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不是法老,但我也爱金字塔Luxe Minipeak 帐篷
2011/3/31 15:56:54
一、概述
2008年元旦以来,我的户外活动陡然增多,基本上每个假期都要去玩几天,期间买过带过睡过的帐篷天幕有很多,使用的环境大致以广东山地为主,其中又以船底顶最多,春夏秋冬都有。最后入手的一顶帐篷是Luxe Minipeak II,用上以后感觉还是它好,在环境适应、搭建难度、轻量与否、尺寸大小、价格高低等方面取得了让我满意的平衡,胡乱用用又不追求极致的话是个不错的选择。
Luxe Minipeak II官方标称1.3kg左右,我没有实称过。因为习惯了只用外帐,所以到手后经过了一番精简和改装:地钉改用迪卡侬方钉8根;风绳绑好在挂点上;内帐扔柜子里不带上山,另用一张2m*1.5m的小地席;再找合适的收纳袋装地钉、外帐、地席。经过精简后收纳起来大致有15cm*25cm左右大,厚5cm左右,大小相当于一个海军单兵自热食品的盒子。官方数据标称外帐防水1500mm以上,但我认为这只是数据,没必要太当回事,因为防雨主要靠外形,原理正如雨伞,伞布也不是什么防水很强的东西,但也没听说过哪把伞会漏。因为我是单层使用,只是有时要注意不要贴上内壁,引外壁潮气浸润内壁、浸湿睡袋,好在金字塔尺寸很大,有2.1m*2.5m那么大,稍微注意一下就行。我以前用过Luxe另一款产品Speedup,虽然我也是单用外帐,但是尺寸偏小兼边缘角度过低,睡袋两头极易贴上内壁,用上金字塔后这种情况大大改善了。
金字塔的搭建方法是先下钉、再撑杆,与一般帐篷不同。我习惯的顺序是这样:先下一边两角的钉,再拉直金字塔底边呈直角,下好第三个角的钉,最后下第四角,也是直角对齐;然后进入内部把撑杆顶起,顶之前决定睡觉的方位;出来将四边中间的风绳和挂点打好,门上的钉我习惯只下一边;最后进帐内把地席铺好,装备摊放好。
金字塔与一般帐篷在内部景观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中间有根撑杆,看似会影响活动范围,其实用惯了以后没什么影响,我有时睡觉的时候还贴着呢。最初时我特地买了Luxe专门的撑杆来料理它,后来为了进一步精简装备,又特地改用BD Trail做手杖兼撑杆。只要支起的撑杆符合技术要求(官方说明里是137-140cm,我一般是把Trail调到140cm),而且地钉位置正确合理,那就会相当结实,一旦撑起,杖尖就会入地三分。有时候,因为考虑到睡觉区和装备堆放区的大小要求不同,睡觉区宜大因人要与内壁保持距离,堆放区可以小因装备不会活动,所以撑杆也可以斜插放置,照样入地三分。
二、实战案例
1、2010年5月,广东,船底顶穿越(3天,露营3晚)
本次出行是第一使用Minipeak,因我习惯大冰镐做手杖,所以另外带了一根专用撑杆。除此以外,一套过夜装备还包括:120cm自充气垫、2m*1.5m地席、抓绒信封式睡袋。所有装备都收在35+10的背包里,包包重量估计少说也有15kg。
第一晚其实是出发当天半夜到达山脚小镇,海拔655m,睡在镇上小学教学楼的走廊里,没有开帐。是夜不冷不热,天晴,无风,具体温度没有测。
第二晚是真正的露营,晴到多云,在蛮桶坑峡谷的溪边竹林里的平坦处扎营,海拔465m,基本无风,周边杂草灌木丛生,地面覆盖较多落叶,但落叶层不厚,料想当晚蛇虫鼠蚁会较多,特地在溪边吃完晚饭才入内睡觉,结果还是在里面看见一只路过的蚰蜒。不过我已经习惯于半开放露营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但对于心理接受不了的人,还是不要尝试无内帐扎营了。入睡后前半夜热,后半夜凉,依然没有实测气温,但抓绒睡袋可以提供足够的保温。早上拔营的时候帐篷还挺干,说明夜晚没有结露,虽然是在溪边林中。
第三晚在一处小垭口较平缓的地方扎营,海拔981m,是一处短草地,夹杂些石块。因为最初来这里扎营的一拨人是九个人,有男有女,所以这里我们称为“九男女营地”。垭口一边顺着沟往山的深处向下100米远是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