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裕楼
  民俗土楼:人文之美
  永定客家土楼的民俗风情,不仅表现在和睦相处的大家族生活方式,体现在刻苦耐劳、顽强拼搏、勇于开拓、团结互助、崇文重敎等民风方面,还充分表现在宗教信仰、婚丧节庆、祭祀礼仪、衣着饮食、民间艺术等方面。永定客家的民间文艺,处处展现着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的特色。
  十番(欢)演奏、作大福、庙会、演木偶戏和汉剧、四月八迎神赛会、迎春牛、打新婚等,凝聚着浓厚的客家乡土气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优美的民歌,飘荡于田野、林间、溪畔,声调悠扬、甜美,抒发着土楼客家人古远深邃的情怀。春赛秋社的古风遗俗,不仅是土楼客家人对幸福的期盼,更是对未来热烈的憧憬、追求。
  土楼客家人的宗教信仰与汉民族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重要特征是每座土楼、每个村落都供奉了多种神衹,许多寺庙也供奉多种神衹。信仰的多元化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土楼客家人对多种文化所具有的博大的兼容并包能力。
  源自唐代的镇邪之物“石敢当”也被引用到土楼。土楼选址时,如风水师认为楼址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便在不利方向立一块碣石,上刻“泰山石敢当”。有些土楼则在土楼外墙的某一处绘画八卦图案或雕塑兽面石敢当,或在屋脊上放置一个小石狮子,以示镇邪。
  土地神被人们视为管理一方土地的神衹,在永定每个村落村口都有土地庙。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这两天许多土楼客家人挑着供品,到村口去祭拜土地神,祈求土地伯公保佑全村、全家人平安吉祥、丰衣足食。
  妈祖娘娘因普度众生、感化善应而著名,被人们称为“万能神”,本是东南沿海民众信仰极盛之神,但在土楼客家人中也较为流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楼主,特别是具有相当经济实力和较高文化素养的楼主,在建造土楼时,一方面保持土楼外部粗粝天然的特色,另一方面还追求楼内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的精美。因此,公元18世纪以后,客家人所建造的土楼有相当一部分土楼的楼内建筑愈来愈趋于精致完美。
  内部装饰的雕刻艺术以及众多楹联、石刻、牌匾、书法的精致多样,显示了土楼客家人极高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和建筑艺术的宝库,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户外运动网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