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运动品牌如何“走出平原 开始登山”
2013/1/4 11:35:23
  "中国服装行业经历平原大陆快速发展的阶段后,接下来的任务是登山。攀登山峰需要健康的体魄,需要装备工具,如何发挥服装行业的内生动力,构建新的优势是特别值得深思的。"这是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对于当前中国服装产业发展形势的一个生动形容。
 
  事实上,这个比喻对于运动品牌也尤为贴切。经历了"黄金十年"发展的国内运动品牌,是时候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走出平原,开始登山"了。
 
  国际品牌表现各异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之下,国际运动品牌巨头们的市场表现不尽一致。
 
  阿迪达斯11月份发布的公告显示,按汇率不变的情况计算,2012年前三季度,阿迪达斯集团全球收入实现同比增长8%。与去年同期100.81亿欧元相比,前三季度集团销售收入增长14%,达到115.14亿欧元。
 
  2012年前三季度的强劲表现为阿迪达斯全年财务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奠定了基础。相比以前的前景指南,管理层已经决定对2012年全年的阿迪达斯销售指导目标做出调整。按汇率不变的情况计算,管理层预测阿迪达斯集团2012年销售有较高的个位数增长(此前预测: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
 
  在大中华区,阿迪达斯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达到11.7亿欧元,增速仅次于公司在欧洲新兴市场的表现(同比增17%),领先于北美、西欧、拉美等其他市场。
 
  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赫伯特海纳表示,他们将继续在中国进行扩张,将密切关注中小城市的市场发展状况。阿迪达斯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高嘉礼(ColinCurrie)表示:"在大中华区,我们保持着强劲的销售势头,前三季度的两位数销售增长证明了这一点。
 
  两年以前,我们启动了'通往2015之路'这一宏伟的战略计划,旨在成为中国最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今天的业绩表现证明了我们的战略正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拥有行之有效的业务计划,迈入2013年,我们将以同样的决心和热情继续将它贯彻落实。"
 
  另一国际运动品牌耐克的市场表现与阿迪达斯截然相反,其日前发布的截至11月30日的第二财季报告显示,净利润3.84亿美元,同比大降18%。公司在中国的全年营业额下降11%至5.77亿美元。耐克方面认为,业绩下滑与欧洲经济衰退和在华业务下降有关,更与其之前卖出旗下茵宝和ColeHann这两个品牌有关。
 
  受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消费结构调整的影响,由法国奢侈品牌巴黎春天控股的彪马集团10月份发表声明称,2012年第三季度集团盈余下跌超过85%,降至1220万欧元。经营利润由1.186亿欧元,缩水至1960万欧元。彪马集团在其夏季市场盈利预警之后就进入了发展疲软的一年。
 
  该集团总裁FranzKoch希望集团能够重新赢得竞争力,其将缩减产品种类并且关闭不盈利的专卖店。预计2012年全年彪马集团的盈利同比将明显下降,但是其全年营业额仍将上涨5%左右。
 
  本土运动品牌集体过冬
 
  相对国际品牌,国内运动品牌的日子更加难过,陷入集体过冬局面。
 
  12月17日,李宁发布盈利警告,预计公司将出现大幅亏损。李宁公司表示,正在进行一场费用最高达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重点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改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统计显示,李宁2012年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85%,营业收入下降10%至38.8亿元,公司股价同期累计下跌35%。
 
  遭遇困境的不仅是李宁,据国内运动服装品牌2013年二季度订货会显示,包括安踏、特步、匹克在内的各家订单额同比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特步订单额下滑15%至20%,安踏同比下滑15%至25%,匹克下滑幅度更高达20%至30%。
 
  订货会数据常常是一个产业市场的晴雨表,多少可以看出如今国内运动品牌遭遇的窘境。
 
  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运动品牌就已经开始集体"过冬"。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