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看过了巴黎、伦敦、爱丁堡等历史名城后,才恍然大悟:一页一页叠加起来的才是一部历史,而一页替代一页,或不断地在同页上擦掉重来,得到的只是一页灰色的现实。
有着千百年文化积淀的杭州,在经历了“建设性的破坏”和“发展中的困惑”后,开始从迷茫中醒悟。今年4月28日,《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正式出炉,对市区内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踪迹进行大规 模、立体化和急救式的保护,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把散落的珍珠重新串起来
点线面结合全面保护文化遗存
城西,一汪清澈的西子湖千古悠然;城南,壮丽的钱塘江依城而过;城北,杭嘉湖平原沃野千里;城中,十余条古河道灵动流淌……天赋的自然条件让杭州拥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称谓——“人间天堂”。
千古以降,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在这个“天堂”里留下了太多厚重的积淀,文物古迹、历史民居、民间艺术、宗教民俗等璀璨的人文景观与秀美的自然景观互为辉映,令杭州这座华贵之城倍增魅力……1982年,人文渊薮之地杭州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与她排列在一起的,是北京、苏州等23座同样古老的城市。
然而,曾几何时,这座被人吟咏赞叹了千百年的城市却在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前迷失自我,那些承载着文化年轮和生命印记的历史文化遗存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隐逸而去,成为了尘封的记忆。《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就是要在紧急保护的基础上复原这些文化遗存,恢复杭州绚丽和凝重的历史。
面对形形色色亟需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杭州市选择“点、线、面”结合的保护脉络,用城市空间轮廓线和景点间的视线走廊把杭州的江、河、湖、山等自然风景资源及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的整体风貌有机结合起来,勾画出杭城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空间上凝固的建筑、湖泊、广场等种种构成城市的元素在时间上无不延续着历史的记忆,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图象。
于是,保护有形的象征着丰厚人文底蕴的标志性遗存,成了杭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内容。杭州市区现有的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名人故居、纪念馆和博物馆、传统风物特产和“老字号”等,都被纳入了《规划》的保护范围。此外,经过制定《规划》前历时几年的调查,杭州市的规划部门几乎掌握了所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相关资料,100多所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古迹的老房子也将得到专门的保护。这就是“点”的保护。
然而,从延续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保存若干文物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物生存的历史环境如果被破坏,城市的历史脐带也就被割断了,她的历史文化特色也会消失。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文物是指名胜古迹,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而大片大片的民居,则是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之所在。
基于此,《规划》由“点”到“面”,把保护的内涵延伸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领域。能够真实再现旧时百姓生存状态的历史街区,恰恰是传统文化的最好承载体。《规划》由此专门确定了清河坊历史街区、小营巷旧城风貌保护区、中山中路传统商业街保护区、北山街近代建筑保护区等10个杭州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11个后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对杭州这座城市而言,深深烙上时代印记的西湖是整幅画图中的文化脊梁,对她的保护自然而然成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规划》,杭州市将用5年时间,对西湖实施综合保护和治理,通过整合西湖线资源、实施“西湖西进”、建设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推进北线保护和改造工程,还西湖原有的全景和风貌,最终形成“东旺南热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整个风景区将分为五代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文化保护区、佛教文化保护区、吴山文化保护区和孤山清文化保护区五个区块进行保护。
亡羊补牢犹未晚
有价值文化遗产“一个都不能少”
朝更代移,千年古城杭州几经沧桑,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城市面貌的破陋不堪,“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曾一度成为人们对杭州的揶揄。
这样的嘲讽深深刺痛了杭州人的心,就在杭州获得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杭州拉开了帷幕。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陋街小巷变成了康庄大道,摩登高楼取代了矮旧民房,现代建筑挤进了西湖风景区。
当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时,收获了林立高楼的古城却遭受了“建设性破坏”,杭州的历史文化风貌在不知不觉中逝去:旧城经过全面改造成片“剃光头”,湖滨地区过度开发,湖滨三公园东面硕大而丑陋的水泥块取代了原先小巧的庭院建筑,西湖美丽的“三面云山一面城”中的两个岬角已受到了“威胁”……有人曾经这样戏谑:杭州已经越来越不像杭州了。
