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兴建户外运动场地风头正盛 户外产业利好
2013/1/8 9:33:00
户外运动的魅力在于远离尘世喧嚣、能够充分享受大自然,对现代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城市人常常感叹紧凑的工作生活节奏让他们分身乏术。
 
户外产业以其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得到各方关注。这几年,各地政府开始倡导、资建设户外运动场地,为大众提供便利。这对户外产业无疑是一个利好。
 
周末好去处--郊野公园
 

 
环绕北京的郊野公园
 
郊野公园是以保护城市生态用地为主要目标,在郊野的自然地,供市民开展户外运动、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等活动。与城市园林相比,它的自然度较高、面积较大,更适合开展骑行、野营、越野等户外项目。
 
就在前两年,这还算个新名词,而现在,不仅在许多一线城市已初见规模,也开始在部分二线城市落地生根。
 
北京:5年建设,郊野公园的数量从0增加到70个。和城里公园相比,他们更贴近自然,更有乡野气息,吸引了市民从家中走到户外。
 
上海:奉贤南桥新城中央公园、青西郊野公园等21座郊野公园已列入规划议程。已形成《上海市郊野公园概念规划》及近期建设试点方案,并选取5个郊野公园作为近期建设试点,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
 
天津:到2015年,环城四区将建成面积为40524公顷的10座郊野公园,其中北辰区、东丽区各3座,西青区、津南区各2座。
 
南昌: 首座郊野森林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在2012年底完成绿化,今年瑶湖水上景观建设可初现规模。
 
漳州:在2015年之前,市区计划兴建28个郊野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部分试点段已向群众开放。
 
各地的郊野公园是低强度户外运动的好去处,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人走出家门,了解户外运动,对于户外用品、户外培训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由于距离城市很近,通过驾车、公共交通等方式可以轻易到达,以往很多家庭不会准备的帐篷、地垫之类野营用品,可能慢慢会变成日常用品。
 
山与海的呼唤--户外运动基地
 

 
恩施大峡谷
 
在户外运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很多地方政府开始关注户外运动基地建设。特别是在2012年,户外运动基地已经纳入多地区工作议程。
 
安徽: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在《打造皖南户外运动基地 助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提案中建议"趁热打铁",尽快设立皖南户外运动基地。
 
贵州:制定了"建成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目标,计划"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规划分两个阶段完成,总期限为2011年到2020年。
 
浙江: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山地户外运动基地项目在2012年底开工,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建设一条总长约60公里的山地自行车专业赛道,以及与之配套的休憩区、户外运动区、露营区等一系列休闲度假设施。
 
湖北:恩施大峡谷国家级户外活动基地启用,确定了各种活动项目的线路,已具备举办国际户外活动大赛的条件。
 
广东:深圳大鹏新区提出打造户外运动品牌的概念,将大鹏湾、大亚湾、东西冲海域将建设成海上体育运动基地,包括水球、冲浪、滑水、风帆、皮划艇、沙滩排球等海上户外运动项目。
 
这些专业户外场地的规划及建设,为我们展示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的蓬勃活力。即带动了各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户外俱乐部、户外运动培训机构、专业装备市场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户外运动场地前景--西方国家的做法
 

 
黄石公园
 
以前经常听到朋友提及西方国家高度重视户外运动场地资源开发。除了在国有森林地带建立可供野营、野外活动、自行车运动、滑雪以及交友的区域和设施,也在城市内及周边建立公园系统,满足大众的多种需求。
 
例如,美国的公园系统分为小型公园、街区公园、社区公园、州公园和国家公园。小型公园主要提供自行车、划船、有用、钓鱼灯户外活动场地,方便居民就近参与。州公园和国家公园一般原理聚居区,面积较大,为野营、冬季运动、旅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