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5.5):墨脱随想
天气:雷阵雨转大雨
大雨滂沱,雷鸣电闪,今天是无论如何也走不了了,尽管我一心想尽快飞出这个鬼地方。
无聊中,《故事会》和《小说月报》已经读了N遍了,身上的蚤瘢已经结了疤,睡袋也保不住被这些吸血鬼咬,但心里总归有点安慰的。
10元一碗的面条吃了几顿,总比方便面好多了。打着雨伞在县城转溜,一不小心已经转了好几遍。在一棵大树下望着草地上的鹅和鸡发呆,一排蔬菜大棚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开始了墨脱的物价调查。
似乎所有人都对墨脱的高物价习以为常,因为人人都认为是人背肩扛的,果真如此吗?
走进菜市场,尽管小的可怜,但东西倒有不少。新鲜的蔬菜琳琅满目,韭菜2元一小把,猪肉22元每斤,土豆6元每斤,牛肉18元每斤,还有干巴巴的苹果,居然开价20元!
其实,只要看看就知道,这些东西大都是墨脱本地产的。墨脱气候湿润炎热,新鲜的蔬菜在大棚里四季出产,但没有大棚容易腐烂,栽培困难,有了大棚就很容易。当地盛产香蕉芭蕉,但出产的季节里也得卖1元1根!墨脱随处养着猪鸡和牛,甚至鹅和鸭也不少。由此看来,墨脱的高物价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当地人为造成的。
不可否认,诸如饮料、油盐酱醋和米面烟酒等日常用品确实需要人背进来,这些东西卖的贵点,无可厚非。但是,还是高的有点离谱,尤其是随处摆放的过期食品,更是不像话。当地政府也有卫生监督部门,就这样让市场完全混乱,势必有它的幕后原因。
经过多方位了解,墨脱的阴暗面还真不少!例如,解放大桥的修建费用高达几千万!修桥时雇佣的民工搬运石头,每斤居然40元!结果是民工用麻袋装钱(当地百元钞票是银行专供政府官员的,普通百姓休想换到),并因此有些被雪崩连人带钱永远压在了山上。
当地公务员的收入很高,我上面提到的那位秘书年薪就不低于4万,更不少说高级官员了。一些和政府有关系的生意人,依靠蔬菜种植和开店做买卖,一年收入少则几十万。难怪很多去做生意的四川人都说墨脱的生意特别好做。墨脱流动人口很少,这些饭店和商店到底怎么做的大生意?原来当地有很多驻军,他们成为主要的消费群体。
为何墨脱的公路修通了也是形同虚设?这就是当地政府的原因了:他们需要保持当地的高物价,以维持自己的高收入来源。因此,他们千方百计阻挠公路的连贯性,总是向上面汇报诸如塌方啊泥石流啊还有雪崩什么的,由此可以要到不菲的拨款,这些款项当然不会用在公路上,而是被瓜分,流进了私人腰包。其实,要解决这些塌方并不是件难事,以后的行程会具体看见。
正因为墨脱的高物价,每年引诱着无数寻宝人来到这里,他们大都来自四川。也因为巨额利润的诱惑,每年总有不少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封山季节翻越嘎隆山,因此,嘎隆山一年四季都有人行走,这就造成了年年有人被雪崩埋没,枉送了宝贵的性命。据当地驻军统计,每年翻越多雄拉和嘎隆山的死亡率平均接近千分之二!这究竟是谁的过错?应该责怪这些想发财的百姓吗?我看不是,政府应该承担所有责任。
再看看县城的设施,电力奇缺,这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是不吻合的。很多地方只需一台小的水力电机,就足以解决常年的生活用电。例如亚东县就做的很好,当地居民使用电炉做饭,即环保又便利。就在这个偏僻的县城,歌舞厅倒有好几家,打扮入时的小姐白天经常招摇过市。这些小姐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来墨脱坐台,很显然是这里的生意好做,具体怎么做的,因为涉及某些敏感因素,这里不便提起。
但是,尽管如此,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当地9000百姓是希望早日与外界沟通的。西藏政府已经下决心打通嘎隆山隧道,计划2年,投资5个亿(后面会具体谈到)。届时道路常年可以保持通畅,墨脱的高物价还能维持多久?墨脱所谓的神秘完全是人为炒作,是有人故意在神圣的中华大地制造了这么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