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衣着和装备选购窍门
2007/7/12 11:38:14
登山衣着和装备选购窍门

  登山的衣着装备
  一、衣着的目的 
  1.衣着的目的在于保暖、保护、舒适。 
  2.原则上,登山衣着应富机动性与调节性。 
  3.高山的气温低于平地的气温,每上升一千公尺气温降低6°C(气温垂直递减率=6(C /Km)。 
  但在山上所测得的气温并不等于人体所感受到的温度(体感温度)。若有风,流动的空气能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此种"风寒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来得低。 
  一个简易计算公式: 
  体感温度=气温- 4 * (每秒风速(m/sec [Josie1]))1/2 ) 
  4.衣着应尽量保持乾燥,水的冷确力较空气高23倍,若再加上风,常会造成失温而 发生意外。 
  二、登山服装的选择 
  1.一切登山衣着都不宜过紧,否则会妨碍血液循环与空间的舒适,且失去一层空气对流的空间,会降低保暖度。 
  2.服装材质特性 
  (1)棉:吸水性强、不易干燥,吸达8%就不具保暖效果。 
  (2)羊毛:亲水性分子结构,吸性强、排水性弱,不易干燥。纤维呈卷曲状,且为唯 一的天然中空纤维,吸达30%仍保暖, 
  (3)羽绒:因表面含一层油脂且可聚集大量空气,质轻且保暖效果极佳,一遇水就失去 保暖性。 
  (4)PP:主要材料为聚乙烯(Polyester)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为斥水性纤维、 具有排汗、易干的特性。 
  (5)Gore-Tex:材料为铁弗龙(Teflon)的薄膜,不怕酸、硷、冷、热,具有防水透气 的特性。 
  1975年由美国W.L.Gore公司和陆军研发成功,薄膜上有许多微孔,每个微孔直径只 有0.2微米,是液态水分子团的两万分之一,却是蒸汽水分子的700倍大,每坪方寸可承 受65~80磅的水压。 
  (6)Pile:某种特殊编织法制品的通称,保暖、易干。材料可能为多种聚合物混合。 将这些合成纤维绕成一个一个的小环织在一块基布上就是Pile。因为这些小环能聚积空 气,达到保暖效果,保暖性媲美羊毛,且重量为羊毛的一半。 
  三、登山服装的穿着 
  1.叁层式穿法:舒适(Comfort)、保暖(Warm)、保护(Lay) 
  (1)里层:维持皮肤表层温度及舒适,须贴身才能充分发挥保暖的功用,且不会造成 过度摩擦,选择时注意贴身应适切而勿过紧。可选择PP材质制品。 
  (2)中层:中间层服装主要提供保暖功能。选择中间层服装时应注意调节性与方便性 。可选择羊毛、羽毛和Pile类制品。 
  (3)外层:外层服装提供隔绝冷、热、防风、防水的保护功能。应以方便活动、容易 穿脱为原则。 
  2.服装搭配 
  (1)帽子:头部散热达全身的60%,保暖舒适的帽子可减少体温散失、遮阳、并保护 头部。选择包括PP头套、便帽、毛帽、Pile帽、Gore-Tex帽、头盔、斗笠等。帽子仍是 采用叁层穿法,保暖用的帽子要连耳朵一起保护。 
  (2)上衣:内层用排汗易干的材质,应较贴身,如PP内衣。中层的选择如羽毛衣、Pile、毛衣等。羽毛衣保暖效果好,收藏体积小,但怕水,透气性差。Pile增加空气层, 保暖效果好,但会透风;新的设计有些加上一层防风材料,但尽量勿选择外套与中间层衣 服不能分开的制品。外层衣服主要是防风和防水,雨衣和风衣是一年四季的必备品。可 依需要及财力选择一般风雨衣、 
  特殊处理的风衣、或是Gore-Tex材质的风雨衣。应选择方便活动的两截式设计、注 意缝线处的处理、是否易于穿脱。 
  (3)下身:除了叁层穿法外,还须考虑便利性。内层(若有需要时,如雪 九实?选择 排汗易乾材质的制品。中层用方便活动的裤子,注意保暖度、防风性、质轻快乾。最好 选择长裤,可提供较佳的保护;七分裤不适合登山穿着,除非是夏季路径良好的郊山健行。外层除了雪季最好用Gore-Tex材质的制品,否则通常一般防水的长裤即可。 
  (4)袜子:内层最好穿一双PP内袜,勿使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