警钟响起。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先生在《世界遗产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一文中这样写到:“西湖美景和优雅的杭州古城本来可以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推荐和申报。但由于发生了那么多的遗憾和巨变,不仅古城的大片物证几近消失,连西湖周围的景观都有了碍眼的改变,它登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困难大大增加了。”在物质消费需求得到极大满足转而追求精神层面享受的今天,不仅仅是专家,连普通的杭州市民都惊觉了——曾经让他们自豪不已的历史文化“富矿”正越来越贫瘠。
缺乏城市保护规划是杭州付出惨痛代价的根由所在。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杭州在规划制定上的滞后,与杭州同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在1992年就正式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控制性规划;云南丽江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古城保护的详细规划;还有山西平遥、安徽屯溪,例子不胜枚举。即便同在浙江省,温州、富阳龙门镇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也早早就出台了相应的保护细则。
事实上,从1982年杭州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起,省内外众多专家就开始呼吁制定保护名城的专项规划。虽然这些呼吁使得在修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补充了文化名城保护的章节,但单独的名城保护规划迟迟没能出台。难怪当《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终于在今年4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时,74岁的专家评审组成员毛昭晰教授感慨不已:“这个规划,我们已经等了整整21年了!”
尽管姗姗来迟,但热心的人们依然对规划出台后的前景充满了憧憬。“这个规划来得虽然晚了点,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从现在起,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一个都不能少’地得到保护。”杭州市规划局的刘晓东博士端详着手中的《规划》,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采用“有机更新”城建模式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在有些人看来,保护古城与发展经济是一对矛盾,总是难以调和;当经济快速发展之时,往往是历史遗存消失得最多的时间段。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被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的发展经历证明了的事实。
1997年底,我国首次有2座历史文化名城入选世界遗产,杭州等七大古都却无一入选,鲜为人知的丽江、平遥古城因为榜上有名而从此声名大振,处在经济建设热浪里的杭州人,这一次却陷入了深深的失落。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这就需要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天平上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从国内古城保护得比较好的城市如丽江、平遥、苏州等地的经验看,处理好这两者间关系的办法就是:新的就是新的,旧的就是旧的”,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英国注册规划师何明俊分析说,“腾出老城,在老城外开辟发展经济的新空间,英国切斯特菲尔德市、爱丁堡市的经验也同样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杭州应该借鉴。”
事实已经证明,古城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寻求双赢,古城保护得好可以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城,耶路撒冷旧城……这些记载了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古城,都在以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为国敛财。
今天的杭州正在扭转自己行走了多年的方向,努力沿着何明俊所说的这条道路往前走。最为有力的宏观表现便是杭州开始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迈进。千年不变的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杭州城市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这一矛盾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保老城、建新城、美容西湖”的城市建设基调,使杭州开始走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良性互动之路——有数千年历史的“西湖”,依然展示古朴的人文风范,“钱塘江时代”则以宏大的气势展示现代化的风采。
这样的良性互动也体现在了微观层面上。根据《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市今后在旧城改造中将采用一种“有机更新”模式,改变“大拆大建”式的做法,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等原则,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即:质量较好、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已破败者拆除更新,不搞“一刀切”;在文物保护区内,可以拆,但拆的是危房,是违章建筑,是污染企业;可以修缮,但必须修旧如旧;可以建,但一定要延续古建筑风貌,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出台,让人们对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美好的期待:经过亡羊补牢式的急救和保护,杭州将在自身形象的复原进程中,再次向世人展示她那瑰丽、灿烂而又凝重的历史和文化。这样的期待几乎表露在每一个市民的身上,毕竟,又有哪一个杭州人乐意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意涂涂改改的城市里呢?
