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户外找水源,改善水质
2012/2/21 13:19:25
  当你置身于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于广阔的森林,而饮用水用尽了口渴难受,该怎么去获得所需的水份?
  水在人体中的含量占近70%。体内所有的生理反应都离不开水,水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散热、排毒,它是维持肌体生命活动、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据统计,人离开水的极限时间约为150小时(受环境温度形响)。因此,绝境中的户外运动者最主要的是先找到水。
  饥能挡,渴难挨。如今,小编特意去请教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驴来给我们介绍一些野外生存取水的办法。
  寻找水源
  听: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多注意山脚、山涧、盆地、谷底等是否有山溪或瀑布的流水声,有无蛙声和水鸟的叫声等。
  嗅:用鼻子,尽可能地嗅到潮湿气味,或因刮风带过来的泥土腥昧及水草的味道。然后沿气味的方向。
  察: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去观察动物、植物、气象、气候及地理环境等也可以找到水源。
  根据天气变化寻找水源
  天空出现彩虹的地方,肯定有雨水;在乌黑、带有雷电的积雨云下面,定有雨水或冰雹;在总有浓雾的山谷里定有水源;靠收集露水也可缓解些燃眉之急。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水源
  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金针(也称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篙、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不好,有苦味或涩味,或带铁锈;初春时,其他树枝还没发芽,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方其他树叶己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另外,还如三角叶杨、梧桐、柳树、盐香柏,这些植物只长在有水的地方,在它们下面定能挖出地下水来。
  根据地形、地质的情况寻找水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可以在低洼处、谷地及缓坡斜地去找水。砂页岩在我国分布甚广,其分布在构谷、盆地或在砂岩与页岩的接触面处往往有泉水涌出。另外在溶洞深处,在各种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的裂缝地带,大都能找到直接饮用含矿物质的泉水。
  根据动物、昆虫的活动情况寻找水源
  夏蚊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居住的地方也有水;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再有,鹌鹑傍晚时向水飞,清晨时背水飞;斑鸠群早晚飞向水源,这些也是判断水源的依据。
  改善水质
  当我们找到水源,如何取水也是一个问题。
  在野外取水,有时相当困难,特别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少过去的优质水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污染,特别是地处下游的河段,因此应了解上游的工业化生产情况,对混浊的湖泊、池塘应观察水源里是否有生物、周围植被的生长情况(是否花草枯萎褪色),对必须饮用的不良水要进行净化、过滤加以。如果你身边没有净化药片,没有医用碘酒、漂白剂、食用醋......那就看看下面的办法。
  沉淀法
  在你将找到的水收集好后,可放入少量的明矾或捣烂的木棉枝叶、仙人掌、核桃仁,搅拌匀后沉淀30分钟。这样,你便能得到较为干净的水了。
  过滤法
  当你所找到的水源泥沙混浊,有异物飘浮且有微生物或蠕虫及水蛭幼虫等,水源周围的环境又不适宜挖坑时,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裂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手帕、衣袖、裤腿等;利用可乐瓶也可以,先是去掉瓶底,再用小 dao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2~4厘米厚的干净的细砂5至7层,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到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
  改善盐碱水
  在西北地区的沙漠戈壁中,能找到的大多为盐碱水,不能饮用。怎么办?驴友老周支招:在有湿沙或苦咸水的地方,挖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