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胃口:吃全世界最好的东西!(组图)
2011/4/1 10:44:41
                                文/小曲
  在1960年发现石油之前,迪拜不过是波斯湾边上的一个小渔村,当地人靠珍珠和小额水上贸易艰难维生。现在,这里成了整个海湾地区金融和商业的中心,富裕而时尚,什么都追求“全世界第一”,其中包括全世界最好的美食和餐馆。

  离开上海经过9个多小时飞行后,阿联酋航空的机舱窗外一片灿烂,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和摩天高楼,立在蓝汪汪的海湾边,晃得人睁不开眼。

  同大多数对阿拉伯世界一知半解的人一样,这里让我充满了好奇和一厢情愿的想象。我的箱子里甚至放了一条数米长的头巾,准备一下飞机就立刻包裹起来;来接我的赛义德却说没关系,迪拜对外来者和外来文化非常包容,他正准备带我去华菲中心(Wafi City)吃中饭,只要打扮得不过于暴露,穿什么都不是问题。

  改良中东餐

  赛义德白衣白袍白头巾,像海湾地区的许多男人一样,看起来十分尊贵,下面却趿一双传统的皮趿拉板,阿拉伯人待客非常热情,总怕有任何不周或怠慢,因为他担心我长途飞行饿坏了,于是一路走得很急,趿拉板在沙地里上下翻飞,扬起动静极大的黄尘。我发誓我忍了很久,还是忍不住地乐起来。

  好在这时他正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华菲中心有多少好吃的可以选择:“这里有印度菜、地中海菜、美国菜、意大利菜、中东菜、中国菜、西班牙菜、东南亚菜……有早午餐、自助餐、烧烤、海鲜、露天小馆……说吧,你喜欢哪一种?”

  在他的大力推荐下,我在迪拜的第一顿饭,吃的既不是骆驼肉,也不是烤全羊,而是在一家布置极其优雅宁静叫“泰极”(Thai Chi)的餐厅。柚木镂花桌椅上摆放着皇家瓷,泰香袅袅,竹器乐如行云流水;菜单上除了冬阴功、鱼饼、红绿咖喱等诸多泰式经典外,还有许多创意中国菜。当我在落地窗边坐下时,外面郁郁葱葱的植物和池塘小景,让人恍若身在东南亚的某个绿岛。

  赛义德告诉我,这是他个人非常喜欢的餐厅,因为口味相对传统的中东菜要来得清淡,还有专为素食主义者特制的菜品,料理所用的香料全部出自餐厅自己的种植。最关键的是,这里也有香茅草卷着的烤鸡、烤鱼,和阿拉伯的料理方法不同,但也相当对他的胃口。他不好意思地拍拍肚子说自己该减肥了,否则找不到女朋友。

  “如果你要娶四个老婆的话,现在就得加油啦。”

  他很肯定地告诉我,一个就足够了,假如四个的话,既麻烦又有经济压力:“比如你要是准备和其中一个吃饭,那么为了公平,你就得请四个人都吃一次;你要是给其中一个买了个房子,那你就得给其他几个也分别买上一幢,否

  则法院会找你。”

  “你会在哪里认识女孩子呢?酒吧里还是熟人聚会时?”

  他吃下一根春卷,说会等家里人帮忙张罗相亲的饭局:“两家人相互认识,知根知底,这样的婚姻才会比较牢靠。”

  民俗村的美食

  现代与传统,前卫与保守,在迪拜和迪拜人身上矛盾着和谐着,使得此地特别而且有趣,既不因循守旧,又不至于背离传统,比如这里纷繁多样的饮食文化。

  周末的时候,赛义德带我去巴斯塔基亚村(Bastakiya),在迪拜能找到这么一处地方真是不容易。这么说吧,整个迪拜市中心看起来就好像陆家嘴,而在高楼大厦中的巴斯塔基亚村,依然维持着迪拜富裕之前的模样,纵横交错的窄巷以及高耸的风塔。

  男人在河边张网捕鱼,船歌此起彼伏;身穿黑袍的女人,头发包裹严谨,带着金色的面罩,坐在家门口忙碌一家老小的吃喝,生着小火炉,有的烙大饼,有的炸甜面丸子。花上几个迪拉姆,就能买一张新出炉的面饼,撒着芝麻,还印上了花纹,弥漫着麦粉的焦香。

  而这一切,其实只是迪拜政府为了保存传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