资料
杭州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
高瞻远瞩,对历史负责,解决好名城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古城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点保护好城市环境风貌和文物古迹,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规划原则
促进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相协调,既为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又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保护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整体环境,以点、线、面,地上、地下、空间环境分层次、多方位进行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保护和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重视名城历史的延续性和保护内容的广义性,突出发掘和展示南宋都城文化、吴越文化和良渚文化;
突出名城保护的个性和地域化特征,强调文物古迹与风景园林有机结合的特色,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保护历史风貌与改善环境并举,保护与利用结合,促使名城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思路与重点
6个方面:名城整体层次上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利用及古树名木的保护。
3个重点:旧城环境风貌的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的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的保护。
城市格局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景市结合,即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相互依存的名城整体格局。
保护道路(如中山路)与南北向河道(如中、东河)平行构成的水陆交融的旧城格局。
保护河湖水系,以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河湖水系为重点保护目标,保护京杭大运河、中河、护城河、上塘河、余杭塘河、古新河、贴沙河等水系。
保护好旧城中轴线——中山路。
保护传统街巷:中山中路辟为传统商业街;大井巷辟为药业一条街;河坊街为地方特色街;吴山路恢复小吃一条街;元宝街、小营巷作为旧城典型居住坊巷予以保护。
保护城垣遗迹,保护好现存的凤山水城门、云居山城垣门等遗迹。
背景
古都史略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萧山区跨湖桥一带就产生了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特征有明显差异的、发展水平很高的跨湖桥文化,使杭州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约53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祖先创造了以玉器、黑陶为特征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阶段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文化,使杭州成为史前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杭州有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2年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县,属会稽郡,是杭州最早的建制。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置杭州,杭州名称首次出现,开皇十一年,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建造州城,公元610年,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到隋朝末年,发展成为珍异所聚、商贾辐辏的商业都市。
唐德宗时,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之间开凿六井,引入西湖淡水,杭州的重心逐步从钱塘江转向西湖之滨。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到武林门间修建了一条长堤,用以蓄泄湖水,灌溉良田,保障了城市用水。他留下的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使西湖风光名声大振。
吴越国建都杭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之一,也是杭州作为几朝古都的开始,从此杭州一跃成为我国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垣大为扩展,内有子城,外有夹城和罗城。为防治海潮,六和塔和艮山门之间还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钱塘江海堤。吴越时提倡佛教,杭州修建了不少寺院、宝塔,如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等,点缀在湖光山色之间,使西湖更具诗情画意。
北宋时,杭州更趋繁华。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府,构筑“苏堤”,重修六井,疏浚河道,使西湖甘水遍及杭城。他也与白居易一样留下了许多歌咏西湖的名篇。从北宋起,杭州就有“东南第一州、地上天宫”的美誉。
公元1129年,宋高宗南渡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自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后,历代皇帝大兴土木,建起南跨吴山,北临运河,东南依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宏伟都城,建起了“九曲城”。南宋君臣在西湖四周和城里大造行宫御园,“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是孤山。”这些西湖边的皇家园林,建筑精美,布局精巧,为我国园林事业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公元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皇城被焚过半并改为五庙,将近百年的“九曲城墙”也渐为居民所平。元末,张士诚占据杭州,重建杭州城垣,设陆门六座,水门五座,成为明清两代城垣的基础。杭州结束清统治后不久,拆除了钱塘、涌金诸门及附近城墙,使城市与西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改变了自隋代以来就把西湖摒于城外的布局,城湖合璧自此始。
有着千百年文化积淀的杭州,在经历了“建设性的破坏”和“发展中的困惑”后,开始从迷茫中醒悟。今年4月28日,《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正式出炉,对市区内的文化遗存和历史踪迹进行大规 模、立体化和急救式的保护,唤醒人们尘封的记忆——
把散落的珍珠重新串起来
点线面结合全面保护文化遗存
