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媚的道孚 四川甘孜道孚县景点介绍
2008/1/8 10:21:48
道孚风光
在不停的行走中去寻找陌生的风景,亲近陌生的人们,在快乐中获得新生,接受自然对灵魂的洗礼,拥抱自然,热爱生活,这是人生中一大幸事。去位于青藏高原东南最边缘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道孚县看风景,是我魂牵梦萦的愿望。这不仅仅是对那在大峡谷中扎坝还延续泸沽湖走婚的“爬房子”习俗感兴趣,更多的是想去了却那冥冥之中的世外桃园缘分。
道孚在藏语中是马驹的译音。相传当年在木雅贡嘎山下曾经有一大一小两匹野马在肥沃的绿草地中安详吃草,有一天一个狩猎者见之,一箭射中了大马,小马驹惊恐而逃,逃至水草更为丰茂且安详和谐的道孚安居下来,并由此繁衍出无数的风流传说,道孚之名也因此而来。道孚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具有物种丰富性和多样性。在道孚,青藏高原的界线十分明显和清晰。映入我们眼帘的亚拉雪山方向是奇峰林立,山势威武,刀光剑影;惠远寺方向是山形浑圆,随着青藏高原而起伏。因其文化和地域特色浓郁,进入这块神奇别致的土地,如入梦幻仙景,一切如诗如画。格萨尔王曾经安营扎寨的龙灯草原坦荡如砥,据说每年要改变12种颜色,每一颜色都让人感到美艳无比。这些自然资源和文化元素,是喜欢舞文弄墨者艺术创作的天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内外有着盛誉叫着道孚崩科的民居。这种民居一般是二至三层,高约5-8米,以圆木做骨架,筑石墙或土墙而成框架,坚固无比,冬暖夏凉。这些民居有着白色的屋顶,白色的主墙,在屋檐与墙面结合处用棕色的颜料深涂,其间又配以红色和富有美好传说故事的蓝色图案,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掩映下,演化成了妙不可言的吉祥画卷。我们在离县城几公里的格西乡拍摄那鳞次栉比的藏式民居时,被盛情的康巴汉子二金勒夫邀请到了他的家里小歇。但见民居内集雕刻、绘画为一体,室内陈设古朴明亮,具有现代风格,显得富丽堂皇。我们喝着青稞酒,品着酥油茶,听二金勒夫神情飞扬,如数家珍地介绍、赞美道孚。他欣赏着在康定上中学的女儿央金获得校园十大歌手而刊登在成都的一家数码杂志上的照片,神情专注而陶醉,满足而自豪。
道孚的建筑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情色彩,撒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那袅袅炊烟,潺潺流水,轻纱般的薄雾将村寨包裹,飘然于天际之间,游走在我们的心灵中。
在道孚,早晚出现那神奇的光线,橘黄色的光影,给藏式的民居,玉科和龙灯草原,高山湖泊,森林植物披金挂彩,让我们这些用脚去丈量美丽的生灵为之感动。
雄鹰在高山峻岭中飞翔,夕阳害羞地躲到了勒德学姆神山的背后,留下一道金光照耀着舞动的经幡。这是典型的康北风光,是浓缩了的藏区文化的表现。这就是让世人魂牵梦萦的道孚,娇媚的道孚。
道孚县城
道孚民居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景点——道孚县(来源:中国旅行社)
道孚民居
关于道孚民居,我要说的是:眼见为实。然而,眼见为实之后,许多人难以相信,以为是在做梦。2002年6月19日,由四川省甘孜州组织的首届“相约格萨尔故里”学术论坛考察团,在参观了民居特色的香巴拉藏式宾馆之后,照例受邀题辞。新华社的记者题道:“目瞪口呆……”;广东南云电视台的记者题道:“大开眼界”;四川电视台《人间情怀》栏目组的记者题道:“精彩典雅,好!好!好!”;广东电视台的记者题道:“天上宫殿”;如此如此,真把道孚民居捧上了天。
道孚民居是道孚县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建筑,在道孚县十分普遍,以道孚县城鲜水镇东的大片居民为代表。
道孚民居俗称崩科,其建筑学名为井干式,又称木楞建筑。以圆木做崩科的整体骨架,以泥土或片石筑墙。前面及侧面用圆木对劈,横向坚排,两头互相咬合,剖面为内壁;房顶履以泥地或青瓦,宅基点一般依山傍水,座西向东。一般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