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格宗之超轻之旅
2008/7/7 9:41:46

滇西北的巴拉格宗雪山,主峰海拔5545米,是香县最高峰。其南侧河谷最低点海拔2000米,相对高差达3545米。地形与气候的垂直分布特点十分突出,几乎包容了从干热河谷到现代冰川所有的立体生态类型和景观资源。  主峰以南的尼西乡上桥头村,就是1936年5月红二军团长征过境的地点,师参谋长汤福林在此遇藏族武装伏击牺牲。  前不久,我在雪山深处进行了一次历时8天、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狂野穿越,在陡峭冰川上险些丧命...

在香格里拉县的独克宗古城,我结识了藏族摄影家索朗农布。他的摄影专辑《巴拉格宗》画册里,独特的峡谷绝壁、巍峨的雪峰冰川和魔幻般的冰蚀湖泊,强烈地震撼着我。

当农布告诉我,围绕着巴拉格宗主峰有一条艰险但美景绝伦的转山之路时,我就决心马上去徒步转神山。

临别时,农布笑着说:“悠着点儿!”  我却没琢磨他话里的意思。

此次徒步转山,是两人结伴。来自广州的小梦同学,和我一起,打算用6天时间,无向导和后援,按顺时针方向绕行神山一圈。结果,因下雨和迷路的原因,前后用了8天时间。

小梦同学吃苦耐劳,体力超强,做事积极主动,为人低调谦和,是位难得的探险伙伴。他也没有一般驴子们身上惯常的那种网络习气。

我俩决定按轻量化风格徒步,每人都使用一只 OSPREY 的28公升容量“小鹰”背包。 帐篷、天幕(Tarp)、睡袋、防潮垫、炉具、炊具、燃料、6天的食品和保暖衣物等一堆物资,都装在这两只小巧结实的背包里面了。

我自己的背包,出发时总重量还不到10公斤。

如此小容量的背包,何以装得下那么多野外装备和食品?

因为我们的装备都是体积非常小的超轻装备,比如:ASI Design 的阁楼帐篷(320克)、“双飞”Tarp(260克) 、MSR公司的E-Wing 天幕(150克)。 此外,我俩都是使用的三季“大红虫”超轻睡袋。


我们在这个营地遇到了3 位上山挖虫草的藏族朋友,从右到左依次是崔雪英、小农布、七林拉楚。


刚刚挖出来的虫草,产地价要卖20元钱一根。一单斤(市斤)晾干的虫草有1000多根。小农布介绍说,巴拉格宗雪山出产的虫草,个头相对较小,价钱相对便宜,但入药的效果却比一般大个头的虫草要好,只是“卖相”稍差而已。

我们在香县县城曾经询问了今年的虫草市场价格,说是9万块钱一单斤,而去年“长六”时问的价格是6万一单斤。 如此昂贵的资源,怪不得去年7月,稻城两个乡的藏民因虫草地界之争而武装械斗,当场打死8人,打伤40余人,是甘孜建州以来最恶性的一次民间群殴。



此行为了轻装,主要食品采用藏餐。我们专门在香县县城的特百惠专卖店里买了几只大小不同的食品盒子,装酥油、茶叶和红糖等。

密闭性能非常好的“功夫熊猫”盒子,拿来装酥油,盖上盖子之后,能当小型的切菜砧板,用以切火腿、柠檬和姜蒜。

顺便一说,我们此行的食品非常简约,但饮品绝不含糊。我们在山上轮番喝了红糖姜茶、普洱茶、柠檬红茶、茉莉花茶,以及用蜂蜜、新鲜柠檬和威士忌调和的 Hot Toddy 。



小梦同学很适应藏区生活,藏餐吃得津津有味。他说,糌粑调和得稀一点比干的好吃一些,甜的也比咸味的好吃一些。

我本人打小就在青海吃惯了酥油和糌粑,不管稀稠甜咸都爱吃。

说实话,藏餐是非常适用于高原野外生活的,也特别适用于我们这趟长程、高强度、轻量化的野外活动。比如糌粑,如果你没有条件生火烧开水,用冷水就能调开青稞炒面,食用起来很方便。



因为下连阴雨以及迷路耽误了两天行程,食品消耗了一些,好在我们一路采摘了不少鲜美的蘑菇,聊以充数。



在转山路上看到了这个场景,我们很痛心和愤怒,中国人啊,你们哪辈子才能改掉乱扔垃圾的坏毛病?!。

我们到达此地的前几天,有某一旅行社组织了十几个导游,要考察徒步路线,他们一路留下的垃圾基本上都被我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