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大运河,走进流淌的历史中
2011/4/19 10:38:50
中国大运河自多年前启动申请世界遗产的工作,目前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4月,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 年近古稀的知名旅行家李存修,自去年开始独自行走大运河的历程。经过两百多个日日夜夜,他已独自走完了京杭大运河沿线,今年将继续行走隋唐大运河段,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这项人类伟大文明工程的长度和深度。 在他看来,在中国大地上,有许多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但只有极少数迈过了岁月的烟尘,穿越了朝代的风雨,鲜活地传承至今。这其中,除了四川的都江堰,更重要的还有东部的京杭大运河。至今,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段仍有1100多公里正常通航,并且成为东部重要的运输通道。运河如同一条流淌着历史的河流,依然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名词解释 京杭大运河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约1794公里。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一河带五水”,这是地球上其它河流所不能比拟的。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她在帆影橹声里流淌了2500多个春秋,见证了一段峥嵘岁月,一个不朽传奇。 这一次,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独自走完了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道路。独自行走一千八百公里长的京杭大运河。去年三月初,他离开草长莺飞、水光潋滟的杭州直到冰封雪飘、朔风凛冽的岁末,到达运河的尽头北京通州。其间,经历了六省、两大市、十八个地级市及四十八个县级市,老人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了这项人类伟大文明工程的长度和深度。 ◎讲述者:李存修 2007年荣获“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目前已走遍了全球六块大陆和祖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已发表500多万字的作品和26部旅游文化专著。2010年,完成了京杭大运河全程的考察与采风,计划于今年考察隋唐大运河。 运河文化 横跨运河桥底下 记载着千年的历史 李存修行走大运河,并不是简单行走完全程,而是注重探索与考证,所以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待上五六天的时间,到历史遗迹考察、到文史部门查找市县志资料,对沿运城市风貌进行系统的梳理,着重研究大运河对城市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杭州,他就发现了杭州大大小小桥梁底下蕴藏着极为深厚的运河文化——这是一个以桥为载体、以桥墩石壁为平台的有关运河文化的世界。在杭州,大运河如同一条游龙从城中穿过。广济桥、拱辰桥、登云大桥、大关桥、江涨桥、华光桥、露湾桥、德胜桥、潮王桥等,每一座桥下面的桥墩,都刻有大量的古诗或图案。老李花了好几天时间在运河边上行走,专门在桥底观赏文人墨客的题词诗咏。
潮王桥的桥墩上,老李发现上面刻着唐代诗人鲁述的一首诗:芳林村舍旧名传,此日津梁连市庵。叶绿森森桑拓地,野香馥郁艳阳天。晨起百鸟鸣深树,向晚沙河移书船。小憩皋亭频眺望,无涯佳景北关前。 从这首诗当中,可以看到当年大运河两旁的美丽景象。李存修说,把如此美好的文化艺术精品放置在桥底,想必只有在杭州才能看到,这或许就是一种风格吧。 运河解密 大运河如何“跨越”长江 京杭大运河是怎样通过长江的?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如果两条河流交汇,岂不是变成一条河流了?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李存修在扬州和镇江之间的江面上乘一艘小型货轮横渡长江。小船驶进一个闸门,有7条船获准进闸,他们的船被排在中间。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