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跳峡修公路:外国游客大哭中国游客欢呼
2007/6/1 14:32:46
“我敢打赌,只要技术上允许,人类会及时把高速公路修到珠峰顶上去,把那里变得像广场一样热闹,在那里收门票,开小卖部。”这或许是杞人忧天,但国内一些旅游者的旅游审美观念确有偏差。
“‘三江并流’和云南丽江古城都是世界遗产地,均具有世界级的旅游审美价值,但其入境旅游的中国人却极少。”不久前,四川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税海模到云南滇西北做田野调查时,看到一个有趣 的现象:丽江古城游人蜂拥、摩肩接踵、人头攒动;而与之相邻的“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一些景点,国内游客却很稀少。这次调查让他感到“应该研究国内旅游者旅游审美心理的引导问题了”。
税海模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看到的情景:“那天上午,从香格里拉车站乘车前往白水台的国内旅游者仅10人。下午这10人中从白水台前往中虎跳的旅游者仅3人,当晚中虎跳天梯客栈整个旅店中就只有这3位旅客。”
“在虎跳峡,不少背包旅行者徒步穿越20公里的大峡谷,并步行100公里,一直走到白水台。其中,最多的一队有二三十人。有趣的是,这些背包徒步旅行者中,90%是欧美游客。”
“前面是什么?公路,还是公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虎跳峡的名气就大过了云南,它一直是徒步者的天堂。著名诗人于坚曾经说:“我在云南的梦想之一,就是有朝一日穿上电影中所见的那类旅行者的行头,沿着惊险的小路穿越那伟大的峡谷——虎跳峡。这梦想一直保存了10年。自从10年前我在去中甸的路上,从一个叫做桥头的地方,瞥过这峡谷一眼之后,这梦想就日夜缠绕,甚至成为我的人生是否依然具有勇气和活力的一个拷问,要么去,要么人到中年万事休。我已经进入过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进入过大海,登上过高山,穿越了高黎贡山脉,我还没有穿越过一个壮丽的峡谷。”
许多外国背包客成为虎跳峡最早的探险者。峡谷的小路上,走着的大多是外国人,岩壁上用黄色的油漆写了许多英文路标。峡谷中的小客栈声名远播,客栈的墙上留着许多背包客的感言。
一些客栈主人还能说流利的英语。峡谷里最早为旅行者提供马匹和导游服务的年轻人和丽忠说,从他当“马仔”以来,接待过上万名外国徒步旅行者,许多人到丽江后,给他打个电话,很快就可以开始虎跳峡徒步之旅。他们中有的人会在峡谷里住上几天甚至几周,体验虎跳峡的壮美和纯净。
但是现在,众多徒步者开始抛弃虎跳峡,因为虎跳峡修了公路,而且要建水电站。
修了公路的虎跳峡让徒步者丧气和失望。“不过是在一个风景壮丽的地方走动走动,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在公路上走一阵,就感到双腿乏力,身体虚脱。已经没有走下去的信心了,前面是什么,公路,还是公路”。一些外国人看着修了公路的虎跳峡、听了建电站的事儿,竟放声大哭。“我们来这里干什么,住标准间,吃麦当劳?下次我再来,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现在的虎跳峡。”
但是,公路却让国内很多游客兴高采烈。“当然,国内旅游者也要观赏享誉中外的旅游名胜虎跳峡,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选择的是组团包车,舒舒服服地到此一游,并且只游玩已开发的‘上虎跳’。轻轻松松地随车来,随车去,小心翼翼地沿着安置了扶手的弯弯山径,曲折有致地下到江边,然后在凉亭中,或在看台上,观景、摄影、录像,发几声感叹,乃至惊叫。”税海模说。
于坚也看到同样的情景:“一辆旅游车载着一些游客飞驰而过,有人随手扔出一团卫生纸,有人有惊无险地尖叫着。如果没有这条路,他们永远来不到这样的地方,他们来了,这样的地方也就消失了。”
“没有自己的地图,你只能在别人的土地上旅行”
于坚说:“我并不认为人们不应该开发风景搞旅游,但在不同的风景中应该有不同的旅游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