城西,一汪清澈的西子湖千古悠然;城南,壮丽的钱塘江依城而过;城北,杭嘉湖平原沃野千里;城中,十余条古河道灵动流淌……天赋的自然条件让杭州拥有一个令人艳羡的称谓——“人间天堂”。
千古以降,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在这个“天堂”里留下了太多厚重的积淀,文物古迹、历史民居、民间艺术、宗教民俗等璀璨的人文景观与秀美的自然景观互为辉映,令杭州这座华贵之城倍增魅力……1982年,人文渊薮之地杭州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与她排列在一起的,是北京、苏州等23座同样古老的城市。
然而,曾几何时,这座被人吟咏赞叹了千百年的城市却在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前迷失自我,那些承载着文化年轮和生命印记的历史文化遗存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隐逸而去,成为了尘封的记忆。《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就是要在紧急保护的基础上复原这些文化遗存,恢复杭州绚丽和凝重的历史。
面对形形色色亟需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杭州市选择“点、线、面”结合的保护脉络,用城市空间轮廓线和景点间的视线走廊把杭州的江、河、湖、山等自然风景资源及历史文化遗迹与城市的整体风貌有机结合起来,勾画出杭城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空间上凝固的建筑、湖泊、广场等种种构成城市的元素在时间上无不延续着历史的记忆,它们共同勾勒出一幅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图象。
于是,保护有形的象征着丰厚人文底蕴的标志性遗存,成了杭州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首当其冲的内容。杭州市区现有的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众多名人故居、纪念馆和博物馆、传统风物特产和“老字号”等,都被纳入了《规划》的保护范围。此外,经过制定《规划》前历时几年的调查,杭州市的规划部门几乎掌握了所有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相关资料,100多所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古迹的老房子也将得到专门的保护。这就是“点”的保护。
然而,从延续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保存若干文物建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文物生存的历史环境如果被破坏,城市的历史脐带也就被割断了,她的历史文化特色也会消失。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文物是指名胜古迹,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而大片大片的民居,则是城市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之所在。
基于此,《规划》由“点”到“面”,把保护的内涵延伸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领域。能够真实再现旧时百姓生存状态的历史街区,恰恰是传统文化的最好承载体。《规划》由此专门确定了清河坊历史街区、小营巷旧城风貌保护区、中山中路传统商业街保护区、北山街近代建筑保护区等10个杭州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和11个后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对杭州这座城市而言,深深烙上时代印记的西湖是整幅画图中的文化脊梁,对她的保护自然而然成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规划》,杭州市将用5年时间,对西湖实施综合保护和治理,通过整合西湖线资源、实施“西湖西进”、建设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推进北线保护和改造工程,还西湖原有的全景和风貌,最终形成“东旺南热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整个风景区将分为五代吴越文化保护区、南宋文化保护区、佛教文化保护区、吴山文化保护区和孤山清文化保护区五个区块进行保护。
亡羊补牢犹未晚
有价值文化遗产“一个都不能少”
朝更代移,千年古城杭州几经沧桑,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城市面貌的破陋不堪,“美丽的西湖,破烂的城市”曾一度成为人们对杭州的揶揄。
这样的嘲讽深深刺痛了杭州人的心,就在杭州获得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在杭州拉开了帷幕。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陋街小巷变成了康庄大道,摩登高楼取代了矮旧民房,现代建筑挤进了西湖风景区。
当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加快时,收获了林立高楼的古城却遭受了“建设性破坏”,杭州的历史文化风貌在不知不觉中逝去:旧城经过全面改造成片“剃光头”,湖滨地区过度开发,湖滨三公园东面硕大而丑陋的水泥块取代了原先小巧的庭院建筑,西湖美丽的“三面云山一面城”中的两个岬角已受到了“威胁”……有人曾经这样戏谑:杭州已经越来越不像杭州了。
警钟响起。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先生在《世界遗产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一文中这样写到:“西湖美景和优雅的杭州古城本来可以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推荐和申报。但由于发生了那么多的遗憾和巨变,不仅古城的大片物证几近消失,连西湖周围的景观都有了碍眼的改变,它登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困难大大增加了。”在物质消费需求得到极大满足转而追求精神层面享受的今天,不仅仅是专家,连普通的杭州市民都惊觉了——曾经让他们自豪不已的历史文化“富矿”正越来越贫瘠。
缺乏城市保护规划是杭州付出惨痛代价的根由所在。横向比较可以看出杭州在规划制定上的滞后,与杭州同时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苏州,在1992年就正式出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控制性规划;云南丽江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古城保护的详细规划;还有山西平遥、安徽屯溪,例子不胜枚举。即便同在浙江省,温州、富阳龙门镇等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单位也早早就出台了相应的保护细则。
事实上,从1982年杭州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起,省内外众多专家就开始呼吁制定保护名城的专项规划。虽然这些呼吁使得在修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时补充了文化名城保护的章节,但单独的名城保护规划迟迟没能出台。难怪当《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终于在今年4月28日通过专家评审时,74岁的专家评审组成员毛昭晰教授感慨不已:“这个规划,我们已经等了整整21年了!”
