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登顶8000米——(五)[图]
2007/6/2 23:44:46
空腹登顶8000米——(五)[图]
[1] [2] [3] [4] [5]
卓奥友峰介绍:
卓奥友峰亦称乌雅峰,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位于东经86.6度,北纬28度的中尼边界上。山峰以东北山脊和西南山脊为界,北侧在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境内,南侧属尼泊尔王国。
卓奥友峰周围雪峰林立,层峦叠嶂。偏西北方向是7022米的觉悟吓北峰,正北方向是7309米的四光峰,正东方向有7952米的格重康峰,西南方向有7351米的乔乌衣峰、7175米的乔格茹峰和7134米的赤仁玛峰。
“卓奥友”的名字来自英语的音译,藏语里叫“乔乌雅”。其中,“乔”是神的意思,而“乌雅”则是秃头的意思,合起来便是“秃头之神”。卓奥友在传说中是“首席尊师”或“智慧老人”的角色,其顶峰是平台形而不是角锥形,远看的确像一个秃顶的智慧长者。他以魁伟的雄姿屹立在喜玛拉雅山脉的中部,东距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直线距离为100公里。卓奥友峰主要有西北、东北、西南、东南和西侧五条山脊,北坡西山脊是传统路线。其峰体常年被积雪和无数条冰川覆盖。北侧的加布拉冰川长10多公里,南侧的兰巴冰川长14公里,而格重巴冰川长达20余公里。冰川类型以山谷冰川为主,其次为平顶冰川、冰斗冰川等。
卓奥友山中气象万千。现代冰川的发育良好,在海拔5700米以上的峰面,是加布拉冰川中下游的消融区。这个区域内,冰塔林触目皆是。冰塔消融而成的冰水,汇聚成一个冰湖。受冰湖的侵蚀,冰塔之间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冰沟、冰谷、冰洞、冰桥,形成一个动静相间,高低不平,绮丽壮观的冰世界。海拔6900米到7200米之间是冰瀑区。这里地形陡峭,悬挂在山表的冰川像一个个飞泻而下的固体瀑布,气势非凡,但给攀登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气候特点
卓奥友地区气候多变。冬半年干燥而风大,为干季和风季。夏半年为雨季,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在卓奥友峰上,有时最坚定的唯物论者也会有“听天由命”的感觉。成就人的是天气,毁灭人的也是天气。每个登山季节只有几次持续2-4天的好天气周期。包括卓奥友在内的喜玛拉雅地区的攀登季节是春季,好天气周期持续较长,一般两周左右。例如在卓奥友2000年的秋季,9月24日以后,就没有什么好天气了,一支队伍曾经创记录在三号营地等了9天,还是暴风雪,只得下撤。波兰著名女登山家安娜曾登顶了6座8000米的山峰,1999年准备攀登卓奥友峰,她在好天气里适应,适应好了下山,结果再没有遇到好天气,只能“望顶兴叹”。
登山时节
卓奥友地区的气候也珠穆朗玛峰大体相似,每年10月到翌年3月为风季,风速一般为50米/秒,气温常在-30℃至-40℃。每年6-9月是雨季,只有在4月底到5月末或9-10月这段时间,是风季过渡到雨季的时节,或雨季过渡到风季的间隙时期,常肯3-4次持续2-4天的好天气,这时是进行登山活动的最好时期。
攀登历史
1954年10月19日,奥地利登山队四人首次沿西北坡登上卓奥友顶峰。
1984年5月1日,西藏登山队成功登顶卓奥友峰。
1998年4月21日13时,北京大学登山队成功登顶卓奥友峰,这是国内业余登山团体首次集体登顶8000米级山峰,填补了国内业余登山团体登顶8000米级山峰的空白,并为北大一百周年华诞志庆。三名登顶队员为唐元新、张春柏与高永宏,三人因此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资格。
2000年9月21日13时58分,北京业余登山运动员本营成功登顶卓奥友峰,一起登顶的还有小其米。这是国内业余登山运动员个人首次登顶8000米级山峰并安全返回。
2000年10月1日,中日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卓奥友峰。
进山路线
进山路线从拉萨出发沿中尼公路南行,途经日喀则和拉孜,翻越措拉和嘉措拉, 行程560公里到达定日县,再沿简易公路南下40多公里,就可到达卓奥友峰北麓、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