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地客“三板斧”抢占骑行服饰高地
2013/1/5 9:25:45
  骑行运动因为时尚、低碳的元素,在欧美发达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中国市场却刚刚起步,这正是森地客的机遇所在.
 
  侯凤祺打开办公室临街一侧的窗户,他望向世纪大道两旁铺满棕红色沥青的自行车道,那里蕴藏着令他自己也始料未及的巨大商机。
  
  2012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财政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并宣布本月22日将继续举行"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今后,新建或改扩建的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要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城市支路和居住区道路要设置步行道。对于不按规划建设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项目,将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
 
  正像这条向远方延伸的红色自行车道一样,侯凤祺的公司也许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初涉骑行服
 
  "宁可作池塘里的一只大鱼,也不愿作大海里的一只小鱼",产品只有做专才能做强,才能有核心竞争力。
 
  2005年,天津人侯凤祺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后迈出了下海创业的第一步,他向家人借了4万元,来到晋江创办了森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刚开始做运动鞋的生意,2006年开始后主要经营健身服、瑜伽服、泳装等运动服装的生意。然而这些产品的销量虽然很大,但利润却非常薄。
 
  后来在国外跑市场的过程中,他发现国外骑行运动市场的规模非常大,"欧美的一些国家拥有占到人口总数10%的骑行者,其中不仅包括专业自行车运动员,更大的一部分是一些热爱骑行运动的业余爱好者。"侯凤祺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国外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从事什么样的运动通常就会选购相应类型的运动装备。根据他在国外的调研数据显示,70%到80%的骑行人群会选择购买骑行服。
 
  侯凤祺决心抓住这个机会。
 
  从2008年开始他们正式开始"千里走单骑",专注于在骑行运动装备领域的发展,将重点放在了欧美的外贸市场。
 
  侯凤祺曾经和他的研发团队在全球各个骑行服市场之间来回奔波,他每年都会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呆上整整一个月,在他看来,这两个国家的骑行运动开展的时间较早,发展的现状也比较好,"当地的很多市民平时都是穿着骑行服去上班,到了工作地点后再脱下来换上正装,下班后亦是如此。"
 
  骑行文化已经在欧洲的城市中蔓延开来,侯凤祺也对自己的骑行服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推出了城市休闲系列产品,的外形与一般的裤子无二样,但里面却加上了一块护垫,以供骑行爱好者在日常出行中使用。
 
  考察国外市场
 
  在西班牙的海滨城市Alicante,侯凤祺在当地沿海的公路上遇到几个自行车爱好者,"我和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他们了解到我在中国是做骑行装备的,就提出了一些在骑行服设计上的要求。"侯凤祺了解到这群自行车爱好者对于骑行服的功能性有着很高的要求,既要吸湿排汗,又要透气,对于森地客骑行裤内垫的海绵质量也有要求。这次经历对于他们此后在骑行服的设计与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侯凤祺在桌面上摊开一件骑行服,他试图用手捋整齐衣服,但是骑行服却怎么也铺不平,侯凤祺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他们生产时采用的是立体裁剪而不是普通的布艺裁剪,即根据人体的体型进行设计,骑行服是有弧度的。
 
  而作为一名自行车爱好者,侯凤祺常常一个人穿着新设计出来的服装上路骑行,以测试衣服的版型和舒适性,他始终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不仅仅是产品款式,还要在产品的技术、概念方面做出一个预先判断,才能做到紧跟市场形势,获得消费者认可。"侯凤祺说。
 
  除了开拓海外市场以及向国外的专业骑行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了解他们在骑行过程中的需求外,侯凤祺还会向国外的骑行服设计师取经,从他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