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青莎公园开建 年底可逛幽远浪漫的市心小镇

[日期:2007-06-01] 来源:大杭州  作者: [字体: ]
青莎公园正式开建_青莎公园开建 年底可逛幽远浪漫的市心小镇_乐途旅游网

青莎公园正式开建

  “走进这里的原生态茂密树林,巨大的法国梧桐为你遮挡阳光,几乎与水面平行的北新关广场,与洒满花瓣的散花滩,配上清末年间的民居,像回到了杭州当年的青莎古镇。”

  日前,作为运河沿线景观之一的青莎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昨天,记者特地采访了负责青莎公园总体设计的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谌燕灵设计师。

  据介绍,青莎公园南起大关路,北至登云路,用地面积为5.3 公顷,岸线长约1.3公里。计划今年底前完成建设。整体强调传统滨水古街风貌,简单来说,就是古朴加野趣的特色。

  副景点之一:

  “湖墅八景”之 “西山晚翠”


  如果顺着运河沿线的游步道从大关的桥下空间穿过,眼前便会刹时豁然开朗,就像进入了一片自然的树林里,这里有密密麻麻的树木蒙住你的眼睛。沿着石板路稍走片刻,右前方就会有一幢名为“清可轩”旧式民居,这里也是青莎古镇的入口处之一。

  而在清可轩南侧堆坡的坡顶会有一座西山晚翠亭,周围枫香等秋叶树镶嵌其中。如果赶在秋日,这里便会秋色一片,连带着清可轩和西侧的河埠头共同组成西山晚翠景点,营造出翠敛西山的美妙意境。亭中设有“西山晚翠”石碑一座,背面雕刻描述旧有“西山晚翠”景观的文字。这也是分处拱墅区段运河沿线、纪念“湖墅八景”的八处碑亭之一。

  副景点之二:

  景观、植物尽显野趣


  “在这里,你找不到一处可以平躺的绿地。”说起这个原因,设计师用了“野趣”这个词来解释。青莎公园的绿化面积约有4.5公顷,沿岸最宽的绿化带有150米,最窄的也有三四十米。它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的味道,所以在绿化和植被上都避免了很多的人工痕迹。四周的植被都是茂盛型的。这点只要沿着石板路行走就可以发现,沿路没有隔离草丛和路面的筑台或石头挡墙,而茂密的草丛线就是最自然的隔离带。

  副景点之三:

  在法国梧桐林中穿梭


  要说沿线最美的风景在哪里,那么非法国梧桐树林莫属。这里原先就有很多的梧桐树整齐地排列着,现在梧桐树不动,让小路“见缝插针”式地曲折穿过这些梧桐树。走在其中还会发现树下设置了嵌入草坪的块石铺装,部分块石升起形成石桌凳,可以游戏、也可以小坐、观景。

  副景点之四:

  分散在运河边的河埠头


  说起运河文化的反映,就不得不提沿河的河埠头。在这条长1.3公里的公园沿线,几个河埠头就零散地分布其中。喜欢亲水的市民可以沿着埠头的台阶往下走,用手撩起运河水。

  除了河埠头外,沿线还会设置一些船型望台,站在望台上可以透过浓密的树木看到对面的运河水。

  副景点之五:

  青莎古镇牌坊


  青莎古镇北入口的标志便是青莎古镇的牌坊。它位于古镇北端,正对紫荆路。在其周围形成的北入口广场也是远期规划跨运河人行桥的桥头广场,规划跨运河人行桥将青莎古镇、紫荆公园、大关商贸区与运河西岸的运河天地、小河公园等运河两岸的公共中心联系起来。

  主景点: “北新关广场”

  寻找《故居》中的青莎镇


  “父亲自立后,在杭州城北青莎镇散花滩建造了房子,我出生在这里,散花滩又名仓基上,可能南宋时为藏粮之处,四面环水,有三座桥通市上,三洞的华光桥,一洞的黑桥,还有一座叫宝庆桥。”

  如此典型的江南风情,就是著名作家陈从周先生在散文《故居》中描述到的青莎镇。

  “我们现在在青莎公园内还原的古镇部分,只是当时的一个缩影。”谌设计师告诉记者,“这次设计是依据陈从周先生的描述,进行了引用和提炼,引水入岸,围绕成一个三面环水的亲水平台——‘北新关广场’。广场上将树一对象征北新关的标志性桅杆,平台通过两座桥梁和城市道路及南面沿河绿带相连。”

  几乎与水面平行

  据历史记载,北新关在明代即为运河七关之一。清代时的北新关征收杂货税,其税课来源“上赖江西、闽广,下赖苏、杭、常、镇等商货”。而此次青莎公园的主体就是“北新关广场”。

  “这里的视野非常宽阔,目前在杭州的运河段几乎没有这样的景点。”谌设计师指着地图上“北新关广场”的地点向记者介绍,“这里是运河转弯的口子,但同时又和余杭塘河、小河交汇。”

  北新关广场约有2000平方米,是一个三面环水的亲水平台,几乎和水面平行。广场上面会刻有一些漕船的历史介绍,而在临近水面的地方还会树起一对桅杆。“这两个是旗幡,它们是北新关的一个典型标志,行驶在运河上的漕船很远看到旗幡便知道北新关到了。”

  引水入岸 融入运河

  “这个广场其实是引水入岸围成的,除了一面是运河水外,其他两面则是约50厘米深的人工水面,我们打算引入运河水蓄成这个人工水系。”谌设计师表示,这样引入运河水的方式,在杭州的运河沿线是独一无二的。

  但由于运河水质问题,因此这个引入的水系近期为独立水系,由南向北逐渐跌落,在宝庆桥下设驳墈与运河水隔断,驳墈东侧设置水泵提升水体形成循环水系。后期则会引入运河水,与运河融为一体。

  散花滩里落红片片

  而至于当年陈从周先生的出生地——青莎镇的散花滩也会得以重现。正如“散花”的名字一般,在广场的周围会“聚集”起一片樱花和桃花林,地面配以卵石,等到落红季节,卵石地面到处散满粉色的花瓣,展现的正是“散花滩”的意境。

  江南民居朴而不俗

  青莎公园内的建筑物都是清末江南民居,大多集中在北新关广场两侧,“朴而不俗”是它最大的特点。这些民居没有精心雕刻的窗花,也没有醒目的门面,取而代之的是木板窗和白墙,反映着它的原汁原味。

  “这些房子就是当时杭州市民的住房。”设计师介绍说。房子内部都会有天井、院落等,除了外部造型外,房子的名称如尚德堂、水竹居等都沿用了原来的称呼。正因为这样,这些民居恰好就是当时运河文化的具体体现。

  据说这里还会有一小段街面,在一旁,还会发现一个“酒井”。传说中,这井打出来的井水就如同酒一般,顾名思义便被当时的老百姓叫成了“酒井”。现在,传说中的“酒井”已经无法寻找它的踪迹,只有在街角挖出了一口人工的“酒井”,从井中抽出来的水会从酒坛中流出,循环流回井内,作为一种象征,告诉世人这“酒井”的来由。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