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古寨清江绕旧事--开阳县马头寨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古寨清江绕旧事--开阳县马头寨_古寨清江绕旧事--开阳县马头寨_乐途旅游网

古寨清江绕旧事--开阳县马头寨

  清水河边,百花山腰,有一座依山势而建的古老村寨,这便是坐落在贵州省开阳县境内的马头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元、明两朝贵州土司——水东宋氏的底窝坝总管府遗址,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是布衣文化和汉文化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水东土司文化的缩影。

  寨子前方是美丽富饶的良田环绕,背后有绿油油的百花山富硒茶场,古寨之中古树参天、郁郁葱葱,井泉汩汩、 清溪流淌,青石、鹅卵石铺就的道路,顺山势而行的阡陌小路,记录了从宋代末年至今的七百多年悠悠岁月。

  整个古寨距离清水河面40-80米高,面朝悬崖和陡坡,背靠大山脚下,仿佛是一个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巨大露台,“露台”上面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人影婆娑,仿佛人间仙境。寨子中的居民以农业为生,有二百多户人家,共一千多人口,其中有一半多姓宋,他们都是当年水东宋氏的后裔。

  一条缓缓流经寨中的小溪将古寨天然的分割成南北两部分,南部平缓,北部陡峭,走在纵横交错的小巷间,看着风格鲜明的古老民居建筑,你能感受到汉文化与布依族文化在悠久岁月中的完美融合,也能感受到风格独特的地方特色。

  错落有致 悠悠远远

  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到寨中层层叠叠的“人”字形黑瓦屋顶,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民居多为干栏式的四合院或者三合院,院中以青石铺墁,古色古香,从正房大门走进去是正厅,两旁是厢间,还有对厅等。古民居为木质结构,房屋各处随处可见精致的雕刻花样。

  像这样的古民居在马头寨中约有90多栋,房屋在采用汉族民居的木质结构的同时,大胆采用了颇有布依族特色的装饰风格,比如左厢前部外侧的“八”字朝门,屋大门外加饰的腰门,此外还有雕刻式样中比较多见的“万”字形图案……在布依族文化中“万”字形图案象征着水车或者螃蟹花,布依族文化中对水极为崇尚,这些代表了水的象征图案就代表了吉祥和繁荣,多雕刻在窗户和楼上的走廊中。

  与此同时,门窗装饰图案中也会发现很多汉文化象征图案,如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福禄寿……摸索着古屋中木雕栏杆拾阶而上,给人某种似曾相识的错觉,这样两种文化风格的混合搭配在几百年的悠久岁月中历久弥新。

  这样的古民居多建于明清时期,经历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以及不时袭来的战火纷飞,马头寨古建筑群大多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它们见证了古寨的兴衰史,见证了古寨人民所经历的繁荣与动荡,是一部立体而又生动的史书。

  早在唐宋时期,布依族的先民从黑羊大箐(今贵阳)迁居到清水河两岸,元明时期逐步形成了马头寨、新寨等“底窝八寨”的仲家聚居区。所谓“仲家”是对布依族的古称,取自古以来布依族人民依种植水稻为生之意,因此贵州也有民谚云:“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客家住街头”,这生动地体现了早期各族人民的居住模式,住“水头”的布依族先民崇尚水、敬重水也就不难理解了。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