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库布齐沙漠
2008/4/16 10:16:30
惨红的晚霞,黯淡的星光,身背重负的驼队在大漠的深处隐约传来叮当的驼铃声。正是这脑海中的影像,激起了我去沙漠探险的欲望。背上行囊,越过黄河,我从独贵塔拉走向库布齐沙漠。
库布齐沙漠,位于闻名遐迩的鄂尔多斯北部。库布齐蒙语意为“弓上之弦”,弓是环绕鄂尔多斯弯弯曲曲的黄河,弦是金色的沙带。库布齐东西全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不断扩大的面积正蚕食着美丽的鄂尔多斯草原。昔日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景观已变成漫漫黄沙,让人不由得感叹世间的沧桑巨变。
在库布齐,首先看到的是人类固沙的杰作。纵横交错的草埂牢牢地压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下,泛出一点难得的沙漠之绿!深入沙漠,想象中的死寂荒寥,却也稀疏地长着胡枝子、紫花、红沙、杨柴、梭梭,顽强地点缀着沙漠。
沙漠的第一夜,心情激动。听附近的牧民说,沙漠的夜里有时会出现奇异的光弧浮游于沙丘之间,当地人称它为“神光”。不过“神光”不是每晚都出现,要看到它得靠运气。可惜我运气不佳,眼睛累酸了也未见“神光”浮现,只能在梦里浮想联翩了。
沙漠的清晨是寒冷的。简单的早餐之后,看着天上即将消失的几颗星星,拿出罗盘和GPS 作了一次定位后,又上路了。在沙漠上行走非常困难,经常还没爬上丘顶一不留神就会滚落丘底,而行走在沙脊上会省劲一些。沙漠腹地,一望无迹的沙丘荒凉、寂寞、单调,但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景色,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东边渐渐出现一片鱼肚白,尔后天边射出道道霞光,把沙漠照得金黄。
当中国最大的响沙海在我脚下时,我很兴奋。响沙海长约100公里,宽约5公里,手脚一接触沙子就会发出“哇哇哇”的响声,沙子被太阳不断地灼烧,接触它时所发出的声音就会不断地增大,有时跺上一脚,声响就如打鼓一般“轰隆隆”的。这种奇妙的现象,有人认为是沙子的静电和外力的滑动撞击造成;有人认为,沙丘处于一个能产生回音的位置,就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还有人认为沙子底下是空腔结构,外层的覆沙被撞击滑动时,下面就会发出“嗡嗡”之声。
独行于沙漠之中,会感到孤独,不过想到在这没有生命的沙漠里,我是惟一的生命,就会充分感到自由的力量。
气温渐渐升高,沙漠表面温度已高达60℃左右。这时已快到正午,汗水渗透了衣衫,为了保存体力我必须休息,在一阴凉、通风的地方支起帐篷,躲在帐篷里踏踏实实地消灭了一些干粮,然后睡上一觉。待太阳渐渐西斜,又该出发了。嘴唇已泛起了白皮,背囊里的水已用了五分之三,五十公里的穿越路程才走了一小半。于是,我咽口唾沫、咬咬牙、又向一个个沙丘爬去。渐渐地,天上的星星出来了,月光洒向沙丘,那种宁静是无可比拟的。气温渐渐地降低,我再次支起了帐篷,这一夜我睡的很沉,很香。
第三天,我仍旧起得很早。做好笔记和出发前的准备,托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出发。昨天已走了20公里,如果正常的话今天就可以完成纵穿。接近正午时已口干舌燥,水在沙漠里是最珍贵的,轻泯一小口,抬头仰望茫茫沙海,哪是尽头?猛一抬头间,忽然发现远处似有一池湖水。会不会是极度饥渴状态下的幻觉?我掐了掐自己,再睁开眼睛,真是一个沙漠里的湖泊!顿时我身上仿佛注入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一路狂奔扑向湖边。我想起别人曾告诫我:“沙漠里的湖水要经过尝试是淡水之后,才能饮用”。证实了这是淡水之后,我畅饮起来,真恨不得一口喝干这池湖水。心满意足之后,我静静地躺在湖边,细细品味着这特有的美景。
告别沙湖,再次踏上征程,不知不觉中夜色渐渐笼罩在沙漠上了。孤单、感慨又一次袭击了我。夜深了温度很低,是不能再走了,可我的腿却不听使唤,上一个沙丘又下一个沙丘。真想启用对讲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