尽管姗姗来迟,但热心的人们依然对规划出台后的前景充满了憧憬。“这个规划来得虽然晚了点,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从现在起,具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一个都不能少’地得到保护。”杭州市规划局的刘晓东博士端详着手中的《规划》,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的希望。
采用“有机更新”城建模式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在有些人看来,保护古城与发展经济是一对矛盾,总是难以调和;当经济快速发展之时,往往是历史遗存消失得最多的时间段。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被包括杭州在内的许多城市的发展经历证明了的事实。
1997年底,我国首次有2座历史文化名城入选世界遗产,杭州等七大古都却无一入选,鲜为人知的丽江、平遥古城因为榜上有名而从此声名大振,处在经济建设热浪里的杭州人,这一次却陷入了深深的失落。
“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这就需要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天平上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从国内古城保护得比较好的城市如丽江、平遥、苏州等地的经验看,处理好这两者间关系的办法就是:新的就是新的,旧的就是旧的”,杭州市规划局副局长、英国注册规划师何明俊分析说,“腾出老城,在老城外开辟发展经济的新空间,英国切斯特菲尔德市、爱丁堡市的经验也同样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杭州应该借鉴。”
事实已经证明,古城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寻求双赢,古城保护得好可以成为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城,耶路撒冷旧城……这些记载了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古城,都在以国际旅游城市的地位为国敛财。
今天的杭州正在扭转自己行走了多年的方向,努力沿着何明俊所说的这条道路往前走。最为有力的宏观表现便是杭州开始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迈进。千年不变的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为杭州城市建设处理好保护与发展这一矛盾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保老城、建新城、美容西湖”的城市建设基调,使杭州开始走上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良性互动之路——有数千年历史的“西湖”,依然展示古朴的人文风范,“钱塘江时代”则以宏大的气势展示现代化的风采。
这样的良性互动也体现在了微观层面上。根据《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杭州市今后在旧城改造中将采用一种“有机更新”模式,改变“大拆大建”式的做法,遵循循序渐进、审慎更新、居民参与、社区发展等原则,建立适应城市土地开发管理的新机制。即:质量较好、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部分完好的加以修缮;已破败者拆除更新,不搞“一刀切”;在文物保护区内,可以拆,但拆的是危房,是违章建筑,是污染企业;可以修缮,但必须修旧如旧;可以建,但一定要延续古建筑风貌,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出台,让人们对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美好的期待:经过亡羊补牢式的急救和保护,杭州将在自身形象的复原进程中,再次向世人展示她那瑰丽、灿烂而又凝重的历史和文化。这样的期待几乎表露在每一个市民的身上,毕竟,又有哪一个杭州人乐意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意涂涂改改的城市里呢?
