这佳人,就是五花草甸。尽管此时佳人风华不是最茂,但温润羞涩,如卸妆的闺秀,为知音红袖添香。
坝上,过去因地处塞外,光顾的人并不多,直到这几年才被旅游者搅得有点热闹。“坝上”之称,是一地理名词,特指由平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阶梯状地带,其独特的气候和植被,形成草甸式草原。因未去过,起初并不知道能在那里获得点什么。只是今夏应沽源坝上旅游节邀约,才第一次见到了它。当时行程过紧, 仅粗略体味到远离喧嚣的明朗与清静;但就是这种“静态”,实在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于是回京后不久,又与同事二次沽源坝上行。
乘火车到张家口,再转汽车,上坝之时,已到薄暮时分。顶着清凌舒爽的风看车窗外,不由得对着眼前黑黝黝的山岭发呆。平日多见北京的风景,囊括了几个朝代,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儿推到你眼前,虽满眼生花,却容易迷失,谁的形象也看不真切。而这里,远远的、静静的、纯纯的,悄悄的,躲开了都市的霸气、王气,翻露出不掺杂,不造作的山野原味。
越行越高,随着耳膜受压,“海拔高度”这个名词变成了具体的,有棱有角的真实。一路阔山阔野,大的令人咋舌。放眼都是豁坦的山区、平原区。这里的山,不同于巍峨的崇山峻岭,都能望得到顶,多的叫不出名。
资料显示,历史上的坝上草原,是游牧民族活动的“T型台”。沽源是坝上六县之一。这块广袤的草原上,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多个民族曾在此繁衍生息。遥想当年,大辽女首领肖太后马踏金莲川,屯兵不返,经常骑着马,在这片北方的山林草泽间徘徊,双眼痴痴地盯着大宋皇都的方向,寻找着征服的依托点,最后抱憾而终;只有为她而建的梳妆楼,历尽千年沧桑,至今屹立在闪电河畔。
直到另一个民族崛起,忽必烈挥刀策马从这里经过,诸路瓦解,皆莫能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后,走进北京,定名大都。中国的版图成了世界最大的江山。
也许,正是这种豪迈辽阔的地方,才能和豪迈强健的民族连在一起。须知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气无力病恹恹的皇帝,即便再内秀,也无法面对如此庞大的国家。由于强健,元朝的开国皇勋们才有精力处理挺复杂的政事,而且也把一大群冷眼旁观的汉族知识分子震动了。及至清朝,皇室更为潇洒,硬是圈了一大片莽莽苍苍真正的山岭来消遣,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在旷野、猎场和各个领域挥洒。坝上木兰围场就是这种生命力的重要吐纳口。
夜色压顶,华北平原脉脉的麦香悄然远去,迎面扑来的变成了茂密草甸和葱郁树林的混合气息。
车行右转,拐上244省道,前方65公里,就是沽源县城了。
一条变窄的公路掩映在树荫中。滚滚而行的车轮被一条灰白的大道牵引着,耀眼的车灯光像被黑洞吸了进去,恍如穿行于时光隧道中。两旁哨兵般的白杨树依次划着美丽的曲线,有节奏地往后面拽去了。
7个小时的奔波后,沽源县城到了。
我感到有点累,但还不怎么疲惫。八月北京流火如炙,但沽源夏季无暑,一下车就受到清凉的礼遇。
这里,的确是一片避暑的土地。
夜宿县城,盖着厚棉被睡觉成了特别的享受。在静谧祥和的夜晚,我想着明天的风景进入了梦乡。
五花草甸
上午的行程是此次出游的重头戏——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草原五花草甸。从县城出发行驶约半小时,就到了。
我第一次到五花草甸时,正赶上一场太阳雨。润雨如酥,像女人的眼泪,浸丰了地面,浸润了千朵万朵金莲花。一天一地,被雨刷后铺排的大大方方、明明静静。多谢老天爷,还让我看到了多年不见的彩虹!
再站在这里,我好半天没有动,只觉得自己不过自然界的一个丑旦,在鼻间抹上一点白灰,虽然逗人喜爱,却也容易被看轻。
天太蓝,云太轻,此时的草原有点忧郁,也许是明白秋冬的沉默即将来临吧。
金莲花已逝,后继杂花,也不逊色。茂密的绿草甸子上,繁星般的野花有的灿若金星,有的纤若红簪,花色各异,浓淡分明,一层层绵延着,错落着。风吹过,花瓣轻轻颤动,间或有百灵鸟在鸣叫。人走过,惊起鸟儿在天上盘旋。行走在花草间,感觉真是别样:或宁静、或舒展、或纯厚……
蓝天白云下,人鸟花草其乐融融。
远处,深绿浅绿的阴山余脉为草甸勾画了几笔景深。这里的山是幸运而浪漫的,尽管不巍峨雄浑,但他像天下任何好男儿一样,身边有红粉佳人相伴。这佳人,就是五花草甸。尽管此时佳人风华不是最茂,但温润羞涩,如卸妆的闺秀,为知音红袖添香。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