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胡林—西胡林—老龙窝—上达摩村一日穿越
2011/11/9 13:50:09
2011年10月15日,领队:火烧云、苦茶等。全队共34人。线路号称全程27.1公里,上升1400米。
胡林村,始建于汉代。相传,秦始皇东游,护驾御林军曾驻扎这一带,辽代曾把这里称为护驾林,后逐渐得名“胡林”。明代已分东、西二村,时称胡家林村。
老龙窝山脉是北京西部的一条重要大梁的一部分,它与西南方向的白草畔、百花山,东北方向的抓髻山、青水尖组成一条近百公里的山系。山脊南侧为房山所辖,多煤矿;北侧为门头沟所辖,多林场草甸。该山系峰峦叠嶂、沟壑纵横,草甸树林秀丽壮观,是驴友穿越和休闲旅游的必去之处。
本次穿越的领队比较熟悉路况,队员水平相对整齐,总体上比较顺利。具体如下:
7:25五棵松地铁口出发
9:02 东胡林村口(调整10分)
10:03东西胡林分界隘口
10:15泉水
10:18万年冰
10:48 废村岔路口
11:23第一垭口(休息5分)
11:48废弃羊圈(防火道,午餐50分)
12:47防火道丁字口(“三百六—红沙子鞍”丁字路口)
13:16莲花坑
13:50老龙窝主峰(休息40分,等中队)
15:03百花山岔路口(第二垭口,休息20分,等后队)
15:45清水第一煤矿区
16:18 上达摩有机木耳养殖基地
16:50返程
从东胡林村边停车点,顺马路直行5分钟,遇岔路口右拐,走上一条宽阔的水泥路(路上布满碎石杂草,看上去不太整洁),继续前进,很快再遇岔路口,右拐,是一条刚刚修好的宽阔水泥路(上面还铺着塑料薄膜)。顺水泥路,一直向右前方挺进,途中遇大小岔路口,都不要拐弯,坚持走在这条最明显的路上。路尽头左手可见一大对石块(好像山体塌方留下的),再往前便是上山的小路了。
从上山小路,连续切过山谷左侧的山坡,道路明显,经过三次小上升,可见一小隘口(据说是东西胡林分界的垭口)。过隘口,经过一个简单的下降和上升,入山谷,有一段很好走平路,可见路坐下方山坡上的羊圈和羊群。顺小路继续向前,很快可见涓涓细流,跳过小溪,逆流而上,穿过树林,很快便到路的尽头,一块巨石挡住去路,山谷嘎然而止,山泉水从巨石的洞穴(“熊窝”)源源流出,这便是“万年冰”了(相传万年不化,实际上当天就只有瀑布,而没有冰)。据说,到了冬季,在这个小悬崖下,可凝结成一块底径十余米、高逾六七米的锥形冰坨,背倚青山如碧海玉蟾,蔚为壮观。 从村口至此,所有岔路口,一律向右拐。
从万年冰(往回退20米)左侧山坡明显小路,上升一小段,再次进入一段很长的谷底平路。这条路很好走,沿途林间小道,宁静幽远、落叶芬香,脚下杂草、远处山林秋色错落有致,无处不是流动的油画、无声的音乐。最后有一小段缓缓上升,可见右手一片废弃村落,残垣断壁而无半点凄凉。
过废村,很快可见一峰迎面而来,脚下有明显平路向前延伸,顺路走几十米,可见右手林间有明显上山小路,路边树上留有红布路标,这里就是去第一垭口的岔路口。当天有人发现,这里向前10米左右,还有一条上山小路,也留有路标,但路不明显,上去后很难走。
从小路上去,进入密集树林,时而灌木,时而高大白桦林,遮天蔽日,秋风阵阵,声声惊寒。顺路缓缓上升,连续切过三个山坡,最后上升一段,就到达第一垭口。至此,结束全天大部分上升,但总路程却不到一半。
垭口左拐,上升,穿树林,下降,顺路拐弯,连续上升,最后到达相对高点,可见路边废弃羊圈,前方可见防火道。继续向前100米,可见防火道岔路口,此处有一小平台,避风,是午餐理想之地。
防火道岔路口直行上升(不是右拐下降),走过一个U字弯(绕过一小山头),遇丁字路口,右侧有“三百里—红沙子鞍”路牌。丁字路口右拐,下降,再上防火道,又是一段视野开阔、风光无限的平坦大道。一路前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