资料
杭州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
高瞻远瞩,对历史负责,解决好名城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古城风貌保护与旧城改造、保护与利用、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进一步揭示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重点保护好城市环境风貌和文物古迹,促进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把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古都魅力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规划原则
促进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相协调,既为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创造有利条件,又满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保护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遗产有机结合的整体环境,以点、线、面,地上、地下、空间环境分层次、多方位进行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体系;
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保护和继承城市的历史文脉,重视名城历史的延续性和保护内容的广义性,突出发掘和展示南宋都城文化、吴越文化和良渚文化;
突出名城保护的个性和地域化特征,强调文物古迹与风景园林有机结合的特色,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保护历史风貌与改善环境并举,保护与利用结合,促使名城保护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思路与重点
6个方面:名城整体层次上的保护、文物古迹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与利用及古树名木的保护。
3个重点:旧城环境风貌的保护;西湖风景名胜区整体环境的保护;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及其环境的保护。
城市格局
保持“三面云山一面城”景市结合,即西湖风景名胜区与城市相互依存的名城整体格局。
保护道路(如中山路)与南北向河道(如中、东河)平行构成的水陆交融的旧城格局。
保护河湖水系,以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河湖水系为重点保护目标,保护京杭大运河、中河、护城河、上塘河、余杭塘河、古新河、贴沙河等水系。
保护好旧城中轴线——中山路。
保护传统街巷:中山中路辟为传统商业街;大井巷辟为药业一条街;河坊街为地方特色街;吴山路恢复小吃一条街;元宝街、小营巷作为旧城典型居住坊巷予以保护。
保护城垣遗迹,保护好现存的凤山水城门、云居山城垣门等遗迹。
背景
古都史略
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萧山区跨湖桥一带就产生了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特征有明显差异的、发展水平很高的跨湖桥文化,使杭州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约53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祖先创造了以玉器、黑陶为特征的“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起源阶段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文化,使杭州成为史前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杭州有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多年。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2年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县,属会稽郡,是杭州最早的建制。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置杭州,杭州名称首次出现,开皇十一年,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建造州城,公元610年,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到隋朝末年,发展成为珍异所聚、商贾辐辏的商业都市。
唐德宗时,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之间开凿六井,引入西湖淡水,杭州的重心逐步从钱塘江转向西湖之滨。公元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在钱塘门到武林门间修建了一条长堤,用以蓄泄湖水,灌溉良田,保障了城市用水。他留下的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使西湖风光名声大振。
吴越国建都杭州,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之一,也是杭州作为几朝古都的开始,从此杭州一跃成为我国东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垣大为扩展,内有子城,外有夹城和罗城。为防治海潮,六和塔和艮山门之间还修建了工程浩大的钱塘江海堤。吴越时提倡佛教,杭州修建了不少寺院、宝塔,如灵隐寺、净慈寺、六和塔等,点缀在湖光山色之间,使西湖更具诗情画意。
北宋时,杭州更趋繁华。公元1089年,苏轼任杭州知府,构筑“苏堤”,重修六井,疏浚河道,使西湖甘水遍及杭城。他也与白居易一样留下了许多歌咏西湖的名篇。从北宋起,杭州就有“东南第一州、地上天宫”的美誉。
公元1129年,宋高宗南渡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自公元1138年南宋定都杭州后,历代皇帝大兴土木,建起南跨吴山,北临运河,东南依钱塘江,西濒西湖的宏伟都城,建起了“九曲城”。南宋君臣在西湖四周和城里大造行宫御园,“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是孤山。”这些西湖边的皇家园林,建筑精美,布局精巧,为我国园林事业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公元1276年,元军攻下临安,南宋皇城被焚过半并改为五庙,将近百年的“九曲城墙”也渐为居民所平。元末,张士诚占据杭州,重建杭州城垣,设陆门六座,水门五座,成为明清两代城垣的基础。杭州结束清统治后不久,拆除了钱塘、涌金诸门及附近城墙,使城市与西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改变了自隋代以来就把西湖摒于城外的布局,城湖合璧